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庄地道战遗址

联合创作 · 2023-07-21 09:08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扩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该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于开挖,初期仅是村民为躲避敌人的残害,自发地挖了单口洞用于隐蔽防身。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冀中区党委明确指出:冀中要开展地道斗争。对挖掘地道的组织领导、技术规模等问题均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规模宏大的地下工程就此展开,地道战从此诞生。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冉庄开始扩建地道,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

1959年,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建成。

1991年,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建成,1997年重新布展。

2008年10月15日,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馆动工,新馆馆址位于保护区外、冉庄村南九龙桥西南侧。

2010年8月,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馆竣工,并于同年9月2日正式面向游客开放。

建筑结构

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地道及工事以冉庄村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干线,长2.25千米。另有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和通往外村的联村地道4条,全长约16千米。

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在抗战时期全村450户,当时地道口405个,其中用于作战的地道口30个,通往外村突围的地道口3个,其他地上地下各种作战工事140处。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最宽的地方也只能勉强同时通过2人。

地道设计巧妙,构造复杂,设施完备,设有指挥部、储粮室、休息室、陷阱和厕所,并装有照明灯和路标,地道的出入口灵活多变,多设在墙根、牲口槽、炕面、锅台、风箱、井口等处,地道还与水井相通,既通空气又可取水。地道四通八达,高房工事、地平堡、小庙、碾子、烧饼炉、墙体等做成工事和掩体,都由地道连接起来。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2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6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冉庄地道战遗址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冉庄地道战遗址保留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原貌和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旧时的街道,旧时的房屋,旧时的墙院猪舍,伪装的地道口和34处作战工事,纵横交错的地道网,是冀中平原25万千米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的缩影。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纪念馆馆内藏有革命文物5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革命文物4件,二级革命文物17件,三级革命文物77件,另有辅助展品205件(套)及照片、图片130幅。

地道工事

冉庄地道战遗址地道内各种地下设施共有23种,256处之多,如地下指挥部、储粮室、兵工厂、水井、翻板、卡口、双层地道、翻眼等。

抗日战争时期,冉庄民兵为了解决弹药不足的问题,自己动手建立起地下土兵工厂。分工主要有锻轧组、铸造组、机加工组。锻轧组以烘炉为主,锻造打制大刀、长矛、土枪及各种武器配件。铸造组通过利用废铁等铸造地雷、手榴弹。机加工组用土旋床加工地雷、手榴弹把柄等木制配件,还用来加工制造镗床、土枪、火枪筒等武器零部件。

奖旗,国家一级文物。冉庄地道战数次战斗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清苑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将冉庄公布为“抗日模范村”,并发给奖旗一面,奖旗由原民兵副队长梁连恒秘密保存,直至1959年建馆,梁连恒将此旗捐献给冉庄地道。

张森林遗诗《从戎赋》,国家一级文物。《从戎赋》是张森林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参加抗战时所写,后由梁连恒保管。1961年梁连恒捐献给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张森林遗诗《就义辞》,国家一级文物。《就义辞》是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张森林牺牲后,高志等人用清水洗其身时,从他的内衣袋中发现了该诗稿,高志收藏,到1961年捐赠给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榆木炮,国家一级文物。冉庄村民把大榆树柁挖成洞,外面用铁丝捆紧,里面放上炸药、石块、铁球等物,用来轰击敌人。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