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

联合创作 · 2023-07-24 23:37

地名由来:秦置渑池县(黾池县),三国曹魏始改现名,据《水经注》:因崤黾之池以目县,后加水作渑池;因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另据《大明一统志》:渑池在渑池县治北,黾似蛙而腹大(金钱蛙),池有此,因名。

2023年3月,渑池县被确定为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2年12月,渑池县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12月,渑池县被认定为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11月,渑池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

2021年10月,渑池县入选为首批河南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

2021年9月,渑池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8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渑池县名列其中。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渑池县人口数量为31.01万人,位列三门峡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河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135位。

+查看更多渑池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渑池位于河南省西部,是闻名遐迩的人类远祖起源地和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辖6镇6乡,236个行政村,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95万人。

渑池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秦时置县,延续至今,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类文明从这里走来,4500万年前,人类远祖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年前,仰韶文化在这里氤氲积淀;2000年前,秦赵会盟在这里讴歌英雄;70多年前,红色文化在这里闪耀光辉。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驻足停留,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在这里召开,彪炳史册的党建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这里诞生。渑池是历史名城,中州古县,名胜古迹遍布,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62处。其中国家级两处(仰韶村遗址、不召寨遗址),省级11处,市级18处,县级131处。

渑池是交通便利的枢纽之城。雄踞于西安和洛阳两大古都之间,北濒黄河与山西省垣曲、夏县、平陆隔河相望,南连熊耳与洛阳市洛宁、宜阳相连,东裹义马与洛阳市新安为邻,西界崤函与陕州区接壤。陇海铁路、G310国道、连霍高速、郑西高铁、S312省道、S313省道横贯东西,G241国道、S508省道、坡头至南村国防战备公路和在建的垣渑高速、渑淅高速、拟建的新华大道纵穿南北,与十余条城际公路构建了六横三纵的陆路交通网。周边三小时圈内有郑州、西安、洛阳、运城四大航空港,是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中心,也是承接东部、连接中原、进军西部的桥梁和纽带。

渑池是物产丰饶的工业之城。境内已探明原煤、铝钒土、钾长石、重晶石、铁矿等矿藏30余种,探明资源储量达30多亿吨,煤、铝优势明显,铝矾土品位亚洲第一,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河南省优质铝矾土原料生产基地。依托资源、区位、产业优势,建成了全省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打造了氧化铝及铝基新材料、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东方希望、华能热电、中铝中州铝业等一批大型国企、民企相继入驻,培育了仰韶酒业、义翔铝业、康耀电子等一批知名企业,目前具备氧化铝330万吨、原煤1500万吨、白酒1.2万吨的综合产能,已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冶金、建材耐材、白酒生产基地。

渑池是闻名遐迩的现代农业之城。拥有果园乡仰韶大杏、仁村乡坻坞牌小米、段村仰韶柿饼,渑池丹参等地理标志产品。是全国烤烟生产最适宜类型区,河南省优质烟叶生产二级达标县。充分依托2015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金字招牌,以实施产业脱贫为契机,突出打造“三门峡东部‘畜椒药’特色农业板块”定位,大力实施“双十百千万工程”,持续做大做强“双椒一药”(辣椒、花椒和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目前,共种植花椒30万亩、辣椒5万亩、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10万亩,初步建成了以仰韶、坡头、段村、南村等乡镇为主体的北部花椒产业区,以天池、果园、英豪等乡镇为主的辣椒产业带和以坡头、张村、陈村、英豪、果园、天池等乡镇为主的10万亩生态中药材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活力十足。

渑池是人杰景秀的旅游之城。底蕴厚重的的历史文化和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在这里融为一体,美丽淳朴的乡村风情和欣欣向荣的现代工业在这里交流对话,以国家4A级景区黄河丹峡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游、以国家4A级景区仰韶文化博物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国家2A级景区刘少奇旧居为代表的红色经典游、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柳庄为代表的乡村风情游、以仰韶酒工业游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游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五大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是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历史沿革:

西周时为洛都属邑。

春秋属北虢。

战国为郑城渑池邑(一作黾池邑)。

前376年入韩,又入秦。

秦置县,属三川郡,治今朱城。

西汉亦名黾池,属弘农郡。

莽新更名陕亭。

东汉避灵帝刘宏讳,更宏农为恒农。

三国魏徙治西蠡城(今城关镇西南30千米洛宁县境),属恒农郡。

西晋因之。

北魏置渑池郡,治复迁今朱城。

隋初属熊州,大业二年(606)废州置郡,属河南郡,治大坞城(今城关镇北)。

恭帝义宁元年(617)改属宜阳郡。

唐初属谷州,后改渑池为天池,治于双桥。

显庆二年(657)废谷州,属河南府。

五代复渑池名,属河南府。

宋属京西北路河南府。

金兴定元年(1217)渑池改置韶州,属中京金昌府。

元至元八年(1271),废韶州复为渑池县,属河南路陕州。

明、清属河南府。

1913年属豫西道。

1914年属河洛道。

1927年属省。

1932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5年属河南省豫西二专区,11月属太岳区豫西工委。

1947年属太岳五专区。

1948年属豫西一专区,旋属三专区,后属七专区。

1949年属陕州专区。

1952年属洛阳专区。

1979年属洛阳地区。

1986年属三门峡市。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