瀼渡电厂
共 2903字,需浏览 6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瀼渡电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正式开始发电。
20世纪50、60年代,耍坝子拦河坝及附属设施,建筑部分进行了翻修。
20世纪50、60年代,办公楼重新翻修。
1980年,对仙女洞厂房进行扩建。
1983年7月,瀼渡河洪水暴发,鲸鱼口厂房屋面被岩石崩塌的泥石砸碎,墙身全部被冲毁,之后重修鲸鱼口厂房。
建筑格局
瀼渡电厂俯瞰图
瀼渡电厂位于长江支流瀼渡河上,隐匿于山涧密林中,是三峡地区现存建设年代最早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水电事业的开拓者先生留美归国后主持设计的第一件水电作品。瀼渡电厂作为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勘察、规划、设计、建设的早期梯级开发的水电项目之一,瀼渡电厂选址科学,与周边环境融合,宜于隐蔽,主要建筑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建设成本。瀼渡电厂分为仙女洞厂区、鲸鱼口厂区、办公楼三大部分,分别由仙女洞发电厂房、鲸鱼口发电厂房及两者相对应的拦河坝、拦河启闭设备、引水设施、机组尾水设施等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瀼渡电厂虽然历经数次扩建和灾后翻修,但文物本体和整体布局始终保持了建成之初的原貌,而且从未中断发电,这在国内水电站中较为少见。
主要建筑
仙女洞厂区
耍坝子拦河坝提闸机
耍坝子拦河坝及附属设施:建于耍坝子滩口,该坝为条石重力滚水坝,最大坝高6.8米,库容量100多万立方米,坝顶宽约3米,长59.6米,建有72个0.6米高、一端圆弧一端尖头的跳蹬以利交通,必要时插上跳蹬之间的小闸板,可增加蓄水量20万立方米。坝底有排污闸一道。右岸筑土坝50多米与翼墙相接,左岸为进水闸,闸前有拦污栅一道。进水闸上方建有值班室,其基础部分为电厂初建时的条石基础,值班室内的拦河启闭机为电厂初建时配置,原为手动式,形似船舵,后改为电动。
鲸鱼口厂区
鲸鱼口厂区拦河坝
鲸鱼口拦河坝及附属设施:建于鲸鱼口瀑布上约15米,条石滚水坝,坝体平面呈拱形,半径约100米,坝长约50米,最大坝高2.7米,库容量50多万立方米,坝顶宽约2米,建有61个0.6米高跳蹬方便通行,跳蹬之间插上小闸板,以增加蓄水量。拦河坝右端筑翼墙与河岸相接,左岸建进水闸,闸前有喇叭口进水渠,渠前装粗拦河栅一座,进水渠末端装细拦河栅一座,再后为进水闸。进水闸上方建值班室,基础为电厂初建时的条石基础,上面建筑部分是后期翻修,20世纪90年代在顶上加建一四角攒尖亭,值班室内的拦河启闭机为电厂初建时配置,原为手动式,形似平放的舵,后改为电动。
引水隧洞:进水闸后为压力引水隧洞,直径1.6米,长99.32米,使用0.3米高条石镶护,坡度0.033。隧洞末端与斜井相接,并在相连接处设调压井。斜井长17.076米,直径1.6米,斜井末端为钢筋混凝土压力墙,接生铁水管两根直径为0.56米。
鲸鱼口拦河坝
鲸鱼口厂房:位于鲸鱼口拦河坝下游约80米,面宽约8米,进深17.2米,条石基础,砖砌墙体,表面水洗石抹面,所有门窗外面都有防洪槽,混凝土浇筑平顶。由于战争和资金等各种原因,厂房只安装了一台由中央电工器材厂设计制造的220马力横轴佛兰西斯水轮机,该水轮机为国内厂家初次试作,而发电机是由玉门油矿拆下的200马力旧电机替代。
办公楼
办公楼位于厂区东部,鲸鱼口厂房与仙女洞厂房之间,距离大门约80米。该建筑二楼一底,面阔约16米,进深约11米,分别于正立面和右侧立面中部开门,内部走廊呈十字形。建筑整体依地势而建,从正立面和右侧看只有两层,左侧立面能看出三层,底部一层用条石砌筑,二、三层为青砖砌筑,三层前后立面外挑阳台,便于采光,每层的山墙上都有开窗,山尖留有通风口,利于屋架通风防潮;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前后屋檐下设集水槽。
价值意义
瀼万输电线紧线时情形
瀼渡电厂在艰苦的抗战期间建成,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决心。同时,它的文物本体及建厂档案资料保存完整,真实记录了电厂规划、建设的相关情形,为长江流域水电开发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瀼渡电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瀼渡电厂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瀼渡镇西面约5千米的长江支流瀼渡河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瀼渡电厂,路程约48.5千米,用时约1小时10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