搜索
通榆县
共20
全部
/
城市地区
/
中国
/
吉林省
/
白城市
/
通榆县
共20
新华镇
苏公坨乡
八面乡
十花道乡
团结乡
包拉温都蒙古族乡
向海蒙古族乡
新兴乡
新发乡
乌兰花镇
树满街道
鸿兴镇
边昭镇
兴隆山镇
双岗镇
瞻榆镇
开通镇
迎新街道
八区街道
行政区划
向海蒙古族乡
地名由来:因辖区内有香海庙,把“香”字取其协音“向”字,故而得名向海。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
行政区划
八区街道
地名由来:八区名称来源于我县改革开放初期,具有核心商业地位的八区供销社。故而得名。八区街道
行政区划
新华镇
地名由来:始初成立乡政府时,南面命名为新华,故得此名。一、自然情况新华镇地处通榆县西南部,东与边昭镇
行政区划
瞻榆镇
地名由来:因镇南十余里扎拉营子有老榆,一望皆见,取瞻榆望杏之意,定名,瞻榆镇名称由此而来。2021年
行政区划
迎新街道
地名由来:来源于历史悠久的迎新村,故而得名。迎新街道历史沿革:以“迎新”命名的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区西
行政区划
新发乡
地名由来:1983年始称新发乡,因新发人民公社而得名,寓意取得新发展之意。一、自然情况新发乡地处通榆
行政区划
通榆县
地名由来:1958年开通、瞻榆二县合并,故名。2023年5月,通榆县入选2023年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
行政区划
十花道乡
地名由来:因道路于此处纵横交叉成“十”字形,故而得名。一、自然情况十花道乡地处通榆县城东部,东与乾安
行政区划
八面乡
地名由来:由巴日森昭(“巴日森昭”系蒙古语,汉语译为“老虎坨”)谐音演变为八面山昭,后简称为八面。一
行政区划
苏公坨乡
地名由来:民国初年,从农安县搬来两户名叫刘贵和徐景阳的人家在此处建窝棚种地,日久成屯,此地原属蒙王高
行政区划
开通镇
地名由来:原名富平镇,是南通盛京必由之路。此地多荒漠,村落绝少,行旅艰难,取“开辟、疏通官道”之意,
行政区划
双岗镇
地名由来:因辖区驻地内有两个土岗子,故而得名。一、自然情况双岗镇位于通榆县北部,北与洮南市黑水镇接壤
行政区划
边昭镇
地名由来:因镇政府驻地铁路西称巴彦昭,后来百姓在铁东设集市称边昭。一、自然情况边昭镇位于通榆县南部,
行政区划
乌兰花镇
地名由来:因“乌兰”是蒙古族语系,“花”是汉语言文字,总称属于红花的意思,故得名乌兰花。一、自然情况
行政区划
包拉温都蒙古族乡
地名由来:取紫色的山岗,以地物、地貌景观而得名。通榆县辖乡。1956年置包拉温都乡,1958年改包拉
行政区划
团结乡
地名由来:取团结奋斗之意,故而得名。一、自然情况团结乡位于通榆县西南部,距县城85公里,西与内蒙古科
行政区划
新兴乡
地名由来:寓意新建之乡,兴旺发达。一、自然情况新兴乡地处通榆县中部,东与开通镇相邻,南与新华镇为界,
行政区划
兴隆山镇
地名由来:早年建兴隆山屯时,西有聚宝山,北有敖包山,两个方位的名称尾字都有山,为取吉祥之意,故命名兴
行政区划
树满街道
地名由来:树满街道来源于我县唯一一位获得独胆英雄称号的赵树满的名字。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树满街道:
行政区划
鸿兴镇
地名由来:楚汉时期,以地貌沟河分界,将沟称鸿沟。民国初年,取之鸿沟的“鸿”字和百姓兴旺的“兴”字,故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