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薤山国家森林公园

共 2349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8 15:06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北薤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南部,地处鄂西北山地东部边缘,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45'~110°58',北纬32°15'~32°36'之间,总面积4533.33公顷。

地形地貌

湖北薤山国家森林公园属的南端余脉,是山地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区,其主峰海拔高为1100米,坡陡露头多,地形复杂。

气候特点

湖北薤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2℃,≥10℃年积温为3892.3℃。年降雨量1419毫米,降雨期主要集中在3~4月和9~10月。无霜期220~250天。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射干
据1990年统计资料显示,湖北薤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草本药用植物有40多科50多种。主要有三白草科的鱼腥草,毛食科的毛食、野棉花,笃尾科的射干,百合科的玉竹、黄精、、百合,寥科的何首乌、板兰根、打板归,桑科的律草以及茜草、、石营蒲、、连线草、败酱草、醉浆草和威类植物的凤丫蔗、贯众、阴地厥等。这些草木药材如、石葛蒲、、玉竹、等10多种。
木本类。区内木本药用植物40余科70多种,主要有木兰科的、辛黄,五加科的槽木、、刺揪,芸香科的山花椒,杜仲科的杜仲以及山茱黄,,乌柏,山桐子等。
菌类。区内复杂的地形和合适的水热条件,促进了林下菌类植物的生长。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是真菌类植物10多种,有、获菩、、银耳、木耳、、松乳、香茹、天麻等,主要经营树种为、柳杉、、茶叶、、银杏、猕猴桃等。

动物资源

花面狸
据1990年统计资料显示,湖北薤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7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46种的29·27%,其中兽类21种、鸟类38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53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豹、、黑鹳和林麝共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49种,其中兽类13种、鸟类34种、爬行类2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38种:濒危种7种,其中,兽类3种,鸟类2种,两栖类2种;易危27种,其中,兽类12种,鸟类5种,两栖类3种,爬行类7种;稀有种为鸟类中的3种;极危种为两栖中的1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56种,其中列入公约附录Ⅰ的濒危种8种,包括黑熊、、豹、、鬣羚、、大鲵;列入公约附录Ⅱ的濒危种共39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0种,爬行类2种;列入公约附录Ⅲ的濒危种共9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2种。
数量较多的常见种类13种,占18·01%。分布范围较广,数量较多。有一定数量的近危种类23种,占31·94%。

主要景点

贺龙别墅

贺龙别墅
贺龙别墅是英国传教士罗塞琳于1904年兴建的。1931年5月,开国元帅贺龙,时任红三军军长,率部转战来到薤山,在这栋别墅里设司令部,帮助中共谷城县建立了鄂西北第一支工农武装——薤山红军游击大队。

玄女梳妆台

玄女梳妆台
玄女梳妆台,高20多米,可从后面攀藤而上到“梳妆台”顶,山下是小梳妆台。传说大梳妆台是玄女娘娘梳妆的地方,小梳妆台是玄女娘娘侍女梳妆的地方。

女儿峰

女儿峰
女儿峰为大薤山主峰,海拔1099米,民间传说此峰是芍药仙女暗恋真武大帝而化成,在此遥望武当。

李宗仁别墅

李宗仁别墅
李宗仁别墅,原是英国传教士于1903年兴建的,1904年完工。1942年夏天,他与妻子郭德洁、秘书程思远登上薤山,在这栋别墅里避暑两个多月,清凉之感记在《李宗仁回忆录》里,李宗仁别墅由此而得名。

鸳鸯石

鸳鸯石
鸳鸯石。来由:传说,灵霄殿有一对金童玉女,专侍王母娘娘,因二人暗恋之事被其他仙女告发,王母一怒之下,将二人点成两块石头,贬下凡来,落地在薤山,还将中间划一条鸿沟,使它们相望而不能相合,故人们称这两块石头为“鸳鸯石”。

开发建设

品牌建设

1994年,薤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基础建设

2011年3月8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湖北大薤山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9亿元,整合薤山风景区、南河风景区两大资源,建设4A景区。

交通线路

交通

自驾:
襄阳—谷城—石花—薤山国家森林公园。
保康—紫金—薤山国家森林公园。
班车:
石花—薤山
9:00发——10:30返
15:00发——16:30返

线路

景区路线
线路编排:女儿峰—梳妆台—明珠石—鸳鸯石—楠竹园—枫香树;神农洞—神农故道—神农五谷园—神农峡漂流—红军司令部旧址—谷城县苏维埃旧址。

历史人文

历史
1931年秋,贺龙、柳直荀率红三军屯兵于此,并帮助鄂豫边区特委在鄂北建立了党的武装——薤山红军游击队,司令部便设在此。该游击队配合红七师、红八师、二十五师开创了以薤山为中心的方圆百余里的红军游击区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一个个命令经这里发出,一条条捷报从这里传入。一支支队伍经这里出征,一列列队伍经这里凯旋。当地的老百姓也在这里设宴欢送,在这里安桌摆茶迎接。这条红军路上演绎了一件件军民鱼水情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于是,当地的老百姓把这条红军出入的小径称为“红军路”。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