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楼

春在楼

共 202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23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上海滩棉纱大王金锡之、金植之兄弟俩建造春在楼。
2007年开始,苏州市各级政府对雕花楼的环境和服务设施依法进行了整治和改造。
2021年4月23日,吴中区首个江南文化艺术创作展示基地落户东山雕花楼。

建筑格局

结构

春在楼占地面积为10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照墙、砖雕门楼、前楼、后楼、花园、膳房等,并以厢房(楼)相连,整体建筑布局合理。春在楼坐西朝东按传统轴线布置。大门之前是开阔的庭院和高大的照墙,入门依次为前楼、中楼、后楼和附房杂屋。楼厅之间用厢楼相连,并楼面前后沟通,形成了所谓的“跑马楼”。门前庭院之南,为始建于明代的老屋“亲德堂”。春在楼北侧建有花园。

特点

东山雕花楼整体建筑上呈中西结合,以中为主。雕花大楼最具特色的是建筑雕刻艺术。在2242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楼体上,有3854幅,其中木雕花有2708幅、砖雕有289幅、金雕有611幅、石雕有86幅、泥雕有160幅,使大楼无处不雕,无处不刻。雕刻艺术,有砖雕、木雕、石雕、金雕,在雕法上又分为浮雕、圆雕、透雕、阴雕。每幅雕刻作品刀工娴熟,线条流畅。在雕刻作品内容上以诗为雕,以戏为刻,以圣为雕,以花为刻,浓重地展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雕花楼的建筑艺术,是我们古代建筑文化的集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古建经典的传世佳作。
春在楼

主要建筑

大门

春在楼的大门坐西朝东,朝外的门楣上以阳文砖刻“天锡纯嘏”四个大字,意为“天赐大福”。门楼内侧的脊梁正中放置豆青色的古瓷方盆,盆内植万年青,以示“洪福齐天,万年永昌”,并塑有“独占鳌头”“招财利市”的立体雕塑。中间方额题刻“聿修厥德”,与门外题额互相呼应

前楼

春在楼的前楼为面阔五间带两厢,进深两模的二层建筑,下设客厅,作接待宾客之用。厅内雕梁画栋,装饰豪华,在梁、析、橡和楼柳上全施木雕花卉图案。厅前长、短窗的堂板和裙板上刻有“二十四孝”和“西厢记”片段图案,雕刻精美,内容丰富。门槛上嵌有蝙蝠形的销眼,叫作“脚踏有福”。前楼大厅是整幢雕花楼的主厅,称为凤凰厅,因为厅内总共雕了172只凤凰,也就是86对,当地方言,“八六”与“百乐”是谐音,寓意百年快乐;4根厅柱上端雕有 4副鸟纱帽的帽翅,象征“回头有官”,所以又叫官帽厅;大厅包头梁上的黄杨木雕,雕有“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等48个三国演义的故事,画面着力刻画人物的气势和神态;大厅沿廊饰有20只花篮,分别雕有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季花卉。雕花楼的二楼是客厅、书房和卧室。二楼除了做工精巧的红木雕花家具外,大梁上的彩绘万年青聚宝盆,重沿板雕“万福流云”图案,书房窗子上从西洋进口的彩色玻璃也颇有特色。

走廊

春在楼前后楼的主房和厢房前的走廊栏杆,材料都是进口的,内容却是中国传统的,是“洋为中用”。这些铁艺制品历经近100年的风雨,仍然保持不锈,银色的铁艺护栏图案中,四角是骗媚,中间圆圈中是“延年益寿”四字,中间的小圆是一个太极图形,寓意“福寿双全,驱邪纳福”。

后楼

春在楼的后楼,重檐三层,面阔五间带两厢,进深九惊。第三层楼面,前后各缩进两界,两侧档间隔断,形成暗室,别具一格。

花园

春在楼的花园位于北侧,面积近300平方米,东西狭长。内有假山、水池、回廊、曲桥。磴道蜿蜒,洞壑幽深。四时花木,参差布置。为扩大景深,利用了传统的借景方法,在北楼加廊,亭上建阁,使建筑高下错落;在起伏的云墙上,辟有13方漏窗,令园内外的景色相互关联。

文物价值

春在楼在建造中,集中了民间几乎可以想得到的各类传说和吴地谐音,借助谐音和意象,表达了吴地的市井文化和民俗心理。雕花楼虽然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但也是晚清时期建筑、雕刻的一种延续,极具代表性。一个地区建筑文化的形成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春在楼建筑雕刻表达了楼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显示了建筑工匠的智慧和技巧。春在楼是江南地区建筑雕刻的代表作,它对中国近现代的雕刻史、民居建筑、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春在楼”一名出自清代诗人的殿试名句:“花落春仍在”。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春在楼被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春在楼位于紫金路58号。

交通指引

自驾:自东山镇人民政府出发,路程约为950米,约3分钟到达。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