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作 · 2024-08-28 17:09

公司历年所获主要荣誉奖励

2017年,蓝晶微生物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全球企业投资峰会(Global Corporate Ventuing)上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类别奖。

2018年,创客中国北京市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优秀奖

2019年,总裁李腾入选deeptech生命科学领域创新人物

2019年,总裁李腾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第一届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

2019年7月,荣获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第二名

2019年9月,创始人李腾入选《财富》2019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2019年10月,总裁李腾入选2019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2022年7月,入选2022年《财富》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公司名单。

动态

以及蓝晶微生物的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套具有通用性高、正交性强、可以跨生物界通讯的合成生物学工具箱。研究团队选择了不同生物、细胞间通用的细胞代谢物作为信号分子的前体分子,扩展了系统的通用性;此外还开发了10个通讯工具,来避免信号感应、启动子响应层面产生的干扰。

蓝晶微生物于2019年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的产业化。

2021 年 2 月 26 日,蓝晶微生物(Bluepha)正式宣布完成近 2 亿元人民币的 B 轮融资,创下国内合成生物学领域初创企业单笔融资金额的新纪录。本轮融资由和高瓴创投领投,七匹狼创投和三一创新投资跟投,现有股东、前海母基金、中关村发展启航基金和中关村发展前沿基金继续追加投资。泰合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 CEO 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自主研发管线——生物材料PHA年产万吨级工厂的建设、数字原生(digital born)研发平台的搭建和后续产品管线的研发推进。

主要产品

蓝晶微生物的本质是一家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生物技术企业。为了在PHA之后持续推出新产品,公司在过去四年间,成功整合了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材料科学和数字与自动化技术四大要素,构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平台优势。

PHA

蓝晶微生物目前正在研究的,正是 (聚羟基烷酸酯)的低成本合成技术。PHA 是一种新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材料,可以应用于包装材料、医用植入材料和食品化工业。其原理在于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生物聚合物,具有和传统的石油基塑料相似的性能,但可以在使用之后完全降解。

蓝晶微生物所选取的微生物底盘并不是实验室中的模式生物,而是在油田土壤中发现的一种耐油细菌,在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对该细菌进行工程化改造后,其可以稳定合成产出高性能的PHA材料;同时由于该细菌本身生存于较为恶劣的野生环境,因此其对生长环境和“食物”的要求并不高,这就使得PHA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博士告诉创业邦:“我们基于组学数据和物理模型对微生物菌株进行数十到上百个基因的增删改,才使菌株呈现出预计性状,这对于传统的企业或生物科研实验室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们 PHA 的市场反馈非常好,我们已经与几家食品和消费品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合作开发相应的应用场景,包括纸塑复合材料和吸管,这些产品预计明年下半年将会与大家会面。”说。

Holog

为了提升微生物定制开发的效率,蓝晶微生物针对合成生物学的设计、建造、测试三个步骤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生物研发自动化系统Holog,该软件整合了既有开源的和蓝晶微生物自有的基因元件库数据和微生物底盘数据,以实现研发的全流程数据化和自动化。

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博士表示,研发自动化系统将使得生物研发更为柔性灵活,提升研发数据的可重复性,并且可以实现全过程的数据沉淀积累。国际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开发出了自动化软硬件系统,如美国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Gingko Bioworks和Zymergen。

蓝晶微生物计划在未来进一步开放Holog系统,将其作为技术平台支持更多针对不同领域垂直场景的合成生物技术初创企业进行定制化开发,充分利用中国在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备的高端人才红利。

团队

蓝晶微生物有 80 多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了团队总人数 3/4 以上,30 岁以下的员工占团队总人数 3/4,过半员工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 这是由一群年轻且充满激情的人才组成的团队。

价值观

“企业的本质是利他,是让大家都能从企业的发展中获益。以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才能使一个企业长期持续地增长。” 说。

他人评价

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高瓴创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负责人易诺青表示:“蓝晶微生物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公司开发了生物可降解材料 PHA 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系统化降低了 PHA 的生产成本,是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家显著降低 PHA 成本达到可规模化销售的公司。”

助理合伙人高健凯认为:“在商业应用领域,合成生物学市场预计到 2025 年将以近 30% 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我们看好蓝晶团队出色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其核心技术,在可降解塑料领域解决了多年来成本高、产量低、性能不稳定的难题,使得这一环保技术能取得突破性发展,无论对于商业应用还是绿色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