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县气象局

联合创作 · 2024-09-26 14:05

成立背景

始建情况

1959年6月开始乡城县气候站建站准备,安装了空盒气压表,干湿球温度表,轻便风速仪,并估计海拔高度约为2707米。1960年1月1日正式观测记录,观测员住在距观测场约500米处的藏房内,空盒气压表安置在离地面7米处的藏房顶上。1964年12月1日更名为四川省乡城县气候站。1965年12月10日更名为四川省乡城县气象站。1992年更名为四川省乡城县气象局。2007年1月—2008年12月更名为乡城国家气象观测站二级站。1965年3月24日征地后开始修建现有观测场,测场占地1亩,地处县城东郊奶奶仲村北侧,地势西高东低,四周环山,区站号56443,经度99°48′E,纬度28°56′N,海拔高度2842.0米。

建制情况

乡城自建站至1970年6月,隶属甘孜州气象局;1970年7月至1973年12月由县人武部和上级气象部门双重领导;1974年1月起,实行由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局(站)名称及主要负责人变更表

气候情况

位于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陲,横断山脉中北段,地跨东径99度22分—100度04分,北纬28度34分—29度39分,东邻稻城县,北接理塘县,西与巴塘、得荣县毗邻,南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接壤。全县东西宽68.6公里,南北长120.7公里,幅员面积5007.78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人,以藏族为多。全县辖1个镇、11个乡。乡城属高原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昼夜温差大,雨量少而集中,年平均气温10.7℃,年均日照为2096.7小时,降水量459.8毫米,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故有康巴江南之美誉。乡城,汉属白狼国,唐属吐蕃,光绪三十四年置定乡县,1951年更名乡城县。建站以来,上级气象部门领导非常重视关心乡城台站建设,至2008年止,主要领导赵广忠、钟小平、左雄等先后来(站)检查指导工作。

气象业务

第一节 气象业务

1.气象观测

地面观测。1960年1月1日起,观测时次采用地方时01、07、13、19时每天4次观测;1960年8月1日改为每天02、08、14、20时4次观测;1961年4月1日,由4次观测改为08、14、20时3次观测;1980年1月1日由3次观测改为02、08、14、20时4次观测;1981年1月1日起,改为每天08、14、20时3次观测。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雪深、日照、蒸发、地温等。1960年1月1日编发地面天气报;1960年4月1日起编发雨量报;1967年编发航危报业务,1983年起取消地面气象报和航危报,改发重要天气报。

卫星接收。2001年7月年引进卫星云图接收设备,通过Micaps系统使用高分辨率卫星云图等资料。

2.信息网络

气象信息接收。1980年前,气象站利用收音机收听成都区域中心气象台和上级以及周边气象台站播发的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1981—2000年,利用超短波双边带电台接收成都区域中心气象信息,配备ZSQ-1(123)天气传真接收机接收北京、欧洲气象中心以及东京的气象传真图。2001—2008年,建立VSAT站、气象网络应用平台,开通2兆光缆,接收从地面到高空各类天气形势图和云图、雷达等数据,为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发应用、会商分析提供支持。

气象信息发布。1998年前,主要通过广播和邮寄旬报方式向全县发布气象信息。1998年通过电视天气预报开展天气预报警报信息发布服务。2002年开通“121”天气预报电话自动答询系统。2008年底开通全县,向外发布各类天气预报警报信息。

3.。2000年前,县气象站通过收听天气形势,结合本站资料图表每日早晚制作24小时内日常天气预报。2000年至今,开展常规24小时、未来3-5天和旬月报等短、中、以及。同时,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和供领导决策的各类等。

4.农业气象。1970年始,逐步开展农业气象业务。1976—1979年,在乡城县热打乡建立农村气象哨,开展气象和物候观测并提供服务。1982年设立农业气象组,向县政府、涉农部门、乡镇寄发“农业气象月报”、 “双抢天气趋势”、“农业产量预报”、“秋季低温预报”等业务产品;1989年始,编写全年气候影响评价。1989年起,为《乡城县地方志》、《乡城年鉴》提供气候史料。2008年1月1日开展生态农业观测。

气象服务

1.。1971年起,利用农村有线广播站播报气象消息。1998年由县电视台制作文字形式气象节目;2005年,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走上荧屏播讲气象,开展日常预报、天气趋势、生活指数、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农业气象等服务。“121”天气预报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每年开展节日气象服务,还为历届香巴拉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提供气象保障。

2.决策气象服务。80年代以口头或传真方式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服务。90年代逐步开发《重要天气报告》、《气象内参》、《气象信息与动态》、《汛期(5-9月)天气形势分析》等决策服务产品。在1998年暴雨洪涝、2006年重度伏旱和2008年初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准确预报灾害天气过程,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3.气象科技服务与技术开发。年5月,遵照《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的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85]25号)文件精神,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开始起步,利用传真邮寄、警报系统、声讯、影视、电子屏、手机短信等手段,面向各行业开展气象科技服务。2001年起,为各单位建筑物避雷设施开展安全检测;2005年起,全县各类新建建(构)筑物按照规范要求安装避雷装置;2001年起,开展庆典气球施放服务。

4.气象科普宣传。1980年与县广播站联合设立气象知识专题讲座节目。1998年与县电视台设立气象知识宣传专题讲座; 2007—2008年,应用电视气象、手机短信、报刊专版、网站等渠道,实施气象科普入村、入企、入校、入社区,全县科普教育受众面达2万余人。

第三章 法规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气象行政执法

2000年以来,乡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县人大领导和法工委每年视察或听取气象工作汇报,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乡府发[2006]45号)等规范性文件,气象工作纳入县政府考核体系。2000年起,每年3月、6月和12月开展气象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2005年8月,成立气象行政执法大队,3名兼职执法人员均通过县政府法制办培训考核,持证上岗;2005—2008年,与安监、建设、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气象30余次。

第二节 气象社会管理

1.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2.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3.人影工作管理。1

第四章 党建与气象文化建设

第一节 党建工作

1.党支部建设。2004年1月以前,县局组织关系属农气党支部。2004年1月成立乡城县气象局党支部,兰拥翁姆同志任支部书记,党支部现有党员5名。2005-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2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5-2006年兰拥翁姆同志2次被县委、县政府被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2000—2008年,参与气象部门和地方党委开展的党章、党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共16次。2002年起,连续7年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2006年起,每年开展局领导党风廉政述职报告和党课教育活动,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推进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建设。2000—2008年,先后制定工作、学习、服务、财务、党建、党风廉政、卫生安全等方面各项规章制度48项。

第二节 气象文化建设

1.精神文明建设。乡城县气象局自1989年12月15日获“省级文明单位”以来,县气象局领导班子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努力提高干部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广泛性,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单位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狠抓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和谐氛围,增强了凝聚力,单位思想道德、组织建设、精神文明、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效。

2.政务公开。2002年起对气象行政审批办事程序、气象服务、服务承诺、气象行政执法依据、服务收费依据及标准等内容向社会公开。2005年获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部门局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制定《乡城县气象局行政执法程序》和《乡城县气象局行政许可项目设定依据及办理指南》通过黑板报、办事窗口及媒体等渠道开展局务公开工作。2007年8月顺利通过"全国气象部门局务公开先进单位"复查验收。

3.集体荣誉。1988年1月荣获“全省气象部门‘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0年7月12日荣获“全州创文明行业活动先进窗口”称号;2005年获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部门局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和四川省爱卫会“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9月荣获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称号。

第五章 台站建设

第一节 气象观测站建设

1965年3月建成乡城县气象观测站,占地1.0亩,观测场按25×25米标准建设。2008底建成自动气象观测站。

第二节 场室适应性综合改造建设

2006年,乡城县气象局完成场室适应性综合改造建设,新修办公楼194.48平方米,值班公寓559.53平方米,绿化工程1800平方米,台站建设在全县属中上水平。

机构设置

机构职能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学习、掌握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积极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和上级气象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

(二)负责编制本县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有关的专业规划并且组织实施,承担本单位气象业务建设工作;对本行政区(县)域内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三)在上级指导下,开展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相关业务(工作)应用;加强对上级业务服务产品的应用及效果检验。

(四)以自动站、人工站实时观测资料应用为基础,开展对州气象台指导预报和服务产品的订正及短时服务,积极参与各类气象保障服务;开展专业气象服务。

(五)开展本地异常气候事件、气候灾害的调查工作。

(六)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系统的观测业务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农情、灾情、农业病虫害等情报收集(服务)传递体系,开展现场调查工作,加强情报服务工作;订正上级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并开展服务;组织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七)紧紧围绕建设开展服务工作,大力推广农经网建设,实现产品信息化。

(八)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加强作业装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在州级指挥下,实施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参加应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负责作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报。

(九)开展雷电预警预报订正业务和服务;进行雷电灾害调查,开展防雷检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

(十)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检查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对违反气象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依法保护探测环境。

(十一)加快地方气象事业发展,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争取地方(资金投入)匹配。

(十二)负责本单位人员、经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承办基本建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

(十三)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十四)负责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十五)承担气象探测工作,编制气象探测报表、资料,并及时报送。

(十六)按照州局要求,开展相关应急工作,收集、上报有关信息。

(十七)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制本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十八)承办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内设机构

气象探测股:承担气象探测工作,编制气象探测报表、资料,并及时报送,从事生态农业观测,依法保护探测环境。

气象服务股: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承担日常预报值班工作,及时制作发布各类专业、专项、公众天气预报,负责气象灾情调查。

气象科技服务股:依托基本气象业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效益,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县防雷中心: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竣工检测和年度检测工作。

县人影办:负责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农信网信息分中心:组织管理农村信息服务网资料收集和网站建设工作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8日,被授予”第五届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