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12:00

地名由来:相传古时天星场原址常遭火灾,经四川一云游道人指点迁到现址后未遇大火,人们认为是天上星宿指点,故名“天星”。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天星镇为2021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2014年7月,天星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一、地理位置及粮经收入天星镇位于大关县中部,东经103°54′—101°47′、北纬27°44′—27°58′之间,全镇总面积406.47平方公里,是全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东南面与彝良县相邻,西南与翠华镇、寿山乡接壤,北与吉利镇毗邻,最高海拔2560米,最低海拔650米,属温带气候。全镇所辖16个村民委员会42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4142亩(其中水田面积9865亩)。现有14530户68220人,2006年生产总值9050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元;粮食总产量16900吨,人均有粮272公斤。二、经济发展情况2006年全镇经济呈现“四增两减一成效”,即特色经济作物、畜牧业、工业经济、固定资产稳中有增,粮食生产、烤烟产业减产减收,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一)粮食生产总体减产。2006年粮食生产受干旱灾害、病虫灾害的影响,致使农作物生长缓慢、严重受灾,全年粮食产量16900吨,人均有粮272公斤。(二)烤烟生产。烤烟生产受干旱灾害和两黑病的袭击,致使全镇烤烟产业减产减收。2006年预计烟叶收购总量实现40万斤,实现产值220万元(含烤烟补助),比2005年减产20万斤,减收110万元。(三)特色经济作物。生姜2005年产量250亩,产值25万元,2006年扩大种植面积,产量1050吨,增收80万元。水果业2005年产量429吨,2006年预计产量557吨,增128吨,增收39.7万元。(四)畜牧业健康发展。2006年畜牧业产值实现2274.3万元,比2005年增加304万元;2006三季度全镇大牲畜存栏7325头,出栏760头(匹),羊存栏11397只,出栏3894只,生猪存栏33271头,出栏23599头,出栏家禽53542只,禽蛋产量250.2吨。(五)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5年工业产值1739万元,2006年工业产值预计能完成2230万元,比2005年增491万元。?(六) 固定资产投资。1、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480万元。其中:二号大桥完成投资320万元;田坝小区连接进站公路投入160万元。2、农业基础设施投入1089万元。其中:中心片区开发完成投资240万元;青杠上坝堰完成投25万元;青杠大棚蔬菜基地完成投资52万元;农业开发投入122万元,祥云村千亩良田项目投入650万元。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河东镇。

1950年,称第四区。

1958年,改为天星公社。

1961年,改天星区。

1970年,复为公社。

1984年,复称区。

1988年,改乡。

2002年,改镇。

2006年,青龙乡并入。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