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
泸定桥
共 191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5
建设历程
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如山珍海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军队频繁调动在这里形成梗阻。
泸定桥景区记事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和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梁。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大渡河上的首座桥梁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而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当地土司叛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山河”。泸定桥开始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因此而得名。
1969年6月,泸定桥完成一次修复,大修期间采用不少新工艺,如用低碳圆钢制作铁链,代替原来手工锻打的毛铁,用鼓风机代替传统手拉风箱等。
1972年2月4日,中国作家郭沫若题写泸定桥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泸定桥”。
1974年3月,中国国家文物局拨款大修泸定桥,在即将完成时,上游一侧的扶手链忽然断裂,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断链三根,导致桥面倾斜,放在桥面上的修理工具掉进河里。
1975年,中国某部退伍军人组织参观泸定桥,数十人上桥后九根底链忽然断裂三根,桥面倾斜四十五度。
2003年,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成立泸定桥景区。
截至2016年10月,泸定桥已有310年历史,现桥铁环上铸有生产工匠所在的铁匠铺和工匠的标记,为该桥维护的监督机制。
桥梁位置
泸定桥位于今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河西街与成武路之间的上,北距上游(国家高速G4218)5千米,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桥800米;桥西接,桥东接。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泸定桥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全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桥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铁链构成,桥栏直接由铁链架设,底下并排铁链铺上木板形成桥面,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各铁链环环相扣;桥台位于桥身两端处,桥台内固定铁桩,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铁桩里;桥头两岸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锚固铁链落井之上建有桥亭,飞檐翘角、古朴大方;桥西端观音阁下存有康熙立的匾额。
泸定桥横桥板间隔相铺,犹如窗棂,这种结构既能减轻桥重,又能减少风的阻力;扶手链与底链每隔5米相连的设计使桥身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泸定桥西面
设计参数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全桥共有13根铁链,两边桥栏各有2根铁链,桥面有9根铁链;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铁环相扣构成,总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两端桥台高20米,桥头东端高14.5米、西端高5.2米;全桥铁件总重40余吨,其中铁链重量21吨,平均每根铁链重1.6吨;1根横向卧龙桩和7根纵向地龙桩累计用铁量20余吨;每片木板块长3米、宽0.1米,横桥中间主走道板宽0.75米,桥两侧扶手处辅走道板宽0.2米。
泸定桥东面
建设成果
文化特色
价值意义
泸定桥曾是大渡河上最长的铁索桥,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曾有对联题道:“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光第一桥”;从清朝以来,泸定桥为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津。
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和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核心地,泸定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对研究中国革命史、边疆发展史、藏区社会史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中国西藏网 评)
泸定桥建筑风貌独特,为世界和中国所独有。陈运和用诗《泸定桥》评价“人间从未望见这种桥一座如此简陋的桥一座十分惊险的桥一座跨越激流的桥一座飞跃峡谷的桥”、“一座用毛泽东诗词筑起万代牢固的桥一座被新中国曙光照亮千秋永存的桥”。(四川新闻网 评)
在漫长的历史中,泸定桥是中国四川和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交通咽喉,是中华边陲民族和睦、国家统一的安定桥,更以中国红军长征期间胜利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壮举和英雄业绩而名扬中外,以“十三根铁链托起一个共和国”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人民日报》 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