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

共 243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41

历史沿革

宫墙
泉州天后宫原为“顺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宋代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商贸港口之一。
大德三年(1299年),为发展海上贸易,下诏“加泉州海神日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在泉州天后宫举办祭祀和褒封妈祖的典礼。
明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奏令福建镇守官重新翻修此庙。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加里曼丹岛文莱一带),从泉州浯江(顺济桥一带称浯江)出发,出发前再次重修并改为“天妃宫”。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平定台湾,皇帝敕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更宫名为“天后宫”。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礼部郎中雅虎到天后宫祭拜。
清雍正元年(1723年),御书牌匾“神昭海表”悬挂于殿中。
泉州天后宫后经历朝历代的修复,现存的建筑群仍保存有宋代和明清时期的一些构件。

建筑格局

泉州天后宫总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大致是:沿中轴线由南向北布置山门、戏台、正殿(天后殿)、寝殿、梳妆楼,中轴线两侧依次设有东西阙、东西廊、东西轩、四凉亭、两斋馆等。其中正殿、凉亭和廊轩为明清时构件。
泉州天后宫属于寺庙建筑,所以建筑布局以祭祀功能的天后殿为中心,沿南北向前后展开,且山门两边设有钟鼓楼。天后殿规模较大,采用廊院式,前面设有一重门殿,门殿后为供奉妈祖的正殿,殿前与戏台共同形成天后宫中重要的祭祀与观演空间。正殿前院落宽敞,其后还有两进较为私密的院落,院落两边布置廊道及凉亭等附属建筑,建筑群的周围设有墙垣及角楼。泉州天后宫是现存天后宫中少有保留梳妆楼的天后宫之一。

主要建筑

山门

泉州天后宫原山门、马戏台因筑公路被拆毁,1990年3月,由暨诸委员捐资重建。今山门移用清代晋江县学横星,面阔五开间,牌楼式造型,雕花漆绘木构斗拱,青石龙柱,两侧石雕麒麟,螭虎窗,屋顶重檐四坡面,屋脊反翘瓷雕八龙二鳄,作成凤尾伸展而卷曲,线条柔和优美,整体结构华丽壮观。戏台连接于山门后檐,坐南朝北,木构顶盖。雕脊画枋,小巧玲珑,具有泉州独特艺术风格。

戏台

戏台与山门相连,面向正殿,坐南朝北。戏台台高1.3米,宽6.4米,深5.15米,总高8米。室内顶部结构形式为木构斗拱及藻井,并施以彩绘、雕饰,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特色。从戏台的功能来说,泉州天后宫的戏台为正殿服务,在举行祭祀妈祖活动时供演戏酬神用,因此使用频率不高,故戏台等级较低,规模较小。

东西厥

紧接山门两侧为东西厥建筑,所谓“秦宫”以示之尊。建筑为二层楼阁,面临通衢,两楼高耸,楼上分置钟鼓,楼下塑造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像,威武庄严。

天后殿

标志
泉州天后宫天后殿即正殿,是天后宫中明清木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之一。天后殿高12米,进深25.6米,面阔24.6米,占地面积635.5平方米,殿前有专为祭祀活动所用的场所空间。天后殿周围设有高出地面1米的由花岗岩砌筑的台基。与其他天后宫有所不同,泉州天后宫天后殿在结构上增设拜廊,也称檐廊,使得进深大于开间,增大了祭拜空间。天后殿屋顶采用重檐歇山顶,整个建筑高大挺拔,象征了妈祖崇高的地位。天后殿是泉州天后宫中装饰较为华丽的建筑之一,屋顶以灰塑为主,多以龙、凤为装饰内容,梁、柱、枋等木构件上也多有彩绘、雕刻。

殿顶

筑九脊重檐四面落水的,正脊是天后殿至高点,两端五彩瓷型双龙戏珠,造型精美,光泽鲜艳,表现整个大脊龙的至高题材,四岔脊头组合凤凰图案,对应大脊成龙凤呈祥,背面作人物故事,配以龙凤、麒麟,、双虎、体现了吉祥如意,庆贺长寿的象征,为闽南建筑艺术之一绝。

寝殿

寝殿又称后殿,地势比正殿高出1米多,两侧突出部位设为翼享,左右斋馆。整座殿字系明代大木构建筑,屋盖为两坡面的楔,面阔七间,35.1米,进深19.8米,高8米许,木质粗大古朴,大木柱置于浮雕仰莲瓣花岗岩的圆形石础之上,殿前保存一对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估计是明代翻修时称置。柱上接木柱,刻有楹联“神功护海国,水德配乾坤“。正面原有悬挂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书“后德配天”的横匾。

梳妆楼

在寝殿之后,座落于全宫最高阜处。旧时为木构双层牌楼式建筑,楼前有扶栏长廊,面阔七开间,进深三间。历久倾圯,基础侵作他用,任意改筑。远景规划拟因循旧址恢复原有木构楼阁,以图天后宫之全貌。

文物遗存

泉州天后宫建筑的山墙、屋檐、入口、天井四周以及门框、门槛、抱鼓石、柱、梁、勒角、台阶、柱础、栏杆等建筑装饰部位上,随处可见飞禽走兽、花草、人物等各类雕刻精美的图案。
泉州天后宫的寝殿保留了一对十六面青石雕元代印度教寺庙石柱,属国家木构建筑之瑰宝。其石础为花岗岩质的圆形仰莲瓣的浮雕,石柱之上再接2/3木柱,上刻有一副楹联:“神功护海国,水德配乾坤”。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泉州天后宫以弘扬为核心,先后数次组织和参与访问团体赴台进行文物展览与交流,在泉台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7月,泉州天后宫妈祖金身神像巡游台湾,被誉为“创世纪的宗教盛事”。泉州天后宫还曾连续举办两届”民俗活动,接待了众多前来谒祖进香的台湾信徒。
泉州天后宫修复二十年来,前来寻根谒祖和进香的台胞络绎不绝,从泉州天后宫请走了妈祖神像数百尊。、彰化、台南等数百个宫庙,均与泉州天后宫有密切往来。从建宫以来,到泉州天后宫谒祖进香、参观旅游的台湾同胞不完全统计达一百多万人次。泉州天后宫已成为联结海峡两岸人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保护措施

1984年,泉州天后宫正殿进行重修。
1988年1月13日,泉州天后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