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州故城址
共 1860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09
历史沿革
据《辽史》地理志饶州条记载:“饶州,匡义军节度,本唐饶乐府地,贞观中置松漠府,太祖完茸故垒。有演河隶延庆宫,统县三”。“长乐县,本辽城县名,太祖伐渤海迁其民建县居之,户四千,内一千纳铁。”根据上述文字,这座古城址,唐初为饶乐都督府,唐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改称松漠都督府。辽代由太祖完茸故垒,建立饶州,西南小城,为饶州的长乐县城。
1970~1980年,开始对这一城址的发掘和研究。
饶州城址
遗址特点
遗址分东、西两城,东城大西城小。全长1400米,其中东城长1050米,西城长 350米,宽为 700 米,城墙基宽 12 米,残高 2-4 米,墙为夯筑,东西各有 2门,门址明显,有瓮城痕迹;北面有等距土堆 7 座 ,南墙邂中有 60 平方米建筑台基 1座,为南门遗址。东城东门附近有 1 建筑遗址,其上遍布冶拱焦渣和铁汁凝固物,并有大量铁丁、铁环、铸铁残片。
城址西南方 100 米处,有石庙 1 座,当地人称“白庙子”。石庙雕工细腻、花纹工整、造型精美。
城址西北方小山顶上,有明显的石墙遗迹,石墙周围全长 200 米,直径为 70 米,此为饶州城防御设施遗址。城址正北山上有平台 5 处,每处平台上均有明显建筑遗址。地面上有大量珑砖碎瓦,均为辽代庙宇建筑材料,是辽代庙宇遗址。
经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实地调查,发现城址内东西两城的布局呈横向的“日”字形,即“城址平面为横长方形,系由大小相连的二城组成;西部城址面积较小,是一附城,东部当是主城。”而且在大城西城墙的外侧发现有马面的遗迹,而且四角还存在着角台,如大城与小城同时建成应无此必要,据此估计,西侧的小城可能是在大城筑好以后再接筑的。这一点的古代城市在其他城市比较少见,而在辽代城址中却有很多发现,这是辽代城址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据目前考古调查结果来后,具有这种结构的辽代城址除饶州外主要还有辽上京、中京道的松山州等,之所以有这样的城市布局,是同辽代的社会政治制度及民族分布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辽代这种“日”字形的城市,是以前历代中原王朝所没有的,在草原民族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创举,不但促进了辽代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物遗存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饶州故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饶州故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西南方六十公里处,属于西樱桃沟村村民委员会黄土坑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