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霓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3 20:02

地名由来:白霓镇因明宣德初年(1426年)邑人熊白泥在远陂堰自南向北水渠驿站上建一座独拱小石桥,名泥桥。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修时改名白霓桥得名。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白霓镇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2014年7月,白霓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白霓镇】位于鄂南三县中心,东通咸宁,南接江西,西通湖南,北邻赤壁。国土面积147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社区,187个村民小组,11180户,43988人。境内106国道东西纵贯,崇阳至江西修水的公路南北延伸,高堤、大市两河镇内汇合经陆溪口入长江,自古为崇阳县东部交通枢纽,周边物资集散地,集镇人口1.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4%。

近年来,白霓镇镇坚持以“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民营富镇、特色兴镇”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化和商贸市场化进程,实现了全镇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51亿元,财政收入近30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802元,全镇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7%,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7:100以内。是全省100个重点中心镇之一。200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集镇和市、县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特色农业稳步推进。2004年以来,全镇立足“高起点,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以“一竹一稻”为农业产业化主攻方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先后发展雷竹面积7113亩,受益面积2600亩,年产值50万元。水稻优质稻面积42890亩,占整个水稻生产面积的75%,大部分村组已基本实现了优质稻化,粮食总产达到10931吨。蔬菜面积达到6000亩,产值1200万元。初步形成了雷竹、优质稻、蔬菜、油菜和苞谷五大主导产业,八大林特畜基地和白霓、大市、歇马山、堰下“四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传统农业正在蜕变,现代农业已具雏形。2004年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种养大户发展到190户,1万元以上农户发展到1500户,进入一体化的农户3200户。工业经济形成规模。2004年底,全镇工业企业达到21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2家,村级工业企业10家,联办个体经济284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96亿元,四级企业总产值达到5.12亿元(现价),实现税收482万元。初步形成了以麻花为龙头的副食品饮料加工业,以生石灰、小红砖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业,以棕床、家俱加工为龙头的竹木加工业,以搭谷机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毛巾为龙头的轻纺业等五大工业体系。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天城乡钦风上里、仁上里和仁下里。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属四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属回头、铜钟、南田3乡。

1955年9月,属白霓区。

1975年,属大白公社、白霓2个公社。

1984年,恢复区、乡建制,属白霓镇。

1987年9月,撤区并乡,将大白乡、白霓乡及东堡乡2个村合并为白霓镇。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