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

共 4704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4-05-30 15:59

历史沿革

白帝城现存建筑白帝庙,始建于隋唐以前,或可早至两晋之际的巴閩地方政权成汉之时,初为祠祀西汉末年割据巴蜀一带的地方军阀公孙述而建。
明正德五年(1510年),四川巡抚林俊认为公孙述是叛臣贼子,不应供奉,于是毁公孙述像改祭土神、江神以及汉将马援,并改名三功祠。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巡抚朱廷立将三功祠改名义正祠,供祭汉昭烈帝刘备与承相诸葛亮。从此白帝庙开始成为纪念刘备与群臣的场所。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巡抚段锦增塑关羽、张飞以及诸葛亮祖孙三代泥像,并取“明君良臣,千古垂范”之意,改义正祠为明良殿。
清康熙十年(1671年),川湖总督蔡毓荣主持重修明良殿,并立碑为记。
清咸丰年间,夔州知府恩成重修汉昭烈庙,格局一直沿袭至今。
清同治十年(1871年),夔州知府8辉义在明良殿四周修建武候祠、怀古堂、观星亭等。
民国时期(1914年),军阀张钫屯兵夔州,在庙内西侧修建西洋白楼一座,形成现存白帝庙之格局。
1977年2月,奉节县以白帝城古建筑为址,组建奉节县白帝城文物管理所并正式开放。
1984年,由四川省编委批准成立奉节县自帝城博物馆与白帝城文物管理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

建筑布局

综述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由古遗址、古建筑群、夔门古象馆组成,坐北朝南,以山门、前殿、明良殿为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建筑格局为四合院。其中东院有碑林、陈列室西院有碑林、武候祠、陈列室、观星亭和民国时期修建的西式白楼。白帝城建筑外部造型朴实无华,细部装饰画龙点睛,整体效果古朴凝重,地方特色突出,是研究渝东地区民间宗教建筑不可或缺的实物佐证。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

展厅

基本陈列
《刘备托孤》展示面积211平方米,以大型彩塑的方式再现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庄严肃穆悲壮的历史情景。刘备托孤,是到目前为止发生在白帝城最大的政治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最成功的托孤事件,充分体现“君明臣忠”的伟大意义。
《悬棺陈列》展示面积80平方米,以瞿塘峡崖壁取下的战国悬棺实物为主要展品,辅以壁画介绍几种推测放置悬棺的方法来介绍2000多年前发生在该地区的一种特殊丧葬习俗。
《崖墓陈列》展示面积80平方米,以186件东汉一南北朝时期该地区崖墓出土文物为展品,结合图片和墓葬剖面模型进行展示。分概况、刀剑、民居、葬俗、农业、陶俑、摇钱树等七部分全面展示汉一南北朝三峡地区先民埋葬风俗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状况,虽与中原融为一统,但也体现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三峡库区奉节出土文物展》展示面积150平方米,展出文物87件,以展示三峡库区奉节文物抢救保护成果,表现该地区古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
《三国遗迹寻踪展》展示面积280平方米,以明良殿为主体,辅以《三国遗迹寻踪展》,讲述三国时期刘备兵败猇亭,退守白帝。介绍刘备墓“成都说”“奉节说”。诸葛武侯祠的分布范围等来体现君明臣良的典型事例。
《家俱陈列》以太平天国东王府座椅一套为主要展品,以晚清本地区家具为辅助。
《历代碑刻陈列》展出隋代到民国各时期共有70余通碑刻。
《老关庙遗址现场展示》老关庙遗址厅是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原址陈列,内容为该遗址原址保存的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以及出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该遗址被评为“1994年全国文物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是我国考古工作者继巫山大溪文化之后在渝东地区发现的又一种新的距今约5000~700年间考古学文化。
《夔门古象化石陈列》夔门古象厅陈列展出的是奉节县白帝村瞿塘三社发掘出土的一具距今200万年前的东方剑齿象化石,该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类象剑齿象化石:1997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重庆自然博物馆帮助完成装架,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
《竹枝词碑刻陈列》为了弘扬乡土文化,于1995年投资200余万元修建的融诗词,书法、绘画,园林建筑于一体的长廊,因碑上大部分是竹枝词,故名“竹枝园”。竹枝词是巴渝民歌的一种,有“诗之国风,词之九章”的美誉,是长江三峡一朵灿烂的奇花。陈列艺术设计特点主要采用实物原状陈列与文字说明、照片资料相结合。
重要展品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重要展品有战国悬棺、东汉陶瓷、陪代一民国碑刻、明清家具。
重要展品

藏馆文物

综述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藏品主要来源于县文化馆移交、社会征集和抢救性发掘。藏品类别分为石器、玉器、骨器、木器、铁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碑刻、字画等。截至2019年末,有藏品总计2864件(套),其中石器89件、骨器3件、木器62件、青铜器466件、陶器1312件、瓷器472件、碑刻59通,钱币62枚、字面325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600件,2204件未定级。

重要藏品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重要藏品有战国青铜器;东汉釉陶器;南北朝青瓷;宋瓷;北宋三彩陶俑;太平天国东王府太师椅;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范曾、启功、董寿平,陈大章字画。
重要藏品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现有文物博物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30人。科研项目采取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方式进行。编辑出版《白帝城历代碑刻选》、《白帝城竹枝词碑刻选》、《白帝城》期刊、《秋兴》期刊。

交流合作

白帝城博物馆是重庆市博物馆学会和重庆市巴文化研究会成员。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夔州杜甫研究会主办单位。三国文化研究会,夔州杜甫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为研究三国文化和夔州杜诗提供平台。

所获荣誉

1980年7月,白帝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白帝城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被人事部、文化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
2006年,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机构设置

历任馆长
袁仁林(1984年~1987年);魏靖宇(1987年~1998年2);胡黎明(1998年3月~1998年11月、2000年4~2006年5月);袁福延(1998年12月~2000年3月);李大权(2006年6月至今常务副馆长主持工作)。
单位性质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是全民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经济来源于门票收入,地方财政差额拨款
机构设置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设有奉节县白帝城文物管理所、白帝城博物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内设办公室、文物保管部、保卫科、后勤科、财会科、夔门古象馆管理科、陈列科等部门。
人员编制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有事业单位编制人数33人,现有在册人员93人。大学本科学历10人,专业技术人员41人。
服务观众项目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服务观众项目有全程讲解、游客接待中心、旅游购物中心、停车服务、专门医疗室、景区派出所
观众接待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年平均接待33万人次,讲解受听率超过90%,自开放以来,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江泽民、李鹏、朱镕基、乔石、李瑞环、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尉健行、贺国强、邹家华、钱其琛、李铁映、陈慕华等。

相关历史

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西口,由于在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战略地位,从战因到宋元时期,这里一直是三峡的政治中心和西南地区的军事重镇。先后建立过捍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关等。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兵临赤甲,在此筑城,自号白帝,始为白帝城。
三国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夷陵一战,损兵折将,败退至白帝城,病危之际,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与承相诸葛亮,用于白帝城,这就是历史上最悲壮的刘备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不仅是金戈跃马之地,还是重要的文化遗址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文化叠压丰富面自成序列。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奇特的自然最观,吸引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篇,白帝城因而享有“诗城”美誉。诗仙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豪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等首首千古名诗,使白帝城更加声名远扬。白帝城自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嘉宾数千万人次,以及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乔石、李瑞环、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尉健行、贺国强、邹家华、钱其琛、李铁映、陈慕华等。1978年著名画家关山月、黎雄才参观白帝城并赠画一幅;1981年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范曾、启功,董寿平、陈大章、陶一峰、康默如、张旭等著名书画家到白帝城题诗作画;1984年著名书法家范曾两次亲临白帝城,为白帝城大型彩塑刘备托孤剪彩,并题写托抓堂楹联。1994年4月22日,国家文物局三峡文物规划小组组长俞伟超带专家组成员一行30余人到白帝城考察老关庙遗址,初步确定老关庙遗址为新石器文化,并认为是三峡地区一种新的文化遗存,具有重大的意义,同年该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5年12月18日范光陵、胡忠元、代佛、德山等两岸百名书法家游览白帝城并题字留念。2008年5月3日台湾原国民党主席连战与夫人来白帝城参观并题字“山险水峻,自然天成”。

参观信息

场馆地址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