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8-01-01 00:00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七个三年行动计划”,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民本民生的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0.41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7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98.26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690.29亿元,同比增长10.8%。

图1:2014-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8:46.7:42.5调整为9.9:45.3:44.8,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4%、46.2%和49.4%,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4个、4.0个和4.2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00.19亿元,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

图2:2014-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78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3亿元,增长0.0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3.29亿元,增长9.2%,其中,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 226.86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4.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表1: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和支出

指标 绝对数(万元) 增长(%)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17840 14.0
     地方财政收入 703006 0.02
          其中:税收收入 476149 14.0
                非税收入 226857 -20.5
    上划中央级税收 496027 35.9
    上划省级税收 118809 34.5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3032858 9.2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89518 1.6
         教育支出 513325 3.9
         科学技术支出 25612 114.6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36491 5.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435462 -3.1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313465 5.1
         节能环保支出 46547 -8.0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60940 -10.2
         农林水事务支出 447867 29.4
         住房保障支出 145416 50.2

图3:2014-2018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其中食品烟酒类持平,衣着类上涨4.1%,居住类上涨5.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0%,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7%,医疗保健类上涨0.5%,其它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6%。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5%。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对照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全市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 3924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4.1%,高于上年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全市文化及相关行业增加值73.1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75%,高于上年0.36个百分点。全市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7.7%,高于上年8.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中,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1.2%,高于上年3.6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7%。年末全市“四上企业”204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7个,分别净增“四上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7和111个,分别居全省第5和第3位。全市R&D经费支出21.84亿元,同比增长37.3%,占GDP的比重提升到1.42%。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6.69%,高于上年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9%和1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和1.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5.6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25.44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7.63亿元,增长8.3%;牧业产值87.67亿元,增长0.8%;渔业产值15.25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64亿元,增长6.4%。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69.21万亩,同比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57.89万亩,增长7.8%;油料种植面积53.49万亩,增长3.7%。全市粮食总产量156.33万吨,增长2.9%;蔬菜产量148.42万吨,增长10.0%;油料产量6.0万吨,增长9.7%;肉类产量30.85万吨,增长4.3%;禽蛋产量2.71万吨,增长4.7%;水产品产量9.28万吨,增长4.9%。生猪出栏353.34万头,减少0.1%;牛出栏11.82万头,增长4.6%;羊出栏47.15万头,增长4.7%,家禽出笼1464.63万羽,增长2.2%。

    全市财政资金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4.79亿元,增长29.4%,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4.8%。全年开工水利建设工程6.31万处,投入资金10.49亿元,完成土石方7950万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2平方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03.2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9.59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97.04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其中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长8.8%;集体企业下降28.5%,股份制企业增长8.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2.2%。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增长8.0%,小微型企业增长7.6%。按行业分,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4%,医药制造业增长2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8.7%,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增长6.7%,有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基本持平,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

    全市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5%。全市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0.8%,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2%。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7.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0.5%。

图4:2014-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全市重点监测的1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641.4万吨,同比下降3.2%;生铁1015.6万吨,增长6.9%;粗钢1203.4万吨,增长14.2%;钢材1328.7万吨,增长6.2%;氮肥(折纯)4.56万吨,增长7.0%;发电量146.6亿千瓦时,增长19.7%;焦炭422.1万吨,增长3.0%;纯碱16.66万吨,增长7.1%;锑品5.72万吨,下降1.7%;水泥1265.4万吨,下降5.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8.29亿元,同比增长38.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盈利2964万元;集体企业盈利4843元;股份制企业盈利146.22亿元,增长3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盈利9.68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9%,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每一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营业成本为85.9元,同比下降1.5元。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01.69亿元,增长11.2%;全市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1.92亿元,增长1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72.9万平方米,增长6.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98.37万平方米,增长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4.9%,新开工项目个数下降7.7%,投产项目个数增长9.9%。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分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0.6%,非国有投资增长25.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5.2%,超过第二产业占比14.8个百分点。

图5:2014-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全市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15.5%,制造业投资增长50.8%,工业投资增长37.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5.0%,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7.8%,生态环境投资增长40.0%。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 86.8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住宅投资63.14亿元,增长18.3%,办公楼投资3845万元,下降3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38亿元,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面积325.2万平方米,增长11.2%;商品房销售额154.5亿元,增长31.5%;商品房待售面积37.76万平方米,下降37.9%。

    五、贸易外经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29亿元,增长10.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79.33亿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8.96亿元,增长11.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522.13亿元,增长10.8%,餐饮收入额46.16亿元,增长5.7%。按限额类别分,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38.63亿元,增长12.0%;限额以下零售额329.65亿元,增长10.4%。 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30.19亿元,增长19.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8.69亿元,增长23.1%;化妆品类1.28亿元,增长5.3%;金银珠宝类1.08亿元,增长21.2%;日用品类4.78亿元,增长1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3.75亿元,增长14.2%;五金电料类8.99亿元,增长7.6%;石油及制品类39.66亿元,增长23.5%;汽车类71.28亿元,增长8.3%。

图6:2014-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3.07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出口额41.13亿元,增长101.5%,进口额61.94亿元,增长1.1%。在出口货物中,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6.29亿元,加工贸易出口4.84亿元;从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4.1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12亿元,农产品出口0.71亿元。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29.6亿元,增长67.2%。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39亿美元,增长16.7%,全市内联引资到位资金700.39亿元,增长15.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公路货运量11404万吨,同比增长10.1%;货物周转量125.23亿吨公里,增长14.7%;公路客运量4816万人,减少11.7%;旅客周转量15.39亿人公里,下降8.9%。年末全市公路(不含高速公路)线路里程14793公里,高速公路里程319.8公里。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6.37万辆,增长15.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 34.39万辆,增长16.6%。

    全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4.77亿元(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增长188.2%,邮政业务总量7.38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28.3%。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2.6万户,减少11.1%;移动电话用户353.76万户,增长7.7%;互联网宽带用户209.59万户。

    全年旅游者总人数4355.7万人次,增长33.4%,其中国内旅游者4352.1万人次,增长33.3%。实现旅游总收入331.0亿元,增长3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30.3亿元,增长31.7%。

    七、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09.58亿元,比年初增加193.3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02.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3.3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53.17亿元,比年初增加10.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4.34亿元,比年初增加104.1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370.08亿元,比年初增加38.1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24.23亿元,比年初增加65.98亿元。

    全市10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完成证劵交易额1340.57亿元,同比下降23.7%;2家期货公司完成成交金额1690.83亿元,增长28.5%。28家保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3.77亿元,增长6.7%,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5.59亿元,增长13.3%,寿险收入29.66亿元,下降2.7%,健康险收入7.72亿元,增长43.0%,意外伤害险收入0.80亿元,增长8.6%;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6.63亿元,增长0.3%,其中财产保险赔付8.04亿元,增长8.0%,寿险赔付6.63亿元,下降11.9%,健康险赔付1.0亿元,增长28.5%,意外伤害险赔付0.26亿元,增长35.5%。

表2:2017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指标 年末余额(万元) 增长(%)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9095823 11.3
   其中:住户存款 13020881 10.5
         非金融企业存款 2531712 4.3
         广义政府存款 3532313 20.4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7219 -32.3
           境外存款 3698 8.2
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存款 1933921 -6.9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9943356 11.7
    其中:住户贷款 3700833 11.5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6242346 11.8
       #个人住房消费贷款 1494329 28.6
      #中小微企业贷款 3237667 24.3
      #农、林、牧、渔业贷款 54690 -25.1
      #制造业贷款 1011805 -6.9
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 1041140 105.9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9071248 11.3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9921602 12.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07万人,在校生3.43万人,毕业生0.8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4万人,在校生3.43万人,毕业生1.12万人;37所普通高中招生2.73万人,在校生8.00万人,毕业生2.62万人;248所初中学校招生5.51万人,在校生15.49万人,毕业生4.55万人;738所普通小学招生6.61万人,在校生35.16万人,毕业生5.47万人;特殊教育招生97人,在校生698人,毕业生1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24万人;各类民办学校736所,在校学生15.27万人。

    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150.7亿元,同比增长20.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4.9亿元,增长18.2%。全市申请专利273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53件;全市专利授权1679件,同比增长46.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0件,同比增长3.8%。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6个,博物馆和纪念馆4个,公共图书馆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7个。出版报纸4种,报纸总印数1295.17万份,出版期刊1种,期刊出版总印数0.6万册。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92万场。全市共有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用户52.93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7%,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9%。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72个,其中医院112个,乡镇卫生院7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村卫生室3385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262个,妇幼保健机构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21202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9553人,注册护士813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5033张,其中医院17779张,乡镇卫生院5423张,妇幼保健机构1088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78张。

    全市各类体育场地5140个,其中体育馆15座,运动场386个,游泳池30个,各种训练房299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70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188万人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00个。获亚运冠军1个,实现了我市亚运冠军零的突破。

    十、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56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8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13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3个。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万公顷,全市活立木蓄积量1636.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0.25%。实际监测的地表水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及以上的断面比例100%;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4天,优良率为88.8%;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7.1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2平方米。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2.1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同比下降5.92%。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5.42%,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18%。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0起,死亡39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起,死亡15人。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为0.0253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人数1.14人,煤矿百万吨煤死亡人数2.98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0.2994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455.17万人,常住人口393.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9.16万人,乡村人口204.02万人,城镇化率为48.1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15万人,出生率为13.14‰,死亡人口2.70万人,死亡率为6.89‰,自然增长率为6.25‰。

表3: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 393.18 100
    其中:城镇人口 189.16 48.11
          乡村人口 204.02 51.89
    其中:男性人口 205.16 52.18
          女性人口 188.02 47.82
  其中:0-14岁人口(含不满15周岁) 77.86 19.80
        15-59岁人口(含不满60周岁) 245.31 62.39
        60岁及以上人口 70.01 17.81
          #65岁及以上 48.38 12.30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44元,同比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16元,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6%。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6400元,经营净收入2336元,转移净收入7568元,财产净收入1612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7元,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5383元,经营净收入2433元,转移净收入3741元,财产净收入100元。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86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93元,增长10.5%;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1426元,增长11.8%。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85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7.78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6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7.8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7.1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9.6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7.4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3.5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次为2.4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0.8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0.89万人。全市共有2.30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52亿元;8.7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70亿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福利单位床位数490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数348人。建有综合服务社区的城市社区264个,建有综合服务社区的农村社区108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8047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0456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200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照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18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七个三年行动计划”,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民本民生的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0.41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7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98.26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690.29亿元,同比增长10.8%。RAG-ES2024-09-10
图1:2014-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8:46.7:42.5调整为9.9:45.3:44.8,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4%、46.2%和49.4%,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4个、4.0个和4.2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00.19亿元,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图2:2014-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78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3亿元,增长0.0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3.29亿元,增长9.2%,其中,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 226.86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4.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RAG-ES2024-09-10
表1: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和支出 指标 绝对数(万元) 增长(%)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17840 14.0      地方财政收入 703006 0.02           其中:税收收入 476149 14.0                 非税收入 226857 -20.5     上划中央级税收 496027 35.9     上划省级税收 118809 34.5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3032858 9.2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89518 1.6          教育支出 513325 3.9          科学技术支出 25612 114.6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36491 5.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435462 -3.1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313465 5.1          节能环保支出 46547 -8.0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60940 -10.2          农林水事务支出 447867 29.4          住房保障支出 145416 50.2 RAG-ES2024-09-10
浏览 6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