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只有我懂Nginx/OpenResty详解,Nginx的rewrite模块指令?

共 7661字,需浏览 16分钟

 ·

2022-03-02 11:27


Nginx的rewrite模块指令

Nginx的rewrite模块即ngx_http_rewrite_module标准模块,主要功能是重写请求URI,也是Nginx默认安装的模块。rewrite模块会根据PCRE正则匹配重写URI,然后根据指令参数或者发起内部跳转再一次进行location匹配,或者直接进行30x重定向返回客户端。

rewrite模块的指令就是一门微型的编程语言,包含set、rewrite、break、if、return等一系列指令。


set指令

set指令是由ngx_http_rewrite_module标准模块提供的,用于向变量存放值。在Nginx配置文件中,变量只能存放一种类型的值,因为只存在一种类型的值,那就是字符串。

set指令的配置项格式如下:

set $variable value;

注意:在Nginx配置文件中,变量定义和使用都要以$开头。Nginx变量名前面有一个$符号,这是记法上的要求。所有的Nginx变量在引用时必须带上$前缀。另外,Nginx变量不能与Nginx服务器预设的全局变量同名。比如,我们的nginx.conf文件中有下面这一行配置:

set $a "hello world";

上面的语句中,set配置指令对变量$a进行了赋值操作,把字符串hello world赋给了它。也可以直接把变量嵌入字符串常量中以构造出新的字符串:

set $a "foo";
set $b "$a, $a";

这个例子通过前面定义的变量$a的值来构造变量$b的值,于是这两条指令顺序执行完之后,$a的值是"foo",而$b的值则是"foo,foo"。把变量嵌入字符串常量中以构造出新的字符串,这种技术在Linux Shell脚本中常常用到,并且被称为“变量插值”(VariableInterpolation)。

set指令不仅有赋值的功能,还有创建Nginx变量的副作用,即当作为赋值对象的变量尚不存在时,它会自动创建该变量。比如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若$a这个变量尚未创建,则set指令会自动创建$a这个用户变量。

Nginx变量一旦创建,其变量名的可见范围就是整个Nginx配置,甚至可以跨越不同虚拟主机的server配置块。但是,对于每个请求,所有变量都有一份独立的副本,或者说都有各变量用来存放值的容器的独立副本,彼此互不干扰。Nginx变量的生命期是不可能跨越请求边界的。

 rewrite指令

rewrite指令是由ngx_http_rewrite_module标准模块提供的,主要功能是改写请求URI。rewrite指令的格式如下:

rewrite regrex replacement [flag];

如果regrex匹配URI,URI就会被替换成replacement的计算结果,replacement一般是一个“变量插值”表达式,其计算之后的字符串就是新的URI。

下面的例子有两个重新配置项,具体如下:

location /download/ {
rewrite ^/download/(.*)/video/(.*)$ /view/$1/mp3/$2.mp3 last;
rewrite ^/download/(.*)/audio/(.*)*$ /view/$1/mp3/$2.rmvb last;
return 404;
}
location /view {
echo "uri: $uri ";
}

在浏览器中请求
http://crazydemo.com/download/1/video/10
,地址发生了重写,并且发生了location的跳转,结果如图7-17所示。

图7-17 输出结果

在这个演示例子中,replacement中的占位变量$1、$2的值是指令参数regrex正则表达式从原始URI中匹配出来的子字符串,也叫正则捕获组,编号从1开始。

rewrite指令可以使用的上下文为:server、location、if inlocation。

如果rewrite同一个上下文中有多个这样的rewrite重新指令,匹配就会依照rewrite指令出现的顺序先后依次进行下去,匹配成功之后并不会终止,而是继续往下匹配,直到返回最后一个匹配的为止。如果想要中途中止,不再继续往下匹配,可以使用第3个指令参数flag。flag参数的值有last、break、redirect、permanent。

如果flag参数使用last值,并且匹配成功,那么停止处理任何rewrite相关的指令,立即用计算后的新URI开始下一轮的location匹配和跳转。前面的例子使用的就是last参数值。

如果flag参数使用break值,就如同break指令的字面意思一样,停止处理任何rewrite的相关指令,但是不进行location跳转。

将上面的rewrite例子中的last参数值改成break,代码如下:

location /view {
echo " view : $uri ";
}
location /download_break/ {
rewrite ^/download_break/(.*)/video/(.*)$ /view/$1/mp3/$2.mp3 break;
rewrite ^/download_break/(.*)/audio/(.*)*$ /view/$1/mp3/$2.rmvb break;
echo " download_break new uri : $uri ";
}

在浏览器中请求
http://crazydemo.com/download_break/1/video/10
,地址发生了重写,但是location并没有跳转,而是直接结束了,结果如图7-18所示。

图7-18 显示结果

在location上下文中,last和break是有区别的:last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新的URL,Nginx进行了一次新的location匹配,通过last获得一个可以转到其他location配置中处理的机会(内部的重定向);而break在一个location中将原来的URL(包括URI和args)改写之后,再继续进行后面的处理,这个重写之后的请求始终都是在同一个location上下文中,并没有发生内部跳转。

这里要注意:last和break的区别仅仅发生在location上下文中;如果发生在server上下文,那么last和break的作用是一样的。

还要注意:在location上下文中的rewrite指令使用last指令参数会再次以新的URI重新发起内部重定向,再次进行location匹配,而新的URI极有可能和旧的URI一样再次匹配到相同的目标location中,这样死循环就发生了。当循环到第10次时,Nginx会终止这样无意义的循环并返回500错误。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rewrite指令使用的flag参数的值是permanent,就表示进行外部重定向,也就是在客户端进行重定向。此时,服务器将新URI地址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并且返回301(永久重定向的响应码)给客户端。客户端将使用新的重定向地址再发起一次远程请求。

永久重定向permanent的使用示例如下:

 #rewrite指令permanent参数演示
location /download_permanent/ {
rewrite ^/download_permanent/(.*)/video/(.*)$ /view/$1/mp3/$2.mp3 permanent;
rewrite ^/download_permanent/(.*)/audio/(.*)*$ /view/$1/mp3/$2.rmvb permanent; return 404;
}

在浏览器中请求
http://crazydemo.com/download_permanent/1/video/10
,输出的结果如图7-19所示。

图7-19 输出的结果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永久重定向有两个比较大的特点:

(1)浏览器的地址栏地址变成了重定向地址

http://crazydemo.com/view/1/mp3/10.mp3。

(2)从Fiddler抓包工具可以看到,第一个请求地址的响应状态码为301,如图7-20所示。

图7-20 永久重定向的响应码示意图

外部重定向与内部重定向是有本质区别的。从数量上说,外部重定向有两次请求,内部重定向只有一次请求。通过上面的几个示例,大家应该体会得相当深刻了。

如果rewrite指令使用的flag参数的值是redirect,就表示进行外部重定向,表现的行为与permanent参数值完全一样,不同的是返回302(临时重定向的响应码)给客户端。

有关redirect参数值的实例这里不进行演示,大家可自行下载和运行本文的源码并细细体会。

rewrite能够利用正则捕获组设置变量,作为实验,我们可以在Nginx的配置文件中加入这么一条location规则:

location /capture_demo {
rewrite ^/capture_demo/(.*)/video/(.*)$ /view/$1/mp3/$2.mp3 break;
rewrite ^/capture_demo/(.*)/audio/(.*)*$ /view/$1/mp3/$2.rmvb break;
捕获组
捕获组 echo " 捕获组1:$1;捕获组2:$2";
}

在浏览器中请求
http://crazydemo.com/capture_demo/group1/video/group2
,输出的结果如图7-21所示。

图7-21 输出的结果

if条件指令

if条件指令配置项的格式如下:

if (condition) {...}

当if条件满足时,执行配置块中的配置指令。if的配置块相当于引入了一个新的上下文作用域。if条件指令适用于server和location两个上下文。

condition条件表达式可以用到一系列比较操作符,大致如下:

(1)==:相等。

(2)!=:不相等。

(3)~:区分字母大小写模式匹配。

(4)~*:不区分字母大小写模式匹配。

(5)还有其他几个专用比较符号,比如判断文件及目录是否存在的符号,等等。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演示程序,根据内置变量$http_user_agent的值判断客户端的类型,代码如下:

#if指令的演示程序
location /if_demo {
if ($http_user_agent ~*"Firefox") { #匹配Firefox浏览器
return 403;
}

匹配谷歌浏览器

 if ($http_user_agent ~*"Chrome") { #匹配Chrome谷歌浏览器
return 301;
}
if ($http_user_agent ~*"iphone") { #匹配iPhone手机
return 302;
}
if ($http_user_agent ~*"android") { #匹配安卓手机
return 404;
}
return 405; #其他浏览器默认访问规则
}

在火狐浏览器中访问
http://crazydemo.com/if_demo
,结果如图7-22所示。

图7-22 火狐浏览器的访问结果

在谷歌浏览器中访问
http://crazydemo.com/if_demo
,结果如图7-23所示。

图7-23 谷歌浏览器的访问结果

在演示代码中使用到了return指令,用于返回HTTP的状态码。

return指令会停止同一个作用域的剩余指令处理,并返回给客户端指定的响应码。

return指令可以用于server、location、if上下文中,执行阶段是rewrite阶段。其指令的格式如下:

#格式一:返回响应的状态码和提示文字,提示文字可选
return code [text];
#格式二:返回响应的重定向状态码(如301)和重定向URL
return code URL;
#格式三:返回响应的重定向URL,默认的返回状态码是临时重定向302
return URL;

add_header指令

response header一般是以key:value的形式,例如Content-Encoding:

gzip、Cache-Control:no-store,设置的命令如下: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store
add_header Content-Encoding gzip

但是,有一个十分常用的response header为Content-Type,可以在它设置了类型的同时指定charset,例如text/html;charset=utf-8,由于其存在分号,而分号在配置文件中作为结束符,因此在配置时需要用引号把其引起来,配置如下:

add_header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另外,由于没有单独设置charset的key,因此要设置响应的charset就需要使用Content-Type来指定charset。

使用AJAX进行跨域请求时,浏览器会向跨域资源的服务端发送一个OPTIONS请求,用于判断实际请求是否安全或者判断服务端是否允许跨域访问,这种请求也叫作预检请求。跨域访问的预检请求是浏览器自动发出的,用户程序往往不知情,如果不进行特别的配置,那么客户端发出一次请求,在服务端往往会收到两个请求;一个是预检请求;另一个是正式的请求。后端的服务器(PHP或者Tomcat)如果不经过特殊的过滤,那么很容易将OPTIONS预检请求当成正式的数据请求。

对于客户端而言,只有预检请求返回成功,客户端才开始正式请求。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预检请求比较影响性能,用户往往会有两倍请求的感觉,所以一般会在Nginx代理服务端对预检请求进行提前拦截,同时对预检请求设置比较长时间的有效期。

upstream zuul {
#server 192.168.233.1:7799;
server "192.168.233.128:7799";
keepalive 1000;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nginx.server *.nginx.server;
default_type 'text/html';
charset utf-8;
#转发到上游服务器,但是 'OPTIONS' 请求直接返回空
location / {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0;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Keep-Alive,User-Agent,X-Requested-With,\
If-Modified-Since,Cache-Control,Content-Type,token'
;
return 204;
}
proxy_pass http://zuul/ ;
}
}

配置Nginx,加入Access-Control-Max-Age请求头,用来指定本次预检请求的有效期,单位为秒。上面结果中的有效期是20天(1 728 000秒),即允许缓存该条回应1 728 000秒,在此期间客户端不用发出另一条预检请求。

 指令的执行顺序

大多数Nginx新手都会频繁遇到这样一个困惑:当同一个location配置块使用了多个Nginx模块的配置指令时,这些指令的执行顺序很可能会跟它们的书写顺序大相径庭。现在就来看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例子:

location /sequence_demo_1 {
set $a foo;
echo $a;
set $a bar;
echo $a;
}

上面的代码先给变量$a赋值foo,随后输出,再给变量$a赋值bar,随后输出。如果这是一段Java代码,毫无疑问,最终的输出结果一定为“foo bar”。然而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crazydemo.com/sequence_demo_1
,结果如图7-24所示。

图7-24 输出的结果

为什么出现了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呢?

前面讲到,Nginx的请求处理阶段共有11个,分别是post-read、server-rewrite、find-config、rewrite、post-rewrite、preaccess、access、post-access、try-files、content以及log。其中3个比较常见的按照执行时的先后顺序依次是rewrite阶段、access阶段以及content阶段。

Nginx的配置指令一般只会注册并运行在其中的某一个处理阶段,比如set指令就是在rewrite阶段运行的,而echo指令只会在content阶段运行。在一次请求处理流程中,rewrite阶段总是在content阶段之前执行。因此,属于rewrite阶段的配置指令(示例中的set)总是会无条件地在content阶段的配置指令(示例中的echo)之前执行,即便是echo配置项出现在set配置项的前面。

上面例子中的指令按照请求处理阶段的先后次序排序,实际的执行次序如下:

location /sequence_demo_1 {
#rewrite阶段的配置指令,执行在前面
set $a foo;
set $a bar;
#content阶段的配置指令,执行在后面
echo $a;
echo $a;
}

所以,输出的结果就是bar bar了。

本文给大家讲解的内容是Nginx/OpenResty详解,Nginx的rewrite模块指令

  1. 下篇文章给大家讲解的是 Nginx/OpenResty详解,反向代理与负载均衡配置;

  2.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可以转发此文关注小编;

  3. 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就是愿天堂没有BUG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有收获的话可以分享下,想学习更多的话可以到微信公众号里找我,我等你哦。



浏览 4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