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书院旧址

求是书院旧址

共 1297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31

历史沿革

求是书院旧址主殿为原普慈寺大殿。普慈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2~1162年);元至正年间(1341~1368),重修,明毁;清光绪十五至十七年(1889~1891),重建。
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以普慈寺为院址,筹建新式学堂,定名为求是书院。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更名为浙江高等学堂。
民国三年(1914年),求是书院停办。民国九年(1920年),复校。
民国十六年(1927年),第三中山大学在求是书院旧址蒲场巷成立,并于次年,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大学迁至老和山下玉泉新校址。

建筑格局

求是书院旧址现存主殿与偏殿,均坐北朝南。求是书院创办时普慈寺大殿(主殿)曾作为书院办公室,殿后有东西两斋,为学生教室和宿舍。主殿是晚清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殿宇规模宏大,为东城梵刹之冠。现为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

主要建筑

主殿
主殿坐北朝南,面宽五间,为主体建筑附加抱厦屋形式,平面呈“凸”字形。正立面悬挂黑底金字匾,上为隶书“求是书院”。大殿为敞厅,明间设六扇格扇门与抱厦屋相连。通面阔22.15米,通进深18.14米。单檐歇山顶,七架抬梁式带前后三步廊。翼角起翘,有卷棚顶前檐廊,施石质方柱每开间内柱二攒斗拱、牛腿等。地面方砖漫铺。内部梁架节点处采用替木、垂花柱、雀替等装饰性木构件。外檐平身科明间四攒,次间三攒,梢间一攒。大殿用材讲究、雕饰精美。
偏殿
求是书院旧址
偏殿平面呈矩形,五开间,屋顶为硬山顶。檐口部位饰牛腿、连机等木雕构件。

文物遗存

狮子戏球
求是书院旧址建筑雕饰狮子戏球等图案。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林启
求是书院创办者林启(1839~1900年),字迪臣,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为编修,放陕西学政,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他为官刚正不阿,因上疏反对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营造颐和园,被外放衢州知府。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调任杭州知府,守杭近5年,勤于治理,政平人和,时人评价他“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为匹夫匹妇得其利”。于杭州任上,林启兴办了三所学校,即求是书院、蚕学馆、养正书塾。

历史价值

求是书院旧址经历了浙江省近代新型高等教育的产生,是中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旧址之一,在中国的近代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19年10月,求是书院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求是书院旧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原蒲场巷)。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求是书院旧址,路程约6.6千米,用时约17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