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镇
地名由来:因驻地龙潭村的桃花潭而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使桃花潭闻名天下,故更名为桃花潭镇。
2020年4月,桃花潭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16年1月,桃花潭镇入选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5年7月,桃花潭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桃花潭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4年2月,桃花潭镇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桃花潭镇是一个有着千年文明的文化古镇(省级保护),全镇总面积86.03km2,南邻旅游胜地黄山,西接著名佛地九华山,辖6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人口13122人。该镇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耕地面积为10800亩,主产水稻、油菜、豆类、花生、芝麻、茶叶,名特产为山药、兰花茶,水产品主产鲤、鲑、翘白、雪花君等名贵鱼,矿产资源为煤、石灰石、石英石等。丰富的物产资源为发展桃花潭镇经济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桃花潭镇区域位置十分优越,境内有全省最大的水电站——陈村水电站和烟波浩渺的太平湖。该镇距黄山85km、九华山90km、芜湖144km,居“一湖”挑“两山”的最佳方位。
桃花潭镇不仅有山、水的自然风光,而且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诗仙李太白应泾县名士汪伦之邀,畅游桃花潭,豪饮于“万家酒店”,临别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千古绝唱,从此,桃花潭名声鹊起,文人侠士游踵不绝。为了繁衍和衬托深蕴的桃花潭的唐文化,后人陆续兴建了太白楼、义门、怀仙阁、踏歌岸阁、梦潭轩、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文昌阁、万村和水东老街、南阳镇门楼等古建筑群,形成别具一格的桃花潭景区。十多年来,多家景视台看好桃花潭景区,先后来此拍摄10多部影视剧,其中有《乡亲》、《翡翠麻将》、《太白仙踪》、《唐诗的故事》、《唐诗50首》、《没有桃花的桃花潭》等。中央、省级等10多家新闻媒体相继对桃花潭作过大量报道,四方游客纷至沓来,走进景区,犹入世外桃园,回味返朴归真的意境,流连忘返。一位新加坡友人如此评价“桃花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简直是一座天然的艺术馆”。国际旅游组织专家恩莱特来景区考察后欣然挥笔提词:“桃花潭一天胜似天堂一年”。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 李白详细信息++
宣城泾县桃花潭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太平湖
太平湖位于泾县桃花潭镇东面,南依黄山,北邻九华,是九华山进黄山公路必经之津。是青弋江上游一座人工大水库。她又有“黄山情侣”、“东方日内瓦”、“未经雕琢的翡翠”之美誉。故初称陈村水库,1979
泾县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泾县桃花潭镇(古称水东、南阳镇)境内,桃花潭东岸。整个水东的地形呈关公大刀形,沿河为刀口,而文昌阁就恰似大刀上的一朵红樱,闪亮夺目。 文昌阁为乾窿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水东翟
王稼祥故居
地处安徽泾县西南桃花潭镇厚岸村,距县城48公里。故居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故居1986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
中共双花园党支部旧址
中共双花园党支部旧址位于泾县桃花潭镇,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中共双花园党支部旧址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翟氏前份中份祠堂
翟氏前份中份祠堂位于泾县桃花潭镇,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翟氏前份中份祠堂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宋时为龙山乡,后为震山乡。
1952年建桃潭、桃渡、东园三乡。
1956年调整为水东、桃潭两乡。
1957年合并为桃潭乡。
1961年始置水东、桃渡公社。
1963年3月,合并为水东公社。
1982年2月,更名为陈村公社。
1984年改称陈村乡。
1987年8月,改称陈村镇。
1999年6月,更名为桃花潭镇,并沿用至今。
2005年4月,厚岸乡、包合乡并入桃花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