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能不能摸一下这个姐姐?

共 1855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3-02 13:13

周末闲下来刷抖音时看到一个视频,顿时触发了我的笑点,同时也让我在思考用户需求和视角的问题。


这个视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可能大部分人当个笑话看了。但实实在在给了我一些启发。


一个小朋友在电梯里碰到一个女的带着一条狗,小孩礼貌地问这个女的:「阿姨,我能不能摸一下这个狗狗?」。



被叫阿姨的女人有点不乐意,于是开玩笑式的跟这个小朋友说:「叫姐姐」。


结果,这个小朋友用无比纯真且略带羞涩的目光望着这个女的说:「阿姨,我能不能摸一下这个姐姐?」。


顿时,场面一度尴尬。



且不说这是不是故意设置的剧情,但确实场景生动,角度独特,我倒是觉得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产品学习素材。


在这个场景里有两个核心关键词,分别是需求视角


先说需求。


小朋友看到可爱狗狗想上去摸一摸,这是好奇心加上对动物的喜爱驱动,希望通过抚摸来表达自己的喜欢。这是小朋友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小朋友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并征得狗狗主人的同意。此时,他的关注点落在狗狗身上。


而大人的关注点则是自己被叫阿姨的尴尬,于是让小朋友改口叫姐姐,以此来满足理想中的自己。这是大人的需求。


不过,因为此时小朋友的关注点还在狗狗身上,且大人没有给出明确的主语,这让小朋友以为应该叫这个狗狗为姐姐。于是,就有了这搞笑的一幕。


需求不同,反应不同。


对应到产品工作中,当你以为和对方在谈论同一个需求时,实际上你们在关注两个问题。


举个例子,业务方提过来一个需求要求产品经理尽快完成并推动研发上线,说十分紧急。此时,很多产品经理往往会重新审视这个紧急需求,并且定义出很多前置条件以及无法短期完成的理由。


并不是说产品经理搪塞业务方,而是任何需求的落地都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也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有意义和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业务方关注的是眼前棘手的问题,而嘴上表达的是将问题包装后的解决方案(需求)。产品经理关注的是需求(被包装过的问题)的落地成本以及意义和价值。


显然,这就是典型的你以为在谈论同一个需求,实际上你们在关注两个不同的问题。


这样的沟通,是很难达成一致并取得有效的结果的。


如果产品经理去挖掘业务方提出方案背后的问题,或许能更快把双方的关注点拉到同一个点上,进而基于问题聚焦真正的需求。


说完需求,再说视角。


在这个视频里,小朋友的视角和大人的视角是不同的。


在小朋友眼里,跟自己妈妈差不多年纪的女性应该称呼为阿姨,至于什么人应该称呼为姐姐,他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在大人眼里,即便她已经到了阿姨的年纪,但内心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姐姐。当现实中被认可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发生冲突时,有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


在小朋友的视角下,自己和眼前这个大人是有固定角色的,而对于目标关注点狗狗,小朋友的理解并不固定。


因为没有直接得到允许抚摸的指令,小朋友会以为自己对狗狗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偏差,于是改口叫了姐姐。


视角不同,理解不同。


对应到产品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因为视角差异进而产生一些矛盾或者不愉快。


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在沟通需求时经常会因为一些设计方案产生争论,产品经理习惯从业务需求和实用主义出发,而设计师习惯从设计规范和美感主义出发。


实际上,产品经理在向设计师传递需求时,最不重要的就是业务流程和功能逻辑,而是设立一个真实的用户场景,把用户问题、产品方案、体验感受的东西跟设计师描述。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只要把这些东西描述清楚了,设计师会给你一个满意的方案。当然,审美这事儿也是各有所好。


关注点不一样,所持的观点和立场就不一样。视角不同,理解不同。


洞察需求,就是剖析真实的问题。切换视角,就是设身处地运用同理心。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春天来了,我们星球也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学习起航。今年,我准备在星球里推出一系列的活动,目的就是带着大家一起做点事情。

最近,第一场以写作为主题的活动即将开始。我也给自己立了一个 flag,希望能挖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写手。

2 月份要结束了,又到了星球会员日送礼的日子。


今天,与 59393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货拉拉火了,但这把火太难灭!
为了发这篇文章,我前后折腾了 3 次!


浏览 9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