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共 5020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4-05-24 12:02

历史沿革

腊玛古猿生活在约早期(1400万年—800万年前)
1975年,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被首次发现
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对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野外发掘工作,在发掘的过程中,采集了比较丰富的腊玛古猿、西瓦古猿和其它动物化石;同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腊玛古猿化石地点G区砂层中部发现了一个腊玛古猿头骨(PA.676号),这是腊玛古猿头骨在世界上的首次发现
1982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腊玛古猿化石地点晚中新世褐煤层中发现古猿上颌骨化石(带12枚牙齿)1件

遗址特点

遗址布局
远眺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西侧有一条从北向南的西河,河西主要分布着中生代侏罗纪的暗紫色地层;河东主要分布有前震旦纪的昆阳群地层,表面有厚的风化壳,含古猿化石的褐煤层覆盖在前震旦纪昆阳群地层之上,剖面近于南、北向,长度约50米,出露厚度为5米
地层剖面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剖面自上而下依次为:
黄色砂质粘土夹砾石,厚度为0.5米—2米,由南向北逐渐变薄,砾石最大径为20厘米,含少量破碎的象、犀牛、三趾马等化石,倾向sw 220º—210º,倾角∠5º—10º。
黑色炭质粘土,数条黑色炭质粘土夹薄层砂和褐煤,黑色炭质粘土厚薄不等,连续或不连续,厚度0.7米—1.3米,含古猿、懒猴等哺乳动物化石。
褐煤,呈块状,局部夹灰色薄层粘土,含古猿等脊椎动物化石和大量软体动物化石,厚度0.6米—1.4米,PA.677号腊玛古猿头骨发现于此层上部.
砂,色灰白,颗粒细,厚度约0.9米,含古猿等动物化石,PA. 676号腊玛古猿头骨发现于此层中部。
黑色粘土含石英的小角砾,厚0.75米。
炭质粘土,厚0.45米,有少量麂类牙齿化石。
褐煤,厚0.4米,有少量犀牛类牙齿化石。
灰色粘土含黄铁矿,厚0.6米,底部为红色粘土含砾石。
以上各层之间为连续沉积,整个剖面顺自然坡度向西南倾斜,倾向sw220º,倾角∠10º—Z 1 2º

文物遗存

综述
自1975年至1983年,先后发掘九次,共发现鱼、爬行、鸟、哺乳4纲,14目、40科110种脊椎动物化石数千件。其中,灵长目中就有大猿、长臂猿、兔猿三科三种。发掘到大猿种中的腊玛古猿化石,其中头骨6件,面骨1件,肩胛骨1件,下肢骨1件,带齿完残上下颌骨40多件,牙齿数百枚。1980年发现的三枚下臼齿为一青年个体的左侧第一至第三臼齿列,出自布沼坝露天矿坑的海拔为1070米—1080米水平层间,牙齿咬合面磨耗较浅,仅第一臼齿颊侧齿尖齿质初露为一小的圆坑,第三臼齿基本未磨耗,除尺寸略大些外,其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为腊玛古猿,定名为:腊玛古猿禄丰种
下臼齿
臼齿化石
左下第一臼齿,是小龙潭化石点的首次记录,齿冠保存完好,齿根断缺,齿冠轻度磨耗,颊侧齿尖较舌侧齿尖磨耗深,颊侧的下原尖和下次尖的尖顶齿质暴露,呈小圆坑。近中、远中面有显著接触区,该牙是臼齿列中尺寸最小者,齿冠短宽而较低,齿尖圆钝,两侧齿尖间距较宽,有五个主尖,排列为Y-5型,各齿尖中以下后尖为最大、最高,下原尖和下次尖的大小约等,下内尖较小,下次小尖最小,各齿尖高度由高而低是:下后尖、下内尖、下次尖、下原尖和下次小尖,具弱的齿带,颊侧较舌侧为显,分隔下原尖和下次尖,下次尖和下次小尖的沟纹较深,在齿冠颊侧下延并止于齿带,分隔下后尖和下内尖的沟纹较浅,在齿冠舌面也止于齿带,前凹为横沟状,后凹为小坑。
左下第二日齿,磨耗较浅,特征更为明显,在下后尖后缘嵴有前后两条刻沟,后者较深,明显存在一个小尖。
左下第三日齿,特征甚明显,存在第六齿尖,在下后尖和下内尖之间有一副尖,下后尖后缘脊上
上颌骨
颌骨化石
上颌骨因受煤层挤压而变形,左右颌骨略错位并粘在一起。两侧齿列仍附于颌骨上,牙齿排列基本正常,保留了12枚牙齿,即左侧的外侧门齿、犬齿、第一、二前臼齿和三臼齿;右侧的犬齿、第一、二前臼齿和第一、二臼齿。上颌齿弓形态难以辨别,从两侧变形不大的齿列为直线型来推测,后部略为张开。犬齿有明显的齿隙。颊齿齿列排列紧密,后部牙齿相对于前部牙齿为大。
左外恻门齿,侧门齿斜置于齿槽中,牙冠较小,侧面视牙冠为三角形。轻度磨耗,牙尖磨平,齿质未露。舌结节发达。在舌面从冠顶沿中轴方向向舌节结处有一粗的指状突,将舌面分为近中和远中两个凹。唇舌径大于近中远中径。
犬齿,左右各一。齿冠和齿根保存完整,顶面视齿冠为圆角三角形,侧视则为近似等腰三角形。齿冠的唇舌径小于近中远中径。轻度磨耗,磨耗面位于冠顶部:左犬齿磨耗面向远中方向倾斜,右犬齿磨耗较左犬齿为深,磨耗面分别向远中和近中方向倾斜。牙冠颊侧釉质光滑,齿带极不明显;舌面基部有明显的波状起伏的齿带,从近中缘沿舌面基部行至远中缘,并与近中、远中缘脊相交而形成明显的近中和远中角样的小附尖。故从颊侧视,酷似肉食类的前臼齿。齿冠的唇面和舌面在后内角相交为后缘脊,显著的主脊构成舌面的前缘脊,与唇面的前缘脊之间隔着一条三角形深沟。在舌面有若干上下行的脊和沟。犬齿与侧门齿间有明显的齿隙,与第一前臼齿紧密相接。齿冠略超出颊齿齿列高度,与侧门齿高度相当。齿冠相对细高。齿根粗壮,根尖部略倾向远中。
第一前日齿,左右各一。齿冠和齿根保存完好。冠面为圆角三角形。颊面明显较舌面为宽。颊舌径大于近中远中径。齿冠咬合面有一纵沟将其分为颊半和舌半,颊半明显大于舌半,颊、舌两半相向倾斜。颊尖高于并大于舌尖。颊面为一三角形隆起,釉质表面光滑。三角形隆起的两侧各有一浅凹,前凹较后凹明显,两凹外侧各有一条粗脊。两脊下行至切割缘,使颊面切割缘正中成一隆起,两侧构成角样小尖。舌面成圆角样隆起,釉质表面光滑。
上第二前臼齿,左右各一。左边的一枚颊半外侧破缺,右边的保存完好。轻度磨耗。颊舌径明显大于近中远中径,其近中远中径在颊齿列中为最短者。齿冠咬合面有一纵沟将其分为颊半和舌半,颊半略小于舌半。舌侧边向内突起为弧状,釉质表面光滑;其它各边近于直线。故牙冠为近似的正方形。颊、舌两半相向倾斜,颊尖高于舌尖。颊面略小于舌面,釉质在颊面则高于舌面。烦面基部有一三角形隆起,位置居中。三角形隆起两侧各有一浅凹,前后凹都不如第一前臼齿的明显。两凹外侧各有一嵴。颊侧切缘的两侧各有一角样小尖。咬合面上有两条缘嵴,分别由颊、舌尖向上行并与纵沟相汇。咬合面上舌半为三角形,颊半为五边形。在颊、舌半的坡面上各有横嵴,从两尖顶行至纵沟。前凹小于后凹> 齿根分为颊、舌各一枝。
上第一臼齿,左右各一。轻度磨斜,舌侧尖磨耗度大于颊侧尖。牙冠为近似的正方形,近中颊侧角和远中舌侧角为直角,近中舌侧角和远中颊测角稍钝,故齿冠又近于菱形。颊舌径大于近中远中径。颊侧两尖略高于舌侧两尖。有四个主齿尖,即前尖、后尖、原尖和次尖,齿尖排列为Y-4型。齿尖大小顺序从大至小分别为原尖、后尖、次尖和前尖,后两尖大小接近。齿尖高度顺序由高到低分别为前尖、后尖、原尖和次尖,前尖和后尖高度相当。咬合面有一纵沟将其分为颊舌两半,前尖和后尖由一条横沟相隔,横沟从纵沟起始越过颊侧切缘嵴上行至颊面的中部,尖和次尖亦由一条横沟相隔,横沟起始于纵沟,越过舌侧缘嵴上行至舌面中上部。原尖和后尖由纵沟相隔,且两尖之间由发达的斜相连,原尖和前尖由靠向近中的横嵴相连。前尖近中颊侧角处有一个前附尖。咬合面上各齿尖的斜面因磨耗,附脊形态不清。前凹明显,位于前尖近中侧。后凹不如前凹,较低平。原尖近中舌侧齿带明显,这点与第二、三臼齿相区别。齿根为三枝,即颊侧近中、远中枝和舌侧近中枝。
上第二臼齿,左右各一。齿冠的颊舌径大于近中远中径。齿冠的近中颊侧角和远中舌侧角较尖锐,近中舌侧角和远中颊侧角较圆钝,故齿冠为菱形。四个主齿尖的排列形式、大小、高低情况与第一臼齿雷同。颊、舌侧均有弱的齿带。原尖有前附尖,它是由近中缘、前尖和原尖相连的嵴以及原尖近中切割缘三者相汇而形成。前尖的近中颊侧角处也有一个前附尖。前凹比后凹明显。前尖与原尖,原尖与后尖各有一发达的斜嵴相连,两斜脊构成V字形。
上第三臼齿,仅有左边一枚。此牙形态独具一格。原尖增大,占据舌半约四分之三的位置,次尖则大为缩小,约占舌半的四分之一。后尖和第五齿尖向中轴紧靠,故牙冠为近似的三角形。第五齿尖位于后尖与次尖之间,在第五齿尖与原尖后附尖之间有一斜嵴相连。原尖和后尖附尖间的斜沟与后尖和第五齿尖间的斜嵴相连。原尖有前附尖和后附尖,前尖只有前附尖。齿冠颊舌径大于近中远中径,近中颊舌径大于远中颊舌径

研究价值

腊玛古猿在人类祖先演化的历史中很重要的地位,是人类分化出来的第一阶段。腊玛古猿化石地点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人类起源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对中国华南新第三纪哺乳动物的性质增加了新认识。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腊玛古猿头骨化石的发现,表明它是从猿演化到人的中间代表,具有早期人类的形态特征,属于人科,生存时代是800万年前的上新世早期。化石的发现填补了1500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之间的一个重要缺环,对于研究古猿在进化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起源的时间地点等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保护规划图
1983年1月1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将腊玛古猿化石地点“D剖面”所处位置确定为“禄丰古猿化石产地”,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1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腊玛古猿化石地点文物的勘察、测绘及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其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基础资料等的编制工作
2016年5月至6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禄丰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进行考古勘探,确认了古猿化石保护区含化石保护范围及化石产地下部的地层情况
2017年9月开始,禄丰县文物管理所和施工方云南永云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划定了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含古猿及脊椎动物化石地层的分布范围,并沿化石分布范围铺设了参观石板步道,大门安装及开放式围栏;在含化石保护范围区域外栽种了一部分古猿生活环境下特有的树种等

历史文化

古猿文化
腊玛古猿化石
腊玛(Rama)是印度梵文史诗《腊玛耶那》中的祭神首领,腊玛是人类最初的起源,古老、原生态的代名词。禄丰是腊玛古猿发掘地之一。1980年12月1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联合发掘队,挖出了一个腊玛古猿头骨,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轰动了世界学界称腊玛古猿为“为正在形成的人”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刘易斯是腊玛古猿的第一个发现者,发现地点是在印度的西瓦立克山区,时间是1934年。同类的化石在中国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地点,以及土耳其安那托利亚地区、匈牙利路达吧尼亚山区也有发现。化石主要是一些上、下牙齿
腊玛古猿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带,森林的边缘、林间的空地是它们的主要活动场所。这是一种正向着适于开阔地带生活变化的古猿。野果、嫩草等植物是它们的重要食物。同时,它们也吃一些小的动物,把石头做为工具,用它来砸开兽骨,吮吸骨髓。由于腊玛古猿的肢骨还没有发现过,所以人们只能根据一些有关古猿的知识来判断,推测它们身高约高1米,体重在15至20千克之间,能够初步用两足直立行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城北9千米的庙山坡南坡,野外地点编号:75033,地理中心位置:东经102º4',北纬25º3'
交通
禄丰县——324县道——S18易弥高速——老营盘隧道——G5京昆高速——波支隧道——沙沟隧道——G5京昆高速——108国道——033乡道——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