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天宁寺双塔

共 1345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冠山天宁寺西塔建造年代为北宋至道元年(995年)。
明嘉靖十八年(1559年),重修东塔塔刹。
2005年,重修冠山天宁寺双塔;2006年5月,竣工。

建筑格局

冠山天宁寺双塔东西并列,间距30余米,形制几近相同,外观形制基本相同,均为八角三层楼阁式砖塔。双塔塔身每层均设平座,底层边长3.3米,塔身共四层。塔从第2层开始收分明显,通高约21米。塔身外壁做仿木构砖雕梁柱,檐下和平座饰有仿木构砖雕斗栱,上下均为五铺作出双杪。塔顶为攒尖顶,球形塔刹。双塔虽造型基本一致,但在结构和做法上仍有差异,如:西塔内空心,设有木质扶梯和楼层。东塔为实心塔。双塔除均仿板门和直棂窗外,西塔还雕有毬文格子;东塔转角铺作则斜出批竹昂状耍头,西塔无此做法;东塔有普拍枋,西塔无。西塔内空心,设有木质扶梯和楼层。从建筑形制上对比分析,东塔应晚于西塔,但不晚于北宋熙宁年间。塔下发现地宫。

建筑特点

冠山天宁寺双塔民间俗称雌雄塔。东塔与星象中的东方“青龙七宿”相对应,西塔与西方的“白虎七宿”相对应,暗寓着雄雌之分。东塔上的斗拱都是单块砖雕刻而成;而西塔上的斗拱都是双块砖合并雕成。同样,东塔上门簪是单砖,西塔上门是双砖。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也寓有雄、雌之意。东塔是一座实心塔,西塔是空心的,也有同样的象征性的喻意。因此说它们是雌雄塔。在两座塔的三层平座上,都雕刻有一圈装饰性很强的横向斗拱,其特点是两个拱头相对重迭,共同支承着上面的散斗,它的名称在宋代叫做“鸳鸯交首拱”。

文物遗存

冠山天宁寺双塔西塔塔身的二层平座发现白釉瓷盒一件、碑碣一方及小石函一个。瓷盒内装有两颗牙齿、一缕头发和一片头盖骨。碑文记述了于此塔内葬舍利一千粒,愿为皇帝祈寿、生者祈福的内容。在石函内的银壶中发现了形如米粒大小、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舍利子”一千粒整。冠山天宁寺双塔地宫还出土了石函、石碑及熏炉、茶盏、净瓶、碗、盘等多种文物。石函中有银质盝顶方盒,上罩丝绸袈裟,并置大量铜钱,方盒内盛“五万颗舍利”,而石碑上的碑文《大宋平定军葬舍利佛骨塔铭并序》也详细叙述了皇帝下诏于平定西丹廻村(今西回村)的焦山上寻访舍利而不获,遂“披沙掬土,临波澄汰”并“简其最者五万颗”垒塔建葬的过程。

文物价值

冠山天宁寺双塔具有明确的建造年代,塔身造型及仿木构做法,与周边地区宋塔有一定关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西塔内出土的佛教文物也具有较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保护措施

冠山天宁寺双塔遗址碑
2013年5月,冠山天宁寺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冠山天宁寺双塔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冠山镇南营街。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冠山天宁寺双塔,路程约1.7千米,用时约6分钟。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