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山越国王陵
共 182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5
历史沿革
1996年4月5日,文物部门发现印山越国王陵有被盗迹象。在深达15米多的盗洞口旁散落着大量青膏泥、木炭和木椁的碎片。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同年8月下旬,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进行考古发掘,至1997年1月下旬,第一阶段发掘工作结束。
第二阶段工作考古自1997年3月上旬开始,到7月下旬结束,历时4个多月,清除墓坑内填土近2万立方米,基道的清理工作全部完成。
1997年10月中旬至第二年的3月底,是印山越国王陵考古发掘工作的第三阶段,至此,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基本完成。
遗址特点
印山越国王陵是一座带宽大长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岩坑木椁基,墓上建有巨大的封土墩。印山四周外围还设有隍壕围护,整个基葬占地10多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其时代约在春秋末期,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
墓坑是从山顶岩层中往下挖凿而成的,平面为凸字形,全长100米。墓道长54米,宽6.5米左右;墓坑长46米,坑底宽14米。墓道设在墓坑东壁正中,全墓呈东西向。
木椁墓室用巨大枋木构成,呈狭长条两面斜坡状,横断面呈三角形。分前、中、后三室,每室间设木板隔墙。全长34.8米。其构筑方法是:先用厚60厘米左右的枋木横向平铺椁底木,再在底木两端用厚约80厘米左右的枋木紧密排列并互相斜撑而成,项部压盖半圆形厚木。这些巨木的加工构筑规整,拼合缝整齐平直,每根巨木均三面髹漆,局部地方漆面似镜。未髹漆的巨形斜撑木外侧面,控凿有5组牛鼻式孔,粗大结实。木棺仍较为完好地保存着,置于墓的中室,系一大型独木棺,由一根巨大的原木一剖为二挖凿而成,内外髹漆。
大墓的填筑讲究,防水、防腐措施做得严密和科学。在发掘中可知,它在岩坑挖就后,先在坑底铺垫一层厚1.6米至1.8米的木炭,木椁墓室建于其上,又在木椁外包护约140余层树皮,树皮外再填筑厚约1米的木炭,木炭外又铺厚10厘米左右的树皮,把木炭堆护成一长方形覆斗状。然后,用细腻纯净,密封效果好的青灰色土填筑至墓坑口;最后,再在其上用黄土堆砌夯筑高约12米的封土墩。
印山越国王陵
文物遗存
印山越国王陵墓室内仅出土玉剑、玉镞、玉镇、龙首形玉部件、微型玉管、珠、漆木杖等,以及填土中出土的青铜铎、青铜凿、木杵等随葬品40余件,其中有挖岩石的青铜工具、夯土木质工具等。特别是长6米多,直径1米多的独木棺,为整根树木刻出,亦如独木之舟。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印山越国王陵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葬俗充分显示了越国王陵制度的特点,应即文献上所称的“木客大冢”。印山越国王陵是已经正式发掘并被确认的第一座越王陵,是越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对推动越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1995年6月10日,绍兴县人民政府以“木客大冢”的名称,公布印山为绍兴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6月,绍兴县人民政府把包括印山以西四个山头的2.3平方千米范围公布为“越国王陵保护区”。
2001年6月25日,印山越国王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印山越国王陵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2年,印山越国王陵入选新时代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印山越国王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兰亭镇里木栅村南印山之巅。
交通信息
公交:
1、从绍兴客运站3、303路兰亭风景区站;
2、在鲁迅故里买好绍兴古城旅游的联票,乘坐旅游巴士过去;
3、汽车东站到兰亭景区:
①从汽车东站坐7路、10路车到移动公司下,直接转3路可到兰亭景区;
②10路车到市政府下,直接转3路、303路可到兰亭景区;
③26路、25路车到宋梅桥下,转3路可到兰亭景区;
4、汽车西站到兰亭景区:
①从汽车西站坐10路车到市政府下,转3路、303路可到兰亭景区;
②坐环线巴士车到府山桥下,直接转3路、303路可到兰亭景区。
自驾:
走绍诸高速,到S308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