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帅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12:27

地名由来:岩帅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岩帅村而得名,系佤语音译汉语地名,系人名。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岩帅镇为2021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沧源佤族自治县辖镇。1945年设岩帅镇,1953年设区,1969年设红九公社,1971年更名岩帅公社,1984年复置岩帅区,1988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6.6公里。面积220.9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岩帅、新寨、东勐、黄果、联合、贺勐、中贺勐、贺南、岩丙、建设、新华11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农机、缝纫、基建、农具、砖瓦、饲养厂和茶场等。农业主产水稻、旱谷、玉米。纪念地有岩帅烈士陵园。

岩帅镇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东部,北和东北面与耿马县、双江县隔江相望,东面和南面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安康、雪林乡接壤,西与勐省镇、单甲乡相连,距离沧源县县城120公里。

岩帅镇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全镇面积4 民居

55平方千米,人口3.20万人(2006年)。辖22个村委会:岩帅、东勐、黄果、联合、岩丙、新华、建设、贺勐、中贺勐、贺南、新寨、团结、东米、班驮、班奈、公曼、贺科、赛弄、安海、安拐、昔勒、坝邻。镇政府驻团结村。邮编:677411。 

-历史沿革

1945年设岩帅镇,1953年设区,1969年设红九公社,1971年更名岩帅公社,1984年复置岩帅区,1988年改镇。原团结乡1984年从岩帅公社析置团结区,1988年改乡。2005年,撤销团结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岩帅镇,岩帅镇政府驻地不变。2007年,镇政府驻地由岩帅大寨迁移至团结村。  -农村经济

岩帅镇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464.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689.77万元,占总收入的71%;畜牧业收入1037.11万元,占总收入的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087头,肉牛1218头,肉羊21头,鸡26921只),林业收入518.59万元,占总收入的5%;第二、三产业收入1160.24万元,占总收入的12%;工资性收入59.24万元,占总收入的0.6%。,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317元,农民收入以甘蔗、茶叶等为主。全镇外出务工收入527.5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474人(占劳动力的16%),在省内务工303人,到省外务工2171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9年,全镇共有农户7320户,农业人口29456人,是佤族、拉祜族聚居地,佤族27569人,93.59%,拉祜族1887人,占6.41%。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8‰。

岩帅镇设有计生办,内设女性门诊、检验室等科室,融技术、药具、宣传、培训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0体系。有工作人员2名。在每个村都配备了1名计生服务员,全程为群众服务,并从生产、生育、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育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每年镇两名计生办工作人员精心组织各村计生服务员学习国家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各村服务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25037人,参合率85.00%。享受低保2945人,占10.00%,五保89人。

截止2009年,全镇建有两2个卫生院,占地建筑面积面积2200平方米。有在编正式人员24人。其中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20人;医师级职称3人。设有普通内科、小外科、预防保健科、药品仓库等主要科室。开设床位23张,外设综合门诊等。设有32个村级预防保健协理员,承担各村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结核病归口管理、疫情上报及妇女、儿童保健等工作。全镇共设30个村卫生所,面积1300平方米,有35个卫生员,均通过系统培训学习,取得乡村医生的执业资格,均能负起村级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等工作。全镇建有农村公厕149个,垃圾堆放场地17个。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11月,岩帅镇有中学2所,在校生642人;中心完小2所,村级小学49所,在校小学生2418人;在校义务教育学生总数3060人,教职工总数269人,其中中学教师54人,小学教师215人;小学入学率98%;初中入学率90%;乡村人口大专文化77人,中学7317人,小学13581人,未上学8481人;全镇设有1个文化站,村级党员活动室22个、村文化活动室18间、业余文艺宣传队3个。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岩帅镇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镇有2590户通自来水,有501户还在饮用井水,有430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5%、6.77%和58%)。有7325户通电,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9%;拥有电视机农户4712户,占全镇农户的63%;有526户安装有线电视,占全镇农户的7.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68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00户(分别占总数的36%和20%)。

岩帅到各村道路为土路,有2个集贸市场 。全镇共拥有小客车2辆,货车22辆,拖拉机611辆,摩托车320辆。全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190亩,有效灌溉率为12.8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423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4亩。

到2008年底,全镇建有沼气池农户117户,有100户农户已完成“一池三改”,全镇有19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2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20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9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9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4个自然村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镇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23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41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5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有17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有77户人畜混居。 

-各村介绍

岩帅村

居住在岩帅镇政府所在地,西连贺南村,北接岩丙村、镇龙潭茶厂,东与联合村,东勐县接壤。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茶叶,2005年茶叶面积2868亩。2005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 193 万元,人均纯口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974元。

黄果村

位于岩帅镇东北部,西部与东勐村接壤,北部与团结乡公曼村相连,东部与双江县隔江相望。全村土地总面积16.06平方公里,海拔1300至1800米,气候属中亚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年降雨量1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与粮食作物和茶叶、甘蔗、核桃、辣子、葵花、花生等多种经济作物。

东勐村

位于岩帅镇北部,东部与黄果村接壤,南部与联合村、岩帅村相连,西部与新寨村相接,北部与团结乡为邻。全村土地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7亩,其中水田面积536亩,旱地1191亩,海拔高度1500—1800米,常所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属于典型的山区,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荞子等粮食作物和茶叶、核桃等经济林果。

新寨村

位于岩帅镇西北部,周边与岩帅村、东米村、团结村、中贺勐村、贺南村、班奈村、大贺勐村接壤,距镇政府驻地29公里,全村土地面积21935.1亩, 耕地面积4088.2亩,其中水田面积601亩,旱地3487.2亩,平均为海拔1100至1600米,属中亚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年降雨量1600毫米,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是甘蔗。

新华村

位于岩帅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连岩丙村、西接建设村,南与澜沧县相邻。1978年全村共辖 3个自然村,4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0人,有126户,全村土地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99亩,其中:水田1017亩,旱地3382亩,海拔高度1100米至1700米,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属中山河谷区,县有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种植水稻(部分地区可种杂交稻)、玉米、小麦、茶叶、核桃等粮食、经济作物。

贺勐村

地处岩帅镇西部,距镇政府40公里,东与中贺勐村接壤,南与建设村相连,西与单甲乡拉勐村和勐省镇班奈村毗邻,全村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贺勐村气候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四季如春,降雨充沛,光照充分适宜种植多种林木瓜果。

岩丙村

是一个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700米,位于岩帅镇政府驻地东南部11公里处,东边与澜沧县安康乡小邦坝村接壤,南部与澜沧县雪林乡永光村接壤,1978年全村共辖3 个自然村,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870人,有193户,全村有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6440亩,其中,水田1100亩,旱地2850亩,茶地2490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为333667.5公斤,总产值为103万元,人均占有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为965元。

联合村

位于岩帅镇政府驻地东部7公里处,东与澜沧县安康乡班坝村接壤,南与岩丙村相连,西与岩帅村毗邻,北与黄果村相邻,总土地面积为12.7平方公里,1978年全村共辖3 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0人,有187 户,全村有耕地面积5361亩,其中,水田1127亩、旱地4234亩、茶地2293亩(高优茶园面积1200亩),有一个村办茶叶初制所、一个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乌龙茶加工厂。

贺南村

位于岩帅镇政府西部,西连新寨村、中贺勐村以及贺勐村,北接岩帅村,东南有建设村、新华村和岩丙村。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茶叶、甘蔗。

建设村

距岩帅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西连中贺勐村,北接贺南村,东有新华村,西南与澜沧县接壤。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茶叶,2005年茶叶面积2868亩。 人均纯口粮312公斤,人均纯收入1151元。

中贺勐村

居住在岩帅镇政府所在地,与贺南村,北新寨村,贺勐村、建设村相连。1978年全村共辖 4个自然村,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75人,有175户,国土面积11.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68亩,其中:水田1040亩,旱地2628亩,海拔900米至1480米,气候属中亚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6℃,年降雨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与粮食作物和茶叶、核桃等多种经济作物,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茶叶、甘蔗。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属沧源设治局第二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设岩帅镇。

1950年11月,设岩帅区。

1968年6月,成立红岩公社。

1969年4月,更名红九公社。

1971年7月,复名岩帅公社。

1973年,团结从岩帅公社划出,岩帅公社下辖11大队。

1984年3月,改设岩帅区,下辖11村公所。

1988年2月,撤区改设岩帅镇,下辖11办事处。

2005年8月,撤团结乡并入岩帅镇,下辖22村民委员会。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