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台石窟

共 109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03

历史沿革

北宋年间,城台石窟开凿。
城台石窟经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金皇统九年(1149年)、金天德二年(1150年)增补,成于金天德二年(1150年)。
城台石窟

遗址特点

城台石窟坐北面南,分布在东西长50米、高6米的崖壁上,比沟底北洛河高约20米。
城台石窟石窟分内外两层,各三门。内窟进深8.26米、高4.35米、宽10.5米,置左右门高2.2米、宽1.9米,中门高2.65米、宽2.4米。内存造像25尊,正中设坛基高1米,上有一佛二弟子(已残缺);后壁正中浮雕三世佛,左右两壁各浮雕一佛二菩萨。外窟为厅,宽24.2米、进深6.54米、高4.35米,内存佛、菩萨、小莲佛座70尊和题刻36方、石碑1通,严重风化。其中厅前置四根廊柱,中廊两柱左右侧浮雕日月二菩萨;厅后主厅三门置两廊柱,门侧透雕面目威严、体魄魁奇四大天王造像(身高2.2米、肩宽0.8米、比例匀称),天王像上首壁台圆雕佛莲座23尊、题刻23方。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城台石窟多处题记中提到的“德靖寨”,人称“狄家城”,建于宋天禧元年(1017年),元代废除,是宋陕西路保安军下辖诸寨之一,也是北宋末年陕北地区防御西夏的军事重镇。根据庚午中秋题记等内容可知,城台石窟的开凿与德靖寨驻军有直接关系,推测均由宋金时期德靖寨守军所捐。
城台石窟多处题记中“介子用”亦被多次提到,又称介用,是鄜州人士,为陕北介氏家族成员。城台石窟开窟为北宋年间,当为介子用鼎盛时期的作品。介用的父亲介端,祖父介守信(另有二子介源、介处),兄弟介元和介政,他们的名字在延安地区的石窟造像题记中屡有提及,是以开窟造像为业的匠人。此外,介广、介百、介玉等其他家族成员也参与了石窟开凿,介氏家族是当时名显一时的开窟造像家族。

文物价值

城台石窟第2窟为大型殿堂窟,是整个石窟寺的主窟,该窟造像精美,题刻内容丰富,是陕北地区宋金石窟的代表性洞窟之一,具有较的学术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1982年,志丹县政府拨款清整维修城台石窟。
2014年,城台石窟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城台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