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
地名由来:天下太平和睦,北宋第一次设太和县。
太和文庙
太和文庙
2023年8月,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太和县为2022年度安徽省卫生城镇。
2023年3月,太和县被确定为安徽省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城市(县域中心城市)。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太和县入选。
2022年7月,太和县上榜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第75名。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太和县位列第37。
2021年9月,太和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7月,农业农村部将太和县列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太和县人口数量为138万人,位列阜阳市各县市区常住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查看更多太和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太和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辖31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8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8.3万,常住人口137.2万,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桔梗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集散地。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颍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社会事业
太和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椿樱之乡”之美誉。而今,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卫生事业引人瞩目,多次荣获“田径之乡”、“书画之乡”等光荣称号。全市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万多人,现有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所,小学所,教学设施、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等在省内外享有声誉,每年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5000多名。其中省重点中学——太和中学、太和一中为清华、北大等国家级重点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
基础设施
太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京九铁路、漯阜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建有7个车站;105国道、308省道和南洛高速公路在县内纵横交织,颍河黄金大道经过太和40多公里,县城距阜阳4C级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仅37公里,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六纵六横"的道路框架使城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万。供电、通信网络覆盖全县,设施先进完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
服务设施
太和县社会安定,政策稳定,法制日益健全,可为客商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生产资料、信息、技术和劳务市场逐步完善。银行和保险机构健全,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市内有阜阳市全市唯一的一家四星酒店——华源国际大酒店和三星级的镜湖宾馆等中高档宾馆10多家。其中华源国际大酒店是“华药会”(国内医药界规模影响最大的盛会之一)每年的指定接待酒店!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宋国,名鹿上,又名邢丘、廪丘。
宋襄公十三年(前639),宋国曾与齐国、楚国在此会盟,称为鹿上之盟。
战国时期属魏国,苏秦说魏襄王曰“南有新郪”,即指太和。
后归楚国。
楚考烈王十年(前253),由陈(今豫淮阳县境)迁都钜阳(今太和县境)。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
汉置细阳、乐昌、新郪。
三国时属魏。
晋废细阳。
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废宋县。
梁置陈留县。
隋(581-618)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镇)。
宋熙宁五年(1072)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
宣和元年(1119),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颍河北岸(今旧县镇)。
绍兴末年陷于金。
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省泰和入颍州。
元大德八年(1304),复置县,县治迁于今地(今城关镇),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洪武三年(1370)“泰”为“太”,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1724),改属亳州。
雍正十三年(1735),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
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
1914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
1947年撤销两县,仍为太和县。
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人民政府。
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
1951年皖南、皖北两行署合并,恢复安徽省,属阜阳专区。
1958年12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县治迁界首。
1959年4月,撤销首太县,恢复太和县。
1996年,阜阳撤地设市,属阜阳市,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