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寮风景名胜区
渔寮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最南端的东海之滨,是温州的黄金海岸,距苍南县城50多公里。其宜人的气候,宽广的沙滩、奇异的礁石,蔚蓝的大海,天然的岛屿,构成独特的滨海景区特色。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渔寮风景名胜区所位于的苍南县,为侵蚀低山构造。境内主要山脉为望州山,海拔753.3米,由于处于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显得十分雄峻。
气候条件
渔寮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海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8.1℃,是非常理想的海滨浴场。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1991年,渔寮风景名胜区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4年,渔寮风景名胜区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17年,渔寮风景名胜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
下一步,相关责任单位将按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整改提升工作并顺利完成渔寮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历史渊源
据《平阳县志》载,明初以来,倭(wō)寇入侵浙闽沿海。
洪武20年,信国公汤和奉命于金乡设卫,建卫城,同时筑千户所于壮士,雾城为其旧址,其规模与蒲门所相类似,驻有千户等官15名,旗军1232名,辖台1处、堠(hòu)(堠:古代瞭望敌方情况的土堡)3处,曾在韭菜园村制高点设烽火台,信智设凤弯堠。
海浪城墙,战旗飞扬,刀光剑影,红兵抗倭,屡有战绩,在抗倭斗争中有着反侵略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正统八年,倭寇进犯壮士城,副千户王山迎击牺牲。
隆庆初年,壮士所并蒲门所,称蒲壮所,此处因地处滨海而多雾,遂改壮士为雾城,现烽火台屹立山巅,城垣(yuán)犹存,西门城桶尚在,蔚为壮观。
清顺治十八年,为防止沿海居民接济郑成功,清廷下令迁沿海10里居民入内地,并扦木为界。这时,渔寮居民被逼内迁十里,界外房舍烧毁,移民离乡背井,男号女哭,四境相闻。
至清雍正元年,方有柯、杨两姓从福建泉州迁居于此,搭寮捕鱼,繁衍生息,遂称此地为渔寮。
主要景点
渔寮沙滩
渔寮沙滩长2000米,宽200至600米,是中国沿海大陆架上最长最大的沙滩,而且以水清、沙软、滩平、海阔见胜,四周林木繁茂,青山叠翠,环境优美,是理想的海滨浴场和沙滩运动场。
雾城岙
雾城岙(ào)在渔寮沙滩北面1000米左右,长800余米,宽200米,处在水质清澈、风平浪静的海湾内,是一处极佳的海水浴场。
音乐石
在沙滩的中部有堆重重叠叠、大小不等、内部空空的石头,这些石头叫音乐石,用石头叩击不同的部位,能发出大鼓、小鼓、小锣等五音七律,或铿(kēng)锵(qiāng)洪亮,或低沉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