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塔
仙人塔
共 130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30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结构
仙人塔占地162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塔高22米,六角七层,由塔基及须弥座、地宫、塔身、塔刹5部分构成。塔基及须弥座,六边形,塔基建在一个凹凸不平的岩石上,须弥座为砖砌体,高1.2米,每面宽2.1米,塔基内有1米见方的地宫,以砖砌筑,深50厘米,用18块砖错缝铺成“井”字纹。塔身每层均有拱门,拱门宽0.6米,一至三层设有穿壁绕平座形成的蹬道,人可随蹬道外壁盘旋而上。一至二层,六角外向有砖砌半圆形倚柱,并设有腰檐和飞檐,上铺灰色陶质筒瓦。一至二层腰檐均以砖木混合四铺作承挑出檐。第一层蹬道两侧设有佛龛,塔壁厚1.02米,塔壁内也为六角形,每层内壁挑出半砖,用以托铺楼板,现塔内楼板与飞檐均毁。塔刹通高5米,以生铁浇铸,由覆钵、仰莲、相轮、宝瓶、圆光、塔心柱等构件组成,其中覆钵、仰莲、圆光上铸有铭文3千字,大部分是铸刻捐助人姓名及捐款数字。在覆钵下端沿口一周,刻有一段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的记事铭文,相轮上还刻有不少诗句。塔刹上相轮为六圈,上端铸有六个龙头。
仙人塔
特点
仙人塔塔刹上通体布满铭文和花草、莲花瓣纹饰。
文物遗存
1987年,宁国县城建局拨款,请考察该塔,发现塔刹有铭文3000余字,多为捐款人姓名、款额及诗句等。
仙人塔地宫内藏品早年被盗。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仙人塔选址独到,造型秀丽,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其结构类型、构造做法较为典型,塔刹保存完好,铭文清晰完整,尤其是集木构出檐与砖叠涩出檐两种形制于一身,是研究佛塔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实物范例。
保护措施
1981年,仙人塔被载入《》。
1982年,仙人塔被宁国县人民政府列为宁国县重点保护文物。
1988年4月,仙人塔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仙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塔
2018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宁国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仙人塔等六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宁政〔1989〕20号)文件,建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塔体四周1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仙人塔以东150米小桥处,向西南顺山凹至山脊,向西北顺山岗至山脊;南至仙人塔150米山脊处;西至仙人塔130米小桥处,向北沿水泥路70米再向东南上至山脊,向南沿小溪80米再向东南顺山凹至山脊;北至仙人塔170米山脊处。
2021年初,仙霞镇启动对仙人塔周边环境的全面整治工作。综合整治包含铺设山脚至山顶的生态青石游步道、竖立仙人塔介绍碑、沿线道路卫生垃圾清理、沿途种植绿色植被等工作,已完成生态游步道及植绿补绿、绿化美化工作。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