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寺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8-17 03:49

地名由来:北齐天宝六年(555)建寺,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唐睿宗李旦梦见相国寺弥勒佛像,为了纪念自己由相王继承皇位,于是便下诏把建国寺改名为“大相国寺”,北宋时为皇家寺院。因著名佛教寺院相国寺原来在辖区内,故名相国寺街道。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

相国寺街道位于开封市市区中心,因辖区内有相国寺而得名。辖界为:东以吴胜角街、大袁坑沿街为界,与卧龙街道办事处为邻;南以自由路中段、自由路西段为界,与新华街道办事处为邻;西以徐府街西口和中山路北段至中山路中段和大纸坊街东口相交会为界,与西司门街道办事处,州桥街道办事处为邻;北以徐府街为界,与龙亭区为邻,呈“∟”形。面积约1平方公里。人口:2826户,7445人,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壮、朝鲜等少数民族。

-

办事处

相国寺街道办事处辖区是开封最繁华的地区,商贾云集、商业繁荣,马道街、鼓楼街、寺后街、南书店街有各类专业商店、综合商场、步行街、名铺名店,每天接待大批顾客。其中有名的老店如:人民百货大楼、京古斋、乐仁堂药店、晋阳豫、马豫兴烧鸡店、陆稿荐酱肉店、王大昌茶叶店、正大林茶叶店、友谊商场、国际服装店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方针,相国寺办事处辖区内先后投资兴建相国寺大市场、鼓楼新天地市场、鼓楼商城等大型商场。鼓楼夜市为市区最大的特色夜市,以经营开封地方风味小吃为主,一年四季开市待客,每晚从华灯初上直至凌晨两、0。外地游人和国外旅客以到这里品尝各类小吃为满足,每天人流量数以万计。相国寺辖区内服务性行业发达,有不少市区有名的饭店、旅馆、浴池、理发店,如:河南饭店、大金台旅社、华洋旅社、又一新饭店、新生饭庄、第一楼包子、鼓楼饺子馆、新世界理发店、新华楼浴池等。

相国寺街道办事处有社区居委会2个,自然街25条,2826户,7445人。通宵达旦、热闹异常的小吃夜市是开封这座古城的一大特色之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鼓楼广场是开封最大的夜市所在地。入夜,广场两侧,统一规格的小吃货车整齐地排例在饮食区内,高吆低喝、悠扬婉转的叫卖声和餐具的碰击声,汇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使广场成为开封不夜城的聚光点。夜市小吃的品种繁多,味道各异,有老开封人喜欢的黄焖鱼、馄饨、火烧夹羊肉、油茶、豆沫、胡辣汤,也有年青人喜爱的杏仁茶、八宝粥、冰糖红梨、花生糕等。夜市上的凉粉摊很多,“老开封们”吃凉粉颇有讲究,红薯粉、绿豆粉做成的凉粉,切成薄片,加入豆酱和辣椒,若炒得不黄不焦,他们是不会满意的。品尝过开封炒凉粉的游客曾说:“不吃开封的炒凉粉,就等于没有来开封”。夜市上的小笼包子,是开封人特别钟爱的食品,它灌汤流油、甜而不腻,味道可以和天津狗不理包子相貔美。除开封传统风味小吃外,还有全国各地的名吃特产。鼓楼夜市因其浓郁的地方传统特色,被中央、地方、港澳台以及海外的百余家媒体广为报道,名噪八方。到鼓楼吃夜市成了海内外来汴游客晚间的主要旅游项目,每逢节假日,鼓楼夜市的客流量可达数万人之多。[1]

历史沿革:

清末属祥符县城第一隅和第五隅。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属北区和南区。

1912年属开封县北区和南区。

抗日战争时期属第一区和第二区。

1945年属文化镇和崇廉镇。

1948年建鼓楼街、马道街、寺后街、南书店街改为四个镇,属第二区。

1949年四个镇合并为鼓楼、相国寺两个镇。

1950年复置马道街镇。

1952年将鼓楼、相国寺、马道街三个镇改划为鼓楼、相国寺、寺后街、生产四个镇。

1953年将鼓楼街划归生产镇,其余街道划归顺河回族区,将生产镇的自由路划归新华镇,同年8月,相国寺镇、寺后街镇、生产镇三镇合并为鼓楼、相国寺两个镇。

1955年撤鼓楼、相国寺2镇,成立鼓楼街道。

1958年改称鼓楼公社。

1960年属鼓楼公社,改称相国寺分社。

1961年,相国寺分社改称相国寺公社。

1963年相国寺人民公社仍改称相国寺街道。

1966年改称反修街道。

1978年复称相国寺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