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堌堆遗址

青堌堆遗址

共 699字,需浏览 2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1958年,青堌堆遗址被发现,原为高大的堌堆,由于处在东平湖二级湖区,被历年雨水冲刷,堌堆逐年缩小。
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发掘队在此进行发掘,开探方三个、探沟一条,发掘面积72平方米。
1976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又进行了调查性试掘,在堌堆的东北角和两侧各开5x5米的探方1个,发掘面积50平方米。
青堌堆遗址

遗址特点

现存青堌堆遗址为东西60余米、南北40米,高约3米的缓坡堌堆,周围地势低洼,均为可耕良田。遗址上原大部分为农田所覆盖,现已为空地,表面光光的,不均匀地覆盖着杂草,较多地散布着残陶片,遗址保存良好,基本上未遭到人为的破坏。

文物遗存

青堌堆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其文化丰富,出土遗物较多,既有生活用具,也有生产工具。其典型的器物浅盘圈足豆、肥大袋足和侧三角式足鼎等。

文物价值

青堌堆遗址既有海岱龙山文化特点又具有中原龙山文化的因素,有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对研究山东地区与河南地区在龙山时代文化交流及地域风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1992年,青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青堌堆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