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窑址
共 2277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1:37
历史沿革
玉堂窑的烧造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衰于宋元之间。
197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灌县文管所(现都江堰市文物局),对3处窑包进行过局部发掘。
玉堂窑址挖掘现场
2007年5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都江堰市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再次对玉堂窑址进行了全面的文物复查,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又对另外2处窑包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2次考古发掘,不仅出土了数量众多、釉色精美、器形多样的瓷器残件和窑具,而且还查明了玉堂窑的分布范围、生产时期、器物类型和产品特征等基本问题。
遗址特点
综述
玉堂窑址因位于玉堂镇凤歧村而命名,南北长约2.15千米、东西宽约1.75千米,面积约2.5平方千米,在窑址范围内,散布着18处废弃的窑包,民间早有“上九堆、下九堆”之说。隔着薄薄的一层耕土,到处是碎瓷片和窑具,有的地方堆积厚达5~10米。窑包附近的田地下,也有很多残碎瓷器和带支钉的垫圈散布其间。
年代
玉堂窑在唐代为创烧期和发展期,与成都平原的邛窑、青羊宫窑等青瓷窑场有着较深的渊源,在胎质、釉色、器型等方面都相同或类似;在宋代为鼎盛期,玉堂窑与都江堰市的金凤窑、瓦岗坝窑和彭州的磁峰窑等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一些窑包的生产显示出受到北方定窑系、南方景德镇窑等外地窑口的产品形态与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
窑炉特点
炉内采用垫柱支撑、垫板承托、支钉间隔的双重敞烧法。这种装窑法,增加了窑炉内部空隙,有利于炉火畅通,有利于窑温火候均匀,器物受热一致,采用柴火燃烧,窑温也可达到1000℃左右,对提高窑产品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也有的器物采用砂粒隔烧法,如碟、盘、盏等轻小的器物就采用这种方法,砂粒隔烧法减少了支圈的加工和装窑的空间,可大大提高产品数量,节约工序,降低成本。
斜坡式龙窑,由火堂、前后窑室和隔墙及烟道组成。窑场以散烧为主,装饰方法多为印花、划花和釉下彩。胎质以褐灰色为主,白土施表,釉为石灰釉。着色剂以铁青色调为主,依含铁量多少、火候不同而呈现出青、黄、黑、绿褐、本黄、茶黄等各式颜色。这种色调装饰和釉彩工艺,正好反映了唐宋时期陶瓷发展的特征,产品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文物遗存
综述
玉堂窑器物-匜
玉堂窑的瓷器釉色多样,发色淡雅,沉稳朴素。器物大多都施乳浊釉、石灰釉,着色剂为铁矿石,主要色调为青色,依含铁量的多少、火候的不同、火焰气氛的差别,呈现出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颜色。有青釉、灰白釉、深黄釉、浅黄釉、深绿釉、浅绿釉、酱釉、褐釉、黑釉等。有的器物施全釉,有的器物施半釉。胎质以褐胎、灰胎为主,由于胎质粗劣,多数器物在胎釉之间先施一层白色或浅黄色的化妆土,以增加器物的美观,使烧出的器物釉色更加均匀、明亮。
绿釉小圆口花瓶
玉堂窑器物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印花,划花,堆贴,点彩、彩书、彩绘等。釉下彩书是以酱色或褐色釉料书写于器物内底或腹部,书写自然,是工匠们随手写上去的。如,“好”“大”“古”“日月”“元”等。釉下彩绘内容有兰草花、虫、鸟、莲瓣、云朵、波浪、圆弧、条线纹等。彩书和彩绘广泛用于碗、盘、钵、罐等器物身上,构图简单、线条粗放,自然醒目,富于早期釉下彩的特色。
青釉无柄壶
青釉无柄壶
年代:隋末唐初。饼足、复式竖系。釉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青釉,釉厚处玻璃感很强,这种釉在四川隋唐时期常见,是南朝青釉的延续。无柄是隋至唐早期壶的重要特点,这个壶的流短,进一步呈现出隋末至唐初的特征。
宋代白釉香炉
宋代白釉香炉
玉堂窑址出土一件带有70多个字铭文的宋代白釉香炉。尽管香炉的盘口有残缺,但大部分文字仍可辨识,该香炉盘口上的铭文为“成都府路永康军青城县广济(乡)(磁)窑居住男弟子苟字少察(乾)(道)(庚)(寅)岁三月二十八日生发心造焚(乾)(坤)(炉)”。据此推断,该炉的烧制时间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庚寅岁,即1170年。该器物对研究都江堰市在宋代时的经济、文化、宗教、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都有帮助,具有较高j的历史文化价值。
研究价值
玉堂窑址发掘填补了四川及其西部无唐人陶瓷窑文物的空白,对研究唐宋时期的陶瓷发展,特别是在青瓷向其他颜色瓷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上,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例证,丰富了蜀西盆地陶瓷文化的内涵,证明了成都平原曾是西南地区陶瓷业的中心。同时,玉堂窑址对研究四川陶瓷业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及川外地区当时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发展情况和汉、羌、藏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迁徙与演变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玉堂窑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玉堂窑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凤岐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玉堂窑址,路程约10.7千米,用时约25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