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21-01-01 00:00

湘潭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湘潭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

(2022年4月7日)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叠加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着力打造“四区一地”,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力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困难挑战,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取得了“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显著成效,实现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8.3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3]5.8%,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1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1313.8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062.4亿元,增长7.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793元,增长8.2%。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7:51.6:41.7。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7%,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3%,比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52.5%、38.3%。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2%。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农业产值121.8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14.6亿元,增长5.3%;牧业产值132.8亿元,增长19.1%;渔业产值17.8亿元,增长5.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粮食产量121.8万吨,增长0.4%。

全年油料种植面积34.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9.7%;蔬菜种植面积57.9千公顷,增长1.8%。油料产量5.7万吨,增长8.6%;蔬菜产量174.2万吨,增长3.2%。

全年猪、牛、羊肉类总产量23.1万吨,比上年增长31.8%。其中猪肉产量22.4万吨,增长32.6%;牛肉产量0.4万吨,增长12.5%;羊肉产量0.3万吨,增长3.7%。年末生猪存栏195.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6.0%。全年生猪出栏309.5万头,增长31.6%;牛出栏2.9万头,增长7.1%;羊出栏17.9万头,增长6.0%;家禽出笼1251.1万羽,增长2.5%。禽蛋产量4.6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0.1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0.0万吨,增长4.7%。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7千公顷;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3处,投入资金10.29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780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2.7%,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4]增加值增长4.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5.4%,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5]增加值增长31.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8.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2.9%,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钢材1041.0万吨,比上年增长0.9%;汽车13.4万辆,下降21.5%;交流电动机655.9万千瓦,增长47.9%;直流电动机5.3万千瓦,增长51.2%;发电量123.1亿千瓦时,增长13.3%;水泥530.5万吨,下降10.2%;家用燃气灶具101.8万台,下降19.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0.8亿元,下降9.7%;股份制企业109.1亿元,增长6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5亿元,下降26.6%;国有企业亏损6.3亿元。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工业行业大类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49.1亿元、13.7亿元、7.2亿元、6.9亿元和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9.6元,比上年增加0.4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26.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4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34.1万平方米,增长1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4.9万平方米,增长16.4%。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7.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15.7%;金融业增加值94.8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192.3亿元,下降3.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8.5亿元,增长18.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52.4亿元,增长8.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2%。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462.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1.4%。其中,公路运输量455.0万人次,下降22.0%;水路运输量7.8万人次,增长38.3%。旅客周转量26433.5万人公里,下降15.9%。其中,公路周转量26371.1万人公里,下降16.0%;水路周转量62.4万人公里,增长38.4%。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964.7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2%。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85.0公里。民用汽车保有量44.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2.0万辆,增长7.3%。民用轿车保有量28.3万辆,增长6.6%。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快递业务量4265.8万件,业务收入4.2亿元,分别增长12.4%和24.3%。电信业务总量[8]172.3亿元,增长26.1%。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2.5万户,下降3.4%;移动电话用户311.8万户,增长2.1%。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26.5万户,增长9.1%。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9.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2.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4.2%;非国有投资增长15.3%。分投资方向看,民生工程投资下降3.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高技术产业投资[9]增长29.4%,工业投资增长17.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0.2%。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2%。商品房销售面积426.3万平方米,下降12.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97.7万平方米,下降11.7%。商品房销售额236.0亿元,下降12.1%。其中,住宅销售额220.5亿元,下降11.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4.8万平方米,下降32.3%。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714.9亿元,增长16.4%;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55.0亿元,增长13.6%。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746.3亿元,增长16.9%;餐饮消费额123.6亿元,增长10.0%。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4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4%,金银珠宝类增长12.5%,日用品类增长13.4%,中西药品类增长14.8%,通讯器材类增长15.9%,汽车类增长8.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0]354.4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出口216.2亿元,增长25.0%;进口138.2亿元,增长50.2%。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10.4亿元,增长27.3%;加工贸易出口2.5亿元,下降12.6%。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76.5亿元,增长4.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3亿元,增长55.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第二产业3205万美元,增长134%;第三产业1880万美元,下降20.4%。实际到位内资747.1亿元,增长23.3%。其中,第一产业21.9亿元,第二产业349.8亿元,第三产业375.4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84.4亿元,增长11.0%;非税收入42.4亿元,增长5.6%。上划中央收入74.1亿元,增长11.4%。上划省级收入19.0亿元,增长19.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3.7亿元,下降6.7%。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卫生健康和住房保障分别支出38.0亿元、35.5亿元、30.3亿元、24.7亿元和7.3亿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25.6亿元,比年初新增161.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18.1亿元,比年初新增176.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40.2亿元,比年初减少30.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7亿元,比年初新增277.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69.4亿元,比年初新增74.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915.2亿元,比年初新增202.6亿元。

年末全市上市公司5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6家,湖南股权交易所标准板和特色专板挂牌企业72家,湖南股权交易所科技创新专板挂牌企业9家。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19家。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51.2亿元,增长1.7%;财产险保费收入20.6亿元,增长4.7%。各项赔款及给付支出23.2亿元,增长9.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11所。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招生5307人,在校研究生14558人,毕业生3428人。普通本专科招生47706人,在校生159153人,毕业生39444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711人,在校生20171人,毕业生5792人。普通高中招生14981人,在校生44570人,毕业生14001人。初中招生24913人,在校生70136人,毕业生23937人。普通小学招生28051人,在校生169937人,毕业生25045人。在园幼儿8137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1]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2]99.0%。发放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本专科生)2722.2万元,资助高校学生(本专科生)13593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736.9万元,资助中职学生7483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4213.7万元,资助中职学生35165人次。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27282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325.4万元。

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个,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2个。全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登记数17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38项。签订技术合同93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60.2亿元。全年专利授权量5434件,增长29.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56件,增长17.2%。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专利授权量分别为3272件和1494件,分别增长51.3%和4.4%。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77.2亿元,增长20.0%。

年末全市有检验检测机构80家。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0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50家,特种设备22441台。重点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6%。参与制定国省标准257项,组织制定地方标准65项。公开出版地图2000幅,提供地理空间数据成果1843.2GB。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0.1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33项、区县级56项。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359个。其中,医院80个,妇幼保健院6个,乡镇卫生院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81个,村卫生室129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个、卫生监督所6个。卫生技术人员22962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608人,增长2.9%;注册护士11150人,增长1.9%。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1464张,增长1.1%。其中,医院拥有床位17168张,增长1.6%;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3108张,减少0.6%。

年末全市有体育场地7754个。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426个(含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馆),游泳场地52个(含游泳跳水场馆),各种训练房402个(含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开展全民健身项目58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2个。

十一、人口、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7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6.5万人,城镇化率65.2%,比上年末提高0.79个百分点。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6.5%,与上年持平;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比重为61.7%,提高0.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1.8%,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70元,比上年增长8.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72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6元,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的1.85缩小为1.79。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924元,增长7.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965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473元,增长13.4%。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万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1.1万人,离退休人员25.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1.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1.9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0.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7.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3.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8.5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5338人。

全年全市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61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0.86亿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4.16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54亿元。年末各类养老机构床位1.27万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8亿元,累计为国家筹集福彩公益金8931万元,其中为市本级筹集福彩公益金1448万元。接受现金捐赠和物资捐赠金额300.4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已发现矿种45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19种。

全年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水质断面比例为92.9%。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4.4%。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8.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3平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2万公顷,年末森林面积20.4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63万立方米。

初步核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805.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74.0万吨标准煤,增长6.9%。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00起,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01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人。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4]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5]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由于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等因素,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7]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8]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9]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10]根据有关规定,对外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

[1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指调查范围内已入小学学习的学龄儿童占校内外学龄儿童总数的百分比。

[1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主要反映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是指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占15-17岁学龄人口数的百分比。

[13]能耗数据为湖南省统计局初步审核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水利建设数据来自市水利局;进出口、实际利用内外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旅客运输量、周转量,水路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市公安局;电信业务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用户数来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湘潭分公司、中国联通湘潭市分公司;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湘潭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和金融工作办公室;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双创示范基地数据来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来自市工信局;专利、质量检测、行业标准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来自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测绘、矿产资源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表水质量、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数据来自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育林、森林蓄积量来自市林业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

时光轴

RAG19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湘潭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湘潭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2022年4月7日)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叠加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着力打造“四区一地”,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力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困难挑战,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取得了“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显著成效,实现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一、综 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8.3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3]5.8%,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1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1313.8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062.4亿元,增长7.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793元,增长8.2%。RAG-ES2024-09-10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7:51.6:41.7。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7%,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3%,比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52.5%、38.3%。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2%。二、农 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农业产值121.8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14.6亿元,增长5.3%;牧业产值132.8亿元,增长19.1%;渔业产值17.8亿元,增长5.9%。RAG-ES2024-09-1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粮食产量121.8万吨,增长0.4%。全年油料种植面积34.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9.7%;蔬菜种植面积57.9千公顷,增长1.8%。油料产量5.7万吨,增长8.6%;蔬菜产量174.2万吨,增长3.2%。全年猪、牛、羊肉类总产量23.1万吨,比上年增长31.8%。其中猪肉产量22.4万吨,增长32.6%;牛肉产量0.4万吨,增长12.5%;羊肉产量0.3万吨,增长3.7%。年末生猪存栏195.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6.0%。全年生猪出栏309.5万头,增长31.6%;牛出栏2.9万头,增长7.1%;羊出栏17.9万头,增长6.0%;家禽出笼1251.1万羽,增长2.5%。禽蛋产量4.6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0.1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0.0万吨,增长4.7%。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7千公顷;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3处,投入资金10.29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780万立方米。RAG-ES2024-09-10
浏览 5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