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

联合创作 · 2023-07-24 14:42

地名由来:古代为邹国国都,所以现命名为邹城。

2023年8月2日,2022年度山东省工业强县名单公布,邹城市上榜。

2023年7月,邹城市上榜2023赛迪百强县第47名。

2023年6月,邹城市被山东省体育局确定为山东省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县。

2023年5月,邹城市被确定为2022年度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2023年4月,第十一批(2022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公布,邹城市入选。

2023年3月,邹城市上榜2023年中国财政实力百强县第27名。

2023年3月,邹城市上榜2023年中国百强县第51名。

2022年,邹城市GDP总量为1009.1亿元,位列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城市第50位。

2022年12月,邹城市被确定为2022年度山东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

+查看更多邹城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邹城是孟子故里、千年古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1个经济开发区。邹城有山有水有资源。东部山清水秀,西部沃野平畴,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拥有峄山、凤凰山、连青山等六大山系、190余座山峰,111条河流纵横交错,114座水库星罗棋布,建成美丽乡村“A类村”328个,重点村覆盖率达到77%,粮食产量稳定在44万吨以上,草莓、核桃、樱桃、土豆等经济作物达到33.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1家,食用菌企业达到23家、种植面积达到2230万平方米。邹城重情重义重文化,自古文脉兴盛,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孟子思想、母教文化、邹鲁文化、伏羲文化交相辉映、积淀融合,素有“邹鲁圣地”之美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深深浸润着邹鲁大地,形成邹城人重情重义的价值取向。邹城宜居宜业宜旅游,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形成了孟子湖新区、东城区、老城区“三区组团”发展格局,城镇化率达到63.1%,现代化中等城市初具形象。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营商环境。我们还拥有4A级、3A级景区18处,既可以登峄山、访“三孟”,也可以游国家湿地公园、赏百里邹东美景,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邹城兴工兴农兴商贸。近年来,邹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把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园区、城市、生态“三大经济”协调发展,打造了数字经济和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药、机器人“1+5”主导产业,“四上”企业达到688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56家、过10亿元企业6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4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60.6亿元。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锚定2035年率先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远景目标,倾力建设“三个新高地”“三个示范区”、实现“七个先行示范”,确保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展。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100亿元大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实现融合发展,民生事业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承接的中央、省市改革试点成效更加显著,一大批邹城经验、邹城路径、邹城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率先建成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样板区,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上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更加完备,区域集成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人才集聚优势加速形成,高水平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决定性成果,传统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培育壮大,基本形成以园区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为重要支撑的“一区一圈一带”现代产业体系,煤电产业占比降到30%,高新产业占比达到40%。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五大振兴”齐头并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活力迸发,现代农业迅猛发展,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形成一批全国全省知名的示范样板,走出独具邹城特色的产业富农、人才助农、文化兴农、生态惠农、组织强农之路。努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推出更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城市。

历史沿革:

西周初期,国号邾,附庸于鲁国,春秋之初为子爵。

秦代设置驺县,隶属薛郡;西汉初设置驺县,属豫州鲁国;三国时驺县属魏,此后,驺即写作邹。

晋代,设邹县,隶鲁郡;南北朝时邹县初属刘宋,隶鲁郡移郡治于邹县;隋代驺县属徐州鲁郡;唐初隶兖州鲁郡上都督府;宋代隶京东西路袭庆府;金代,设邹县隶山东路滕州;明代,设邹县洪武初年隶济宁府;清代,邹县仍隶属兖州府;民国隶属山东济宁道;1949年8月,邹县隶属尼山专属;1953年7月,济宁专区建立,邹县隶属济宁专属;1968年,济宁专属改为济宁地区,邹县隶属济宁地区;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济宁市,邹县为济宁市所辖县;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民行批〔1992〕号)批准,撤销邹县,设立邹城市至今。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