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联合创作 · 2023-06-09 00:00

2023年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常熟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聚焦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谱写更高品质“江南福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79.16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78.44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52:49.25:49.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5921元。

财政收支提质增效。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3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19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3.22亿元,比上年下降5.1%。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六增二降,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7.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0.2%,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2%,居住类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5.6%。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全年新增就业人员2.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852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601人。常熟市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4%。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近1.17亿元,惠及企业2.43万户。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全年粮食总产量24.35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夏粮产量7.06万吨,比上年增长5.3%;秋粮产量17.29万吨,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72.40万吨,增长0.1%。肉类总产量10008吨,比上年增长44.0%;禽蛋产量710吨,下降23.4%。水产品产量25846吨,比上年增长4.0%。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年实施2.14万亩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建成“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4.36万亩,常熟市17家规模养殖场实现美丽生态牧场建设全覆盖,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16家,农业电商销售额达55.99亿元,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28.03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产值1464.9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0%;中型企业产值1354.30亿元,占比28.6%;小微企业产值1908.83亿元,占比40.4%。按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产值2727.6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7%;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产值2000.35亿元,占比42.3%。

常熟市规模以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有11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占行业总数的33.3%,其中2个行业增速超过10%。前十大行业合计实现产值3780.01亿元,占规上产值的79.9%。

支柱产业支撑有力。常熟市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032.39亿元,比上年下降0.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4.1%。其中,装备制造产业产值1490.87亿元,增长0.1%;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1033.88亿元,增长0.7%;纺织服装产业产值507.64亿元,下降2.6%。

建筑行业总体稳定。全年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30.52亿元,比上年增长5.0%;竣工产值166.85亿元,下降1.5%。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318.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0%,其中新开工面积322.14万平方米,下降29.0%;竣工面积444.17万平方米,增长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需求总体低迷。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8.50亿元,比上年下降14.0%。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完成285.64亿元,比上年下降13.5%;服务业投资完成341.86亿元,比上年下降14.6%。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完成14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完成69.82亿元,下降25.6%;民间投资完成417.51亿元,下降20.4%。

投资结构深化调整。全年完成新兴产业投资244.59亿元,比上年下降1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9%;高技术产业投资122.23亿元,下降19.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4%;工业技改投资132.56亿元,下降8.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6.4%。

房产市场低位运行。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8.64亿元,比上年下降29.1%;房屋施工面积871.26万平方米,下降14.7%。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49.9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5%;销售额183.68亿元,下降26.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0.28亿元,比上年增长7.5%。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31.89亿元,比上年增长7.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8.39亿元,增长9.9%。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增长83.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2%,汽车类下降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52.7%,日用品类增长17.7%,通讯器材类增长23.8%,化妆品类下降19.0%,粮油、食品类下降33.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87.5%。

六、开放型经济

利用外资整体平稳。全年新增注册外资5.22亿美元,其中新设项目64个,注册外资4.5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49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稳定。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14.2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8%。其中,进口60.6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0%;出口153.54亿美元,下降8.0%。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92.8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99亿美元。分进出口方式看,加工贸易进出口38.8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4%;一般贸易进出口137.35亿美元,下降13.8%。

外经外包稳健发展。全年新设及增资境外企业20家,新批中方境外协议投资额3730.45万美元,历史累计15.55亿美元。全年新签境外劳务及承包工程合同额444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403.30万美元。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4.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离岸接包执行额2.9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较快恢复。全年旅客运输量584.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旅客周转量5.46亿人公里,增长19.5%。全年货物运输量2161.45万吨,比上年增长19.2%;货物周转量43.22亿吨公里,增长12.5%。全年常熟港货物吞吐量达6204万吨,比上年下降2.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63万吨,比上年增长18.1%,集装箱吞吐量28.73万标箱,比上年增长37.7%。

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58.9万辆,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私家车保有量52.1万辆,增长4.0%。

交通体系逐步完善。沪宁沿江高铁顺利通车,通苏嘉甬铁路初步设计已批复,正在推进征地拆迁,常熟西站地下空间连同站房初步设计已通过国铁集团审查。扬子江大道改扩建顺利通车,圆满完成524国道绿化及市政化提升工程、2023年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指导完成董浜华烨大道和沙家浜沙阳线改造。完成苏虞线(唐家宅基-界泾河)航道整治专项整治工程。常熟站配套公交首末站二期工程建成投用。

邮电业务保持稳定。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38.9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电信业务收入26.64亿元,增长5.6%。

旅游市场持续火热。A级景区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67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6.1%,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7049万元,增长82.2%。举办第四届中国未来景区大会,长三角历史文化名城交流协作联盟首届联席会议等活动。常熟荣膺2023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二,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获评“2023国民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入选文旅部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艺术鸭智创中心创成省级工业旅游区。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信贷增长有力。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53.01亿元,比年初增加654.02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301.68亿元,增加701.9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663.83亿元,比年初增加453.14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611.11亿元,增加500.33亿元。

证券交易发展平稳。年末证券交易股票开户总数74.80万户,比上年增长4.8%;全年各证券营业点股票交易额8212.11亿元,增长24.4%。年末证券机构托管股票市值709.97亿元,比上年减少4.4%。

保险业务增长有力。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70.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5.9亿元,增长7.2%,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4.6亿元,增长3.8%。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4.2%。“苏州•中国声谷”加速建设,全年引进声学产创项目58个,总投资超100亿元;支持亨通华海牵头争创海底通信与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建设方向纳入《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获评苏州市级创新联合体10家、新型研发机构4家,全年新增苏州市级及以上各类企业研发机构15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60家,获评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13家、瞪羚企业72家。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常熟市专利授权量达994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896件。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498件,按常住人口计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03件,比上年增加10.43件。

人才队伍快速壮大。2023年末,常熟市人才总量为45.2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08万人,高技能人才11.64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5.1%、10.1%和7.8%。

教育供给稳步增加。全年竣工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12个、新开工项目8个,学位供需基本平衡。高中教育持续攀高,常熟市特控线(本一)上线率60.0%,超去年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保持高位,高于全省30个百分点,连续13年领跑区域。年末拥有各类学校131所,在校学生数18.17万人,毕业生数3.83万人,专任教师1.29万人;拥有幼儿园134所,在园幼儿数3.68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光发热。成功举办2023虞山文化暨沙家浜旅游节、“我是虞乐大玩家”文旅新零售消费节、首届“遇见·虞山—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中国画)展”、第二届“遇见·虞山—中国美术名家写生作品展”等活动。年末拥有备案博物馆6个,艺术表演场馆4家,美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分馆14个、24小时城市书房21个、对内流通点47个,特色对外流通点31个,社区(村)图书室336个,网借智能柜8个,网借人工借阅点5个,总流通124万人次;文化馆1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14个,村文化活动室210个,实现全覆盖。

卫健事业蓬勃发展。成立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市中医院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一院完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落实《常熟市基层医疗机构优化整合实施意见》,完成梅李镇、海虞镇、支塘镇等9个涉农板块医疗机构整合。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98个,拥有床位12073张。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834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5257人,注册护士5536人;乡村医生196人。

体育事业活力彰显。举办昆承湖城市活力跑、常熟市登山比赛等全民健身赛事,组织常熟市首届外商投资企业运动会、首届现退役军人运动会等行业赛事,举办铁人三项、尚湖半程马拉松等精品赛事,2023年常熟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等青少年体育赛事,全年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51项,参与人次超10万。承办中国桨板公开赛(常熟站)、2023-2024赛季WCBA江苏女篮主场比赛、江苏省龙舟精英赛等省级以上赛事。推动81所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年度新增10套健身路径。组队参加上级比赛,获得苏州市级以上竞赛金牌151枚、银牌140枚、铜牌144枚,金牌数和奖牌总数较2021年分别增长19%和23%。

十一、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0%,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国省考重点断面优于Ⅲ类水的比例达到93.3%,长江干流常熟段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常熟市湿地保护率为57.2%,新增营造林1058亩。加快推进“千村美居”工作,2023年内完成315个村庄的优化提升,成功创建3个省特色田园乡村、6个苏州特色精品乡村、1个苏州特色康居示范区、120个苏州特色康居乡村。

资源利用持续提升。继续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1家。完成幸福河湖建设84条,整治劣Ⅴ类水体75条。完成洪洞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并投入商业运行;完成7.1公里互联互通管网、21.9公里污水主管网、121.6公里污水支管网、消除直排口90个、整治工业企业排水35家、“小散乱”330家;完成17个自然村、482户生活污水治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为100%,99.8%。全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211亩。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年末常熟市户籍人口105.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6万人。全年出生3780人,人口出生率3.59‰;死亡12482人,人口死亡率11.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6‰。年末常住人口168.2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95万人,城镇化率为74.29%,比上年末提高0.2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55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84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16元,增长5.7%。全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597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372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612元,增长9.1%。

社会保障纵深推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2%。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参保离退休人员)92.99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达48.98万人、53.99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参保退休人员)7.4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8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349.2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1115元/月,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4.4亿元,优租房累计安置252套258人。新增实际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58892人。

养老事业加快推进。常熟市共有养老机构31家,其中公办1家、民办10家、公建民营20家。全年6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家高端养老机构建成投用,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1520张。常熟市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达1.39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38张。新运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家,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5家、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4个、日间照料站27个,常熟市累计建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25家,保持村(社区)全覆盖。累计建有社区老年人助餐点392个,其中纳入“乐龄助餐”项目的老年人助餐点共有42个,全年助餐4.9万人次。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416户,累计改造6169户。为1860户老年人家庭安装烟雾报警器,为100户高龄独居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水表,向45名高龄独居老年人赠送智能手环。常熟市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年人数5.95万人。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行动,全年巡访关爱重点空巢独居在册老年人148人,保障率达100%。

注释:

[1]本文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产业,平板显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4]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5]邮政业务收入统计口径包含邮政(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EMS和规模以上社会快递公司。

[6]各类学校统计口径包含新市民子弟学校,幼儿园统计口径包含社会办幼儿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只包括普通中专一至三年级。

[7]总流通人次是指本年度内到图书馆场馆接受图书馆服务的总人次,包括借阅书刊、咨询问题以及参加各类读者活动等。

[8]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含半年)的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

[9]养老床位数统计口径包含机构和社区养老床位数。

资料来源:

本文中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人员就业、人才、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来自人社局和人才办;社会保险数据来自人社局和医保局;现代农业、“千村美居”数据来自农业农村局;绿地、林地面积数据来自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放型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交通基础设施、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交通局;民用汽车、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局、邮政储蓄银行和EMS;电信业务数据来自移动、联通和电信公司;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金融、证券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银保监组;科技创新数据来自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管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和理工学院;卫生数据来自卫健委;环保、减排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节能数据来自工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社会救助、社会养老数据来自民政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住建局;住房公积金数据来自公积金中心;居民收支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常熟调查队。

 

时光轴

RAG16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23年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常熟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聚焦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谱写更高品质“江南福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一、综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79.16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78.44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52:49.25:49.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5921元。财政收支提质增效。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3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19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3.22亿元,比上年下降5.1%。RAG-ES2024-10-23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六增二降,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7.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0.2%,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2%,居住类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5.6%。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全年新增就业人员2.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852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601人。常熟市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4%。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近1.17亿元,惠及企业2.43万户。二、农业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全年粮食总产量24.35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夏粮产量7.06万吨,比上年增长5.3%;秋粮产量17.29万吨,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72.40万吨,增长0.1%。肉类总产量10008吨,比上年增长44.0%;禽蛋产量710吨,下降23.4%。水产品产量25846吨,比上年增长4.0%。RAG-ES2024-10-23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年实施2.14万亩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建成“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4.36万亩,常熟市17家规模养殖场实现美丽生态牧场建设全覆盖,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16家,农业电商销售额达55.99亿元,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28.03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产值1464.9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0%;中型企业产值1354.30亿元,占比28.6%;小微企业产值1908.83亿元,占比40.4%。按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产值2727.6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7%;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产值2000.35亿元,占比42.3%。常熟市规模以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有11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占行业总数的33.3%,其中2个行业增速超过10%。前十大行业合计实现产值3780.01亿元,占规上产值的79.9%。RAG-ES2024-10-23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