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阳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阳谷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谷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阳谷调查队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一、综 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73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48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93.12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30.14亿元,同比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04:32.93:46.03。
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年末实有市场主体58529户,同比增长14.2%。其中,内资企业12371户,同比增长22%,个体工商户43581户,同比增长11.5%。
- 改革创新
“四新”经济”、“十强”产业稳步发展。“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24.4%,占GDP比重19.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长6%;占GDP比重26.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4.59%,比年初提高2.0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家,总量达到22家。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373%。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1亿元人民币,总量位于全市第三。
创新创业活力强劲。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其中阳谷华泰被批准组建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波米科技获批组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院士工作站各1家,发明专利申请量21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73件。年末有效注册商标898个,比上年末增长12.53%。
三、农 业
农业发展更加稳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6亿元,比上年增长3.63%。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种植面积161.13万亩,比上年增长0.2%;单产484.42公斤/亩,增长2.8%;总产量78.06万吨,增长3.02%。其中,夏粮种植面积81.4万亩,同比下降0.3%,总产量38.3万吨,同比增长3.6%;秋粮种植面积79.73万亩,同比增长0.8%,总产量39.75万吨,同比增长2.3%。
蔬菜产量稳步增加。蔬菜种植面积48.53万亩,比上年增长1.33%;总产量195.33万吨,增长3.1%。其中,食用菌产量2.6万吨,增长1.2%。
畜牧生产恢复向好。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7.07万头、出栏32.38万头;家禽存栏2368.98万只、出栏10888.35万只;牛存栏0.61万头、出栏0.56万头;羊存栏3.67万只、出栏6.12万只。
农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以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县。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家,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3家。创新电商销售新渠道,“农村淘宝”对接项目实现县域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品牌进一步提升,“聊·胜一筹”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与海南农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签订蔬菜供销合作协议,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处,累计认证“三品一标”133个,“聊‧胜一筹”品牌标识使用企业25家、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7个,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85家,居全市第一。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0.2亿元,同比增长5.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工业用电量18.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7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9.7%,降低1.2个百分点。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指 标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小麦粉 | 吨 | 273566.6 | -8.7 |
饲料 | 吨 | 380657.3 | 46.1 |
鲜、冷藏肉 | 吨 | 348964.3 | 3.7 |
熟肉制品 | 吨 | 69013.5 | 10.8 |
饮料酒 | 千升 | 2741.4 | -26.4 |
人造板 | 立方米 | 107036.7 | -9.6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61720.0 | -45.2 |
硫酸(折100%) | 吨 | 1391537.5 | 1.6 |
塑料制品 | 吨 | 164552.8 | 19.9 |
其中:塑料薄膜 | 吨 | 23772.6 | 14.1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690450.7 | -12.8 |
耐火材料制品 | 吨 | 29703.8 | 4.6 |
钢材 | 吨 | 11632.4 | -24.2 |
十种有色金属 | 吨 | 402314.4 | -0.5 |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 吨 | 402314.4 | -0.5 |
黄金 | 千克 | 12113.3 | -4.0 |
白银(银锭) | 千克 | 261767.3 | 45.9 |
铜材 | 吨 | 76835.1 | 1.5 |
电力电缆 | 千米 | 337984.4 | 20.3 |
光缆 | 芯千米 | 405727.4 | -59.8 |
建筑业发展基本稳定。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9家。建筑业总产值24.95亿元,比上年下降5.96%。竣工产值15.51亿元,增长11.26%。签订合同额57.56亿元,增长15.21%。施工面积242.2万平方米,增长6.34%。
五、服务业
服务业支撑有力。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0.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1%。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64%。新兴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1.44%。
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111.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9公里、普通国省道99.5公里、县乡道860.74公里、村道2146.34公里。城际公交化改造积极推进。大力实施建制村通客车通公交,现有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车,其中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比例100%。年末,全县营业性运输车辆8955辆,其中营运载货汽车8537辆、载客汽车112辆、巡游出租车190辆、公交车116辆。
六、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5%。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为2.6:38.4:59.0,第二产业投资占比较上年提高19.4个百分点。重点领域中,民间投资增长11.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1.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67.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投资加速,“四新”经济投资增长81.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7%,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15.8%。
房地产市场投资减缓销售递增。房地产开发投资30.51亿元,比上年下降33.5%。其中,住宅投资25.33亿元,下降35.66%。商品房施工面积562.36万平方米,增长20.7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38.69万平方米,增长19.66%。商品房竣工面积113.87万平方米,增长98.4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7.39万平方米,增长102.14%。商品房销售面积77.68万平方米,增长44.8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8.98万平方米,增长47.1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61.84%。
七、消费市场
消费品市场逐渐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9.9亿元,同比增长0.2%。社会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年初断崖式下降、二季度止跌回稳、下半年持续回暖、年终确立回升趋势四个阶段。从消费类型看,全县实现商品零售额83.1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3.2%,增速同比增长0.2%;餐饮收入16.8亿元,占16.8%,同比增长0.4%。从消费区域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1.1亿元,同比增长1.0%;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8.8亿元,同比下降1.7%,城镇市场消费增速快于乡村市场2.7个百分点。
主要商品销势良好。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基本生活类增势稳定,家具、汽车类消费活跃。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分别同比增长27.7%、6.9%、12.4%、10.3%、42.2%和76.8%。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148.3%,能效等级1、2级家电商品增长12%。
网络销售拉动有力。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销售额5亿元,同比增长163.51%。
八、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稳旧拓新。全县进出口总额152.8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出口37.5亿元,增长37.7%;进口115.3亿元,减少7.4%。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均居全市第一位。出口产品主要有机电五金、食品农产品、化工产品等。其中机电五金产品出口20.89亿元,占出口总额的55.7%;食品农产品出口11.25亿元,占出口总额的30%;化工产品出口4.76亿元,占出口总额12.7%。铜精矿进口额112.5亿元,占进口总额的97.6%。
九、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健攀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8.0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78亿元,同比增长5.2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3.59亿元,同比增长9.74%。八项支出完成32.68亿元,同比增长11.08%。
金融信贷保持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2.83亿元,比年初增加49.5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42.98亿元,比年初增加40.5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3.59亿元,比年初增加16.9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13.73亿元,比年初增加15.4亿元。
十、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6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0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比上年增长6.5%。
城市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市政园林建设投资2.21亿元,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5.6平方公里,新增4.53平方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网4.07公里。现运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1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日。新增清洁取暖1982户。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额14.23亿元,按时足额拨付各项社保待遇21.89亿元。年末,全县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17万人,基金收入0.92亿元,为2.74万名离退休职工发放离退休费9.7亿元、为13.51万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2.43亿元;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02万人、6.26万人。连续16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1.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资155元;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42元。社会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比上年均增长36%,城乡特困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84元和511元;享有低保、特困政策保障人数1.29万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涵盖1.09万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扩大,新增养老床位1500张,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处、敬老院改造提升2处。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50%。
保障安居工程持续提升。全县棚改任务3个项目、1178户,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任务完成率100%。回迁户住房全部实行实物安置。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任务为469套,基本建成832套,任务完成率177%。共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8户,任务完成率108%。
十一、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所规划18所幼儿园全部完工;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新增普惠性学位1620个。加速化解大班额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9所,全面完成城镇普通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清零任务。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举办阳谷县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线上广场舞展演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20余项次,其中社会力量承办占80%以上。全民健身事业基础不断夯实,新建社会体育足球场地6块并全部投入使用。体育社会组织695个,村级体育总会809个。农村健身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参加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地掷球比赛,共获得金牌2枚、银牌1枚和铜牌3枚。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县现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美术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56个。现有文物保护单位68处,其中国家级8处、省级14处、市级20处、县级26处。文化惠民深入人心,全年成功举办各类晚会、消夏活动、下基层大家唱活动36场;慰问演出4场;文化类宣讲比赛、艺术周活动、非遗走进图书馆活动18场;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服务演出619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272场。创作国画作品20余幅,全县文艺创作日趋活跃,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医疗健康质量大幅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全县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核酸日检测能力由零增加到混检近十万份,疫情期间爱心人士捐赠救护车4辆、负压救护车1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先后通过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和省级健康促进县评审。全县现有公立医疗机构24所,其中县直医疗机构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基层卫生院16家。
注:1.本公报中资料均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相关数据将通过《阳谷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进行公布。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7.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0年阳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阳谷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阳谷调查队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一、综 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73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48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93.12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30.14亿元,同比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04:32.93:46.03。 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年末实有市场主体58529户,同比增长14.2%。其中,内资企业12371户,同比增长22%,个体工商户43581户,同比增长11.5%。 | RAG-ES | 2024-09-11 |
改革创新“四新”经济”、“十强”产业稳步发展。“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24.4%,占GDP比重19.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长6%;占GDP比重26.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4.59%,比年初提高2.0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家,总量达到22家。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双招双引”成果丰硕。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1亿元人民币,总量位于全市第三。 | RAG-ES | 2024-09-11 |
创新创业活力强劲。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其中阳谷华泰被批准组建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波米科技获批组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院士工作站各1家,发明专利申请量21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73件。年末有效注册商标898个,比上年末增长12.53%。三、农 业农业发展更加稳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6亿元,比上年增长3.63%。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种植面积161.13万亩,比上年增长0.2%;单产484.42公斤/亩,增长2.8%;总产量78.06万吨,增长3.02%。其中,夏粮种植面积81.4万亩,同比下降0.3%,总产量38.3万吨,同比增长3.6%;秋粮种植面积79.73万亩,同比增长0.8%,总产量39.75万吨,同比增长2.3%。蔬菜产量稳步增加。蔬菜种植面积48.53万亩,比上年增长1.33%;总产量195.33万吨,增长3.1%。其中,食用菌产量2.6万吨,增长1.2%。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