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与无意识行为的社会刻板印象形成对比

深度学习入门笔记

共 297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4-09 15:36

声明:本文只是针对个人学习记录,侵权可删。本人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伯尔尼公约》等法律,其他个人或组织等转载请保留此声明,并自负法律责任。论文版权与著作权等全归原作者所有。





摘要


社会刻板印象的激活可以影响有意识意识之外的行为。有人认为,启动社会刻板印象会导致行为同化,而启动范例会导致行为对比。扩展这一理论,我们认为,社会刻板印象的激活也可以导致自动行为对比,如果自我比较和刻板印象群体被激发。这个假设是用速度和智力表现作为行为测量来检验的。在第一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将感知到的他人归类为外群体成员会导致他们的刻板印象产生行为差异。第二个研究表明,在激活一个自我不属于的刻板印象时,下意识地启动自我,会导致刻板印象的自动行为对比。这些发现与之前发现的社会刻板印象启动的同化效应相反。社会比较过程被讨论作为一个可能的中介结果。



文章引言

过去几年的大量惊人发现表明,行为可能会无意识地受到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刻板印象的激活会导致人们无意识地做出符合刻板印象典型特征的行为。Bargh, Chen, and Burrows(1996)认为应该是这样,因为刻板印象的激活增加了行为的相关心理表征的可及性,可及性行为更有可能自发地进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有两种行为得到了特别深入的研究:由老年刻板印象启动而产生的迟缓行为,以及由教授(或超模)启动而产生的聪明(或愚蠢)行为。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启动单个样本可以导致行为对比,而不是同化(Dijksterhuis et al., 1998;Dijksterhuis, Spears和L?epinasse, 2001):参与者在一位单身老人——荷兰王太后——被影射后走得更快。同样地,思考一个教授类别的极端例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会降低智力表现。Dijksterhuis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包含两个并行过程的模型来整合这些看似有争议的发现:在第一个过程中,“刻板印象的激活应该通过感知-行为的联系,刻板印象的知识使刻板印象行为更容易理解,因此也更有可能。在第二个过程中,“根据这种解释背景判断的一个范例的显著性应该引起与刻板印象的对比”,因为它引出了这个范例与自我之间的比较。简而言之,假设刻板印象启动导致行为同化,而范例启动导致行为对比。
从群体间的角度来看,这些研究发现对群体刻板印象的同化很容易被解释或归类为参与者(通常是心理学学生)的外群体,这“有点令人困惑”(Dijksterhuis et al., 1998, p. 869)。鉴于这些刻板印象被归类为外群体,群体间关系理论根据更普遍的范畴间强调原则预测,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差异会得到加强(Brewer & Brown, 1998;Turner, Hogg, Oakes, Reicher, & Wetherell, 1987)。例如,内群体成员身份显著的感知者倾向于强调期望和回忆方面的内群体-外群体差异,特别是在自我定义的核心维度上(Wilder & Cooper, 1986)。此外,Cadinu和Rothbart(1996)认为,对立启发式支配着外群体的知觉和判断,并导致了内群体-外群体差异的加重。

显然,这个理论与自动同化的发现相矛盾。这种矛盾怎样才能调和呢?虽然群体间的实验研究往往不遗余力地引入一种群体内与群体外的二分法(例如,Hogg & Turner, 1989),但启动研究避免了自我与外部群体之间的比较,有时甚至会阻止对被激活类别本身的意识(Bargh et al., 1996)。因此,刻板印象的内容可能变得活跃,而不激活自我-群外或群内-群外的区别。虽然外群的启动可以自动激活互补的内群的表征(Wilder & Shapiro, 1984),但这可能只适用于习惯可及的内群-外群二分法。这一推理表明,启动刻板印象和启动外群体刻板印象之间是有区别的——后者实际上可能导致自动行为的对比,而抵制同化可能并非徒劳。


综上所述,先前的研究认为,社会刻板印象的激活导致自动行为的同化,而同一社会类别的(极端)范例的激活导致自动行为的对比,因为它引发自发的比较。然而,我们假设,额外的背景特征,如外群体地位,可能会引发社会比较,甚至是刻板印象,从而触发自动行为对比。



主要结论

通过证明对自我的关注可以导致相反的行为,这些发现为复杂的自我图景增加了另一个过程。在我们的研究中,知觉者意识到启动类别,并且比较可能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启动?对他们行为的影响。我们认为,类别的意识或意识意识是比较过程和随后的类别不一致心理表征激活的必要条件(cf. Strack & Deutsch, 2002)。只有一个例外是可能的:如果外群体与相反的内群体紧密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可能会通过间接启动的方式激活与内群体一致(因此与外群体不一致)的特征(Wilder & Shapiro, 1984)。赫尔等人阻止了对该范畴的意识意识,从而阻止了与之进行比较。这或许可以解释表面上的矛盾。总之,如果自我的激活程度没有达到足以消除启动效应的程度,那么它与启动概念的关系就很重要:它可以放大编码过程,也可以作为比较标准,调节自动行为效应。

我们的发现与spears(2002)的发现相似,后者在一个独立于当前工作的研究项目中也发现了来自外群体的自动行为对比。其中一个差异是有趣的:当我们使用最小群体分类和自我潜意识启动来激发比较过程时,Spears等人提出了关于群体内身份的问题。似乎每当刻板印象的激活伴随着对群体可能相反的强烈提醒(将其视为外群体)时,行为对比就会出现。这些和我们的发现对从自动行为的发现中得出结论有启示作用。有人认为,对社会刻板印象的自动同化服务于社会调节,并使社会环境中的互动变得平滑(Chartrand 2000)。然而,我们的社会环境既不是一个整体,也不是只由个人组成。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到群体成员身份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群体的同化并非普遍存在。事实上,这似乎与功能性关注和群体定义不同的人的行为相抵触。相反,激活的群体内刻板印象可能会增强同化,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影响自我相关认知。

Dijksterhuis和Bargh(2001)区分了自动行为的三个基本原因: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基于观察到的行为得出的推论,以及由于观察到的人的群体成员身份而激活的刻板印象。每走一步,被激活的概念与实际观察到的行为的联系就越少,而每走一步,观察者就会涉及更多的认知。这里提出的证据可以看作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又一步:有意识的比较是建立在被激活的刻板印象的基础上的,而被激活的概念与被观察到的人的相关行为是相反的。这种机制有助于提高自动行为的灵活性。当自动行为发挥适当的社会功能时,它必须受到群体成员的调节,包括我们自己的成员和我们遇到的人的成员。





浏览 6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