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石牌坊

漳州石牌坊

共 182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43

历史沿革

尚书探花坊、三世宰贰坊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
勇壮简易坊、闽越雄声坊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
1997年,4座牌坊均进行维修加
1999~2003年期间,漳州市区两级政府及其文物部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府文庙、漳州石牌坊进行修缮。

建筑特色

漳州石牌坊均为仿木青白石建造、三门五楼十二柱。12根坊柱分四组,每组三柱纵排,中为大方柱,前后为小方柱。正楼用四坡顶,檐下置竖匾,以下用梁枋隔成四层(“三世宰贰”坊只有三层)。分嵌正匾,诰命及花板。正楼两侧边楼各有两层,每层三面出檐。坊上遍布雕刻装饰,用阴刻、浮雕、镂雕、双面雕等不同手法刻出龙凤、花卉、飞禽、瑞兽、人物等,或写实、或夸张、或工整、或奔放,既具细腻繁缛风格,又有粗犷刚毅气派。

主要建筑

尚书探花坊

尚书探花坊,俗称“林尚书牌楼”,位于香港路双门顶,系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嘉靖探花、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林士章所建。坊面宽8米高11米,坐北朝南。正楼檐下立“恩荣”竖匾。中层匾额分刻楷书“尚书”、探花”大字。梁枋装饰飞龙浮雕及镂雕卷龙雀替。

三世宰贰坊

三世宰贰坊(明)
三世宰贰坊,俗称“蒋侍郎牌楼”,位于香港路双门顶,在尚书探花坊北29米。系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万历进士、南吏部右侍郎蒋盂育及其父蒋玉山、祖父蒋相所建、坊坐北朝南,面宽8.09米.高11米,正楼檐下立“恩荣竖匾”。四角以圆雕力士支撑坊顶。正匾两面分镌楷书“三世宰贰”、“两京敭(同“扬”)历”

勇壮简易坊

勇壮简易坊(清)
勇壮简易坊,俗称“蓝理牌楼”,位于岳口街,系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平台名将(曾任福建提督、左郡督)蓝理所建。蓝理(1649年~1720年), 在清初统一台湾中战功显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曾在澎湖拖肠血战.救施琅冲出重围。坊坐东北朝西南,宽10.63米,高12.5米,正楼四坡顶,檐下置镂雕一龙衔顶、双龙盘边祥云托底的“御书”竖匾。正匾两面分别阴刻康熙御书:“勇壮简易”、“所向无前”。是康熙皇帝赐建石

闽越雄声坊

闽越雄声坊(清)
闽越雄声坊,俗称”许凤牌楼“,位于岳口街,在勇壮简易坊东北159米,系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平台名将总镇福建全漳总兵官、荣禄大夫、左都督许凤所建。坊面宽11.2米,高12米。正楼檐下竖匾书“恩荣”二字正匾两面分镌“闽越雄声”、“楚滇伟绩”。康熙皇帝赐建石

历史文化

清初,蓝理、许凤在统一台湾中战功显著,康熙皇帝赐建勇壮简易坊,闽越雄声坊
(1649~1720年),漳浦张坑(今赤岭)畲族人,历任宣化府总兵、定海总兵、天津总兵、福建陆路提督等。
许凤,海澄人,曾任总镇福建全漳总兵官。两人均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跟随施琅平台的名将,其中蓝理为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勇壮简易坊和闽越雄声坊相距约160米,形制尺寸相类,均为十二柱三间五楼,石仿木结构,正楼四坡顶。

文物价值

清代两坊雕刻中均出现洋人形象,反映了当年漳州海外交通与贸易的景象。或头戴礼帽,或卷发虬髯,或作舞蹈状,或与汉装老人谈话状,这种现象迄今尚属罕见,体现了漳州传统艺术既保存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又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
1994年3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以及马瑞田、刘毅等人考察了漳州石牌坊,认为四座明清石牌坊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漳州石牌坊
1996年11月20日,漳州石牌坊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2002年4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建立唐宋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北起塔口庵、中经香港路、南至中山桥的古城南北向轴线上,北以中山公园为界,南至博爱道,东以延安南路为界,西至钟法路外古城濠。区内包括香港路、台湾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始兴北路(府埕)、始兴南路、青年路、振成巷、修文西路和龙眼营路等历史街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漳州石牌坊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香港路181号。

交通信息

可乘坐漳州公交1路、9路到九龙公园站下车。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