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齐国故城

临淄齐国故城

共 4232字,需浏览 9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临淄齐国故城复原沙盘模型
西周初年,周王朝大封宗族勋戚,封姜太公(姜尚)于山东北部地区,建立了齐国。齐国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个东方诸侯大国,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历史阶段,临淄是齐国的都城
20世纪70年代末,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会和山东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临淄齐国故城大城西墙北部的3号排水道口进行了发掘清理
2012年,为配合临淄区齐国故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对10号宫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米,对遗址中心战国夯土台基进行了局部重点的揭露,同时发现和清理了战国到汉代修补夯土1处、汉代水井3处、汉代墓葬2座以及宋代墓葬7座

遗址特点

城址布局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图
临淄齐国故城分大城与小城2部分,总周长约21.3千米,总面积达16平方千米。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南隅,是国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宫城,南北2千米,东西约1.5千米,周长约7.2千米,小城墙基一般在20米-30米宽,最宽处达55米;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外城,南北4.5千米,东西3千米,周长14.1千米,大城墙基宽分20、25、30、34、43米不等,大城西墙被压在小城北墙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于小城,城墙都是用土夯筑而成,夯层分3厘米-7厘米不等
桓公台宫殿建筑遗址区,位于小城的西北部,是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名叫桓公台,俗称梳洗楼、梳妆台,北距小城北墙约200余米,高14米,南北86米,东西77米。此台,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和管子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台为齐国宫殿高台建筑遗址
10号宫殿遗址,位于小城的东北部,东距小城东墙约300米,在桓公台以东约1000米处,中央为战国时期修筑的夯土台基建筑,平面上总体南北长达87.5米,东西宽113米,台基虽仅1层,但高度在3米以上,且周围壁面立柱镶板,装饰完善,台上建筑有彩绘木门以及铜构件,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依据工作顺序命名为齐故城10号遗址。遗址整体地势明显高出周边,为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处重要宫殿遗存,俗称“金銮殿”
城址城门
因东、西城墙沿河岸弯曲而建,故出现城墙拐角24处,仅沿淄河东墙就有14处。史书记载,齐城有门13座,已探明11座,其中小城城门5座:南门2座,东、西、北门各1座;大城城门6座:南、北门各2座,东、西门各1座。按交通干道的走向和城门的布局,还有西门1座,约在齐都镇永顺村北,排水道口以南,俗称“三圣门”。另一座是东门,在河崖头村南,或葛家庄以北,俗称“雪门”
城址干道
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内发现10条干道,其中小城内有3条,大城内有7条。小城内干道:东侧门大道,保存约1200米,宽8米;西门大道,长约650米、宽17米;北门大道,南伸尚存1430米,宽6至8米。大城内干道:东部南北干道,自南墙东门通向东北,全长3300余米,宽20米;中部南北干道,全长4400米,宽20米;北部东西干道,自东门西行偏西北,直至西墙,长约3600米,宽15米左右;北墙西门大道,南伸,与北部东西干道相接,存650米,宽6米多;中部东西干道,长2500多米,宽17米左右;西门大道,东伸约1000米,宽10米至20米。此外,在离南墙200至300米处有一条与南墙平行的道路,长约1900米,宽4至6米;西墙附近与西墙平行的南北道路,南通小城北门,宽4至6米。除后2条和小城北门干道可能是晚期的道路外,其余均为故城早期的主要交通干道。大城的2条南北大道与两条东西大道在东北部相交叉,形成一“井”字形,这一带应是都城中最繁华的市井中心
排水系统
临淄齐国故城排水道口
临淄齐国故城东临淄河,西靠系水,东西两面城墙即以2道河岸为基础建起,淄河与系水就成了两道天然的护城河,齐人又在南、北城墙外挖筑人工护城壕沟,使之与淄河系水相互沟通,形成了四面碧水绕城的外部排水护城网。同时根据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在修建城池时周密设计和科学安排了排水道口,以及时排泄自然降水和城内生活废水。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设有3大排水系统,4处排水道口。1号排水系统在小城西北部宫殿区中心部位,全长约700米,宽20米,深3米;2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西北部,全长2800米,宽30米,深3米左右;3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东北部,长约800米,向东注入淄河,排水道口建在墙基宽40米的城墙下,呈东西向,东西长43米,南北宽7米-10.5米,深3米左右,用天然巨型青石砌垒而成,分为进水道、过水道和出水道3部分

文物遗存

铭文剑
临淄齐国故城内发现了冶铁、炼铜、铸钱、铸镜和制骨等多种手工作坊遗址多处,其中,冶铁遗址6处,炼铜遗址2处,铸钱遗址2处,铸镜遗址2处,制骨作坊遗址4处。另外,大城还有多处陶窑遗址,出土铭文剑、“齐法化”刀币、铸范、半两钱范、刀石砥砺,以及残骨余料等
夯土台基周围的垫土层及人工沟中出土了大量遗物,以陶质建筑材料为主,包括板瓦、筒瓦、瓦当等。出土板瓦中,最大的长度达80厘米,宽36厘米。筒瓦一般长约44、宽约16厘米。筒瓦、板瓦瓦背皆饰以竖向绳纹。台基周围出土瓦当几乎全部为半圆形素面瓦当,当面宽15.6-17.2厘米。
临淄齐国故城内的10号宫殿遗址夯土台基周围的垫土层及人工沟中出土了大量遗物,以陶质建筑材料为主,包括板瓦、筒瓦、瓦当等。出土板瓦中,最大的长度达80厘米,宽36厘米,筒瓦一般长约44厘米、宽约16厘米,筒瓦、板瓦瓦背皆饰以竖向绳纹,台基周围出土瓦当几乎全部为半圆形素面瓦当,当面宽15.6厘米-17.2厘米;出土铜器包括铺首衔环和节约,铺首衔环发现数量较多,形制可辨者共40件,另有部分单独出土的铜环及铜环残件;发现汉代水井3个,其中2个有陶制井圈,井圈直径分别为100和112厘米,2号井清理至底,深5.8米,水井中出土大量砖、瓦及陶质井圈残块,出土砖包括铺地砖、空心砖、拐角形砖等,大多数有纹饰,2号井下部保存7节完整的井圈,上盖大型空心砖3块,水井填土中出土圆形瓦当数量较多,纹饰主要为云纹和葵纹。另外,发掘清理汉代土坑墓1座,瓮棺墓1座,宋代砖椁墓4座,土坑墓3座。这些墓葬规模均较小,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1件陶罐及数枚铜钱

研究价值

临淄齐国故城的勘探及试掘的资料与文献记载是相符的,在大城东北部发现的西周晚期的地层和铜器群为大城的建造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 而在大城东北部、南部、西部和小城南部等处的试掘中,普遍保存着丰富的东周时期的遗迹与遗物,表明临淄齐国故城主要属于东周 时期。而秦汉时的临淄城似沿用了齐故城,这从故城内特别是大城内遗留的丰富的汉代遗迹和遗物可以得到证明。魏晋以后主要沿用着小城,大城已废弃不用。因为大城内基本上是汉以前的文化堆积,而小城尤其在小城 南北 部存在着较厚的唐、宋以后的文化层。元代新建的临淄城,其范围基本上在齐故城 以外,它的西墙筑在故城小城的东墙上。北部仅压住故城不足100米。因此尽管齐临淄故城的延续时间很长,但总的来说,仍是保存较的中国东周时期的一座大城市,地下保存着大量的遗迹遗物,这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着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保护碑刻
1961年3月4日,临淄齐国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7月10日,《临淄齐国故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由山东省政府公布实施;同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根据临淄齐国故城组成和特点,结合现有考古资料,规划选取10处不同类型的遗址,作为近期重点开放的展示点。这10处分别是桓公台遗址、小城城墙遗址、晏婴冢、排水道口、殉马坑、冶铸遗址、大城东墙及淄河历史环境、孔子闻韶处、三士冢、游客管理服务展示中心等
2015年,《临淄齐国故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列入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着力建设文化名城的意见》重点工程;同年4月,临淄区人民政府成立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指挥部
2018年12月,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完工
2021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历史文化

自周昭王八年(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立国,到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临淄城(临淄齐国故城)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临淄城居民7万户,为海岱之间一大都会。至汉代,有刘氏齐王封此。西汉时,环绕营丘而筑齐王宫,在城居民编户10万,盛况空前;东汉时,于营丘之上修建 “环台”犹存大国之都风貌
《齐记》云:齐城有十三门。见于史书记载的有雍门、申门、扬门、稷门、鹿门、章华门、东闾门、广门等。未记确切方位,后人说法不一,比较肯定的有西门曰:申门、雍门。广门为大城的东门。已探明11座城门遗址,其中小城5座,大城6座。门道宽度都在8.2米以上,最宽者达20.5米

活动建设

1994年1月4日,临淄齐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5年,临淄齐国故城列入“十一五”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项目
2006年12月15日,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进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列第17位,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单列项目

所获荣誉

2021年4月,该考古项目获得“2020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奖”。
2021年10月,入选“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项目公示名单。
2021年10月,入选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22年2月,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入选“2020-2021年山东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临淄齐国故城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地处临淄区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关村南,西依系水(即泥河),东临淄河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