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壮族博物馆

崇左壮族博物馆

共 2834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5-30 15:55

重要活动

1、崇左市民在壮族博物馆参观“外婆送我花背带——广西少数民族背带艺术展”。
作为2018年“·崇左花山国际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此次“背带展”集中展示了广西壮族、、水族、8个传统及精品服饰,为我市“壮族三月三”活动增添了文化亮点。 本报记者 唐婕 摄
2、博物馆里张灯结彩过元宵
元宵节我馆组织了80多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到馆开展彩绘灯笼活动,这也是我馆“‘金鸡辞旧 福犬迎新’2018年迎新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的最后一项活动。当天,小朋们及家长到我馆参观本馆《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和《北部湾贝类及贝文化展》,聆听讲解员介绍展览和元宵节的节日起源、历史发展、民俗节日活动等,并动手将在博物馆的所看所学所想,通过彩绘灯笼活动表达出来。
3、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开展教育青年联谊活动
为纪念100周年,4月28日,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联合在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开展青年联谊活动,为青年人才搭建交友桥梁,鼓励他们扎根崇左建设崇左。活动通过开展“博物馆寻宝”“创意壮锦制作比赛”等小游戏,让青年人才学习壮族文化,进一步了解崇左、爱上崇左、扎根崇左,为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贡献力量。

馆藏文物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总为1.2万平方米。南面外墙用花山岩画装饰,充分体现了壮族文化特色;采用智能化系统,在馆内通过等多种,再现了壮族历史的文物五千多件(套),包括三大类文物。
一、介绍
瓯骆传承 壮家欢歌——壮族历史文化展
壮族历史文化展序厅
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系古百越族群支系的后裔。壮族聚居地区山清水秀、物产丰富。风景如画的与独特的人文气息相融合,构成了壮地特有的民族风貌。
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壮族自古以来,是
壮族历史文化展展厅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崇左市壮族博物馆推出“瓯骆传承 壮家欢歌——壮族历史文化展”,既符合民族团结政策,也是对自治区60周年的献礼。广西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而崇左市是壮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具备开办壮族主题展览的有利优势。展览以崇左市壮族面貌为基点,放眼壮族整体,展示壮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重点突出广西和崇左壮族的特点,传达壮族民族性格,呈现壮族在新时期、新机遇下的新面貌。
展览弥补了国内没有大型的全国性壮族专题陈列的空白,成为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各界观众认识壮族的窗口,有利于丰富大家对壮族文化的认识,增加壮族人民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号召对壮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增强,促进壮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对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共建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展览文物
“镇馆之宝”揭壮族久远历史
早期智人下颌骨化石,它是在2008年5月18日,由中国和古人类研究所、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在江州区罗白乡木榄山智人洞中发现的,经鉴定距今11.1万年。
这件宝物虽然尚未定级,但意义重大,这是迄今为止东亚现代人起源的第一件智人下颌骨化石。11.1万年,非洲出现人类,这里也同时有了人类。
,左江流域广泛分布的岩溶洞穴为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步入活动范围逐步扩大,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左江流域,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创造了有极高制造水平的。博物馆展出的炭化稻种,在今人看来并不稀奇,可在当时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东西,表明那时人们已经从抓鱼果腹发展到驯化充饥。
面对骨鱼钩,我们能想到的是壮族先民是何等聪明,懂得用它钓鱼;而看见鱼纹狗牙饰品,我们不禁莞尔,原来他们也是爱美的。
时光的车轮飞速向前,进入二十世纪,崇左开始出现手工榨汁机。把榨成汁,然后——崇左制糖的历史从这里发轫。
手抄本”也是馆中一宝。从龙州征集而来,上面的字粗看形如汉字,笔画看似很熟悉。这是因为古壮字有三种类型:自创、仿汉造、借汉。这说明,壮族文化自始都和
1000多年前,壮族人民利用汉字及其偏旁、部首和声义,创造了古壮字。在一些农村,仍有巫师、巫婆在使用古壮字巫术、歌本。
古壮字《字学篡要》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字典。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中原逐渐进入左江流域和壮族先民杂居,开始了共同开发左江流域的历程。当时,壮族中的知识分子为接受汉文化,用已在本民族流行的3000多个古壮字来解释常用的汉字,并以此书作为壮族地区的壮汉文字教科书。
左江青铜器佐证花山岩画
左江文化景观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流域。左江流域现已发现岩画点90处,延绵200多公里,其中38处岩画点与其所依存的山体、台地、河流一起构成文化景观。2016年7月15日,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西第一项,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骆越先人的历史贡献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
花山岩画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但花山岩画图案究竟表达的是什么?博物馆馆藏文物给出了答案。
花山,汉语直译为麻面的山,意译为有画的山。除模糊不清外,可数的图像尚有1900余个,大约包括111组图像。岩画以人像为主体,辅以马、狗、铜鼓、刀、剑、钟、船、道路、太阳等图像。
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底,龙州县捞沙船在宁明花山至龙州棉江花山的左江河段中捞出一批青铜器,崇左壮族博物馆先后征集、保护。这次展出的雷纹鎏金青铜戈、鸟喙形青铜大戈、一字格短剑、环首剑、靴形青铜钺、青铜矛、青铜提桶、羊角钮钟,仿佛是从岩画上“走”了下来。
环首剑、可以在岩画上找到一模一样的图像,青铜提桶上的鸟头船纹饰也与岩画上的弧线形鸟船饰纹相似。这些青铜器是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的标志性文物,为左江花山岩画上的主要器物图像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证据。
因为这些,我们有幸知道了花山岩画实际是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祭祀、节庆等活动的真实写照,骆越人创造的花山文化是壮族文化的精粹。

获得荣誉

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