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共 189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21

历史沿革

古代南京在钦天山(今)设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到了近代转移到紫金山天文台。
1927年4月,国立紫金山天文台开始筹建。
1928年9月,院长聘请高鲁作为成立之初的天文研究所代行所长,高鲁负责选址(钟鼓楼)和向庚子赔款委员会申请资金添置仪器。
1929年高鲁出任中国驻法国公使后,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之邀,留美博士、国际天文学家先生,担任天文研究所所长,余先生上任后便反复实地考察,将天文台地址定在现处。由于资金缺乏和承包商要价高,最后由余青松先生亲自设计、绘图,并参与监理,全部建筑项目于1934年9月基本完工。
1931年5月,国立紫金山天文台动工兴建。
1934年9月1日,天文台竣工,天文研究所由迁到上办公。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唯一的天文台,初期配备有口径20厘米的折反射望远镜和口径60厘米的反光望远镜。从德国购置的600毫米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1937年8月至1946年5月,因曾一度撤离至昆明凤凰山(及后成立)。
1937年后,遭日本侵略军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修复,藏有中国古代一部分珍贵天文仪器,拥有中国自制的6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等。
1994年9月,紫金山天文台利用古今天文仪器和大量的星图资料照片,建立了天文历史博物馆,天文博物馆已成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游览胜地。
1996年11月,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被列为
2016年9月,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入选“”。
2017年3月,紫金山天文台入选首批

建筑布局

紫金山天文台计有:大台(大赤道仪室和办公室)、小午仪室、小赤道仪室、太阳分光仪室、变星仪室、大、小宿舍等。其中主体建筑大台,基本按轴线对称布置,设计时利用地形高差,将行政办公与圆形观象台有机结合成一整体。中轴上大台台阶,经民族形式牌楼,直达有庞大圆顶的观象台。各级平台均设民族形式栏杆,全部外墙采用就地开采的毛石砌成,既经济又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庄重朴实。
建筑的奠基碑文,分别为蔡元培、题写,大台牌坊横额“天文台”为主席手书,这些碑石保存完好。其精良的设备,有当年远东地区口径最大的60厘米反光望远镜、20厘米、双层棱镜分光摄影仪和电动观测台。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落成后,参加了国际经纬度的测量,准确地测定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经纬度。

主要文物

浑仪模型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融东、西方特色的现代天文台。因精良装备,人才荟萃,曾获“东亚第一”的美称。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是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而且还聚集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果,仍保存了明、清时代复制的古天文仪器件。
这几件天文仪器,明代置于南京山上观象台内,清代运到北京,1934年运回南京,放在紫金山天文台内。这批珍贵的古天文仪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后,曾遭劫掠,直到结束后,才归回中国。古仪器中间的,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遭抢劫和破坏。1905年简仪从法国索回,1920年浑仪由德国运回。而今在圭表的卧圭上,仍留有联军企图截断运走的锯槽。
1、浑天仪,又称浑仪,青铜铸成,明正统七年(1442)复制,是测量天体位置和运动的仪器,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主体平面近方形,中为圆形铜环三重立体交叉,下承以四龙柱、一云柱,有四角台、四云山装饰,通高3.1米,底边4.9和4.7米。
2、简仪,青铜铸,是对浑天仪的改进而得名。原为元代创制,此件为明正统七年复制。平面长方形,它分为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和略日三部分,减去了浑仪复杂的圈环,其操作较简便,并排除了圈环的干扰。通高2.65米,一边长4.42米,另边长2.99米。
3、圭表,铜铸,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测天仪,可测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明正统年间复制的此件,由一卧圭、一立表组成,卧圭面上刻有刻度,通高3.56米。
4、天体仪,古称浑象或浑天象,今称天球仪。东汉创制,此件是清光绪年间复制。天球仪由座架和圆球状仪体组成。球体上标刻有星宿300座1449颗星,用以演示日月五星等天体运行情况。
5、地平经纬仪,清光绪年间复制,用于测量恒星的地平座标,由二柱一梁支架和仪体组成。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