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区
地名由来:以境内的珠山得名。
龙珠阁
御窑厂窑址
御窑厂窑址
御窑遗址博物馆
2023年6月,珠山区被确定为2023年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珠山区入选。
2022年8月,珠山区入围2021年度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
2021年11月,珠山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
2021年10月,珠山区入选2021年度江西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名单。
2021年5月,珠山区上榜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位列第59。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珠山区人口数量为38.35万人,位列景德镇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414位,位列江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8位。
+查看更多珠山区荣誉与相关排名>>
珠山,原名立马山,秦朝番君吴芮曾登山立马,故得名。环山四周,山势逶迤,蜿蜒呈五龙夺珠之状,自唐代始易名为珠山,距今1400多年历史。珠山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北与浮梁县毗邻,西南同昌江区接壤,昌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是景德镇市的中心城区。行政区划面积111平方公里,辖1个镇、9个街道,常住人口38万人。
珠山是文化文创圣地。千年窑火生生不息,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呈现过“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盛况,创造出无数“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精美瓷器。明代吴昊的“流霞盏”驰名天下,青花大王王步、雕塑家曾龙升的精湛技艺,近代“珠山八友”的挥毫泼墨、淹贯百家,为珠山增添了灵性与魅力,将一个江南小镇推向世界。源远流长的历史给珠山积淀了许多宝贵财富,现有御窑厂、湖田窑等172处历史文物,全市6个历史文化街区有5个在珠山,陶瓷遗迹遗存遍布大街小巷。
珠山是生态生活福地。地处黄山、九华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武夷山、鄱阳湖、千岛湖“六山两湖风景区”的中心,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100%,三宝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8%。景德镇北站坐落珠山区境内,九景衢高铁、皖赣铁路穿境而过,九景高速、杭瑞高速、景鹰高速等公路网四通八达,秀丽昌江300吨级船舶直通长江,罗家机场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几个城市航班,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珠山是创新创业高地。2万多名海内外“景漂”“创客”人才在珠山创新创业,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研究院等一院两所三校坐落珠山,每年数以千计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为万众创新注入新鲜活力。近年来,相继打造乐天陶艺、陶溪川、九集小镇、三宝谷市等集市,吸引超500家商户及1000个摊位入驻,为大众创业搭建广阔平台。仅九集小镇提供的就业岗位达3000人以上,日均客流量达2.5万人次以上,年营业额总值超10亿元,成为景德镇地区“抖音热搜榜第一名”“人气排行榜第一名”,是来景游客的必打卡地之一。
珠山区坚持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坚持高质量推进五区共建、高标准拓宽四大路径、高效率锻造三大指挥体系,担当实干,提质加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先行区。2021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夜珠山”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珠山区获评江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三宝国际瓷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
珠山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北与浮梁县毗邻,西南同昌江区接壤,昌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是景德镇市的中心城区。行政区划面积1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人,辖1个镇、9个街道,13个行政村、56个社区。
2021年,珠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3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72万元,比上年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532273万元,比上年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021486万元,比上年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4:20.8:78.8,其中,第一产业占比无变化,第二产业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降低0.4个百分点。
2022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38亿元,增长5.1%,全市第二,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4.9亿元,增长21.6%,全市第一;商品房销售面积21.1万平方米,增长3.8%,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速58.1%,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87.9%,位列全省第二,红榜县区。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珠山区域在景德镇市城区境内,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辖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
三国属吴。
西晋属江州,东晋地设新平镇。
旧志载“东晋于昌南设新平镇”,又载“陶侃禽江东寇于昌南,遂改昌南为新平镇,隶江南”。
唐武德二年(619年),划鄱阳东部为新平乡,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
镇为县属,新平镇因为处于昌江之南,故又名昌南镇。
武德八年(625年),县被兼并入鄱阳县。
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复置县,县治设在新昌江口,改名为新昌县。
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浮梁。
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
宋真宗元年(1004年),因昌南镇烧造瓷器贡于朝有名,置景德镇,属浮梁县。
从此,景德镇名一直延续至现在。
元,浮梁属浙江行中书省饶州路。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浮梁州属饶州府,隶江西行中书省。
洪武二年,浮梁州又改为县,洪武十年,罢行省,隶江西布政使司,分隶饶州府;属九江道。
清初,袭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并各道,浮梁县、景德镇仍属饶州府。
中华民国3年(1914年),划全省为四道,浮梁属浔阳道。
15年(1926年),道废,各县直隶于省。
16年(1927年)春,景德镇称市,名景德市,成立市行政公署,设市政委员会。
18年(1929年),撤销市的建制,仍为镇。
21年(1932年),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浮梁属第四行政区;24年(1935年)缩改为8个行政区,浮梁属第五行政区。
同年,行政区治所从鄱阳迁至景德镇。
景德镇一直属浮梁县辖。
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景德镇,并就镇置市称景德镇市,直属赣东北行署。
9月,景德镇市改为县级市,属乐平专区(11月改称浮梁地区,后又并称上饶市)。
1953年6月15日,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
1970年3月14日,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以景政[70]005号批文,决定组建景德镇市景北区(珠山区前身),下辖石狮埠、珠山人民公社。
1979年3月14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景北区改称珠山区,为县一级权力机构,下设街道办事处。
1980年5月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发文通知,景德镇市景北区革命委员会改称景德镇市珠山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政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