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3月26日)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02.7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623.5亿元,增长6.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641元,增长3.5%。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0:35.7:44.3调整为21.6:33.6:4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7%、-1.4%和75.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0.1和2.8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1.5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3.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38%,比上年末提高1.09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0.87%,比上年末提高0.0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5万人,出生率为10.5‰;死亡人口2.8万人,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4.2‰。
全市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数2.7万人,新增就业人数2.9万人,登记失业率4%。全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69.4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101.5%,比上年上涨1.5%。分八大类消费类别看,呈现七升一降。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上涨1.5%,居住上涨2.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交通和通信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3%,医疗保健上涨9.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5%。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7亿元,比上年减少11.1亿元,下降6.3%;有5个旗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红山区超过20亿元,元宝山区、松山区超过10亿元,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超过5亿元。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2.6亿元,比上年增加23.7亿元,增长5.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4亿元,增长6.4%;公共安全支出15.9亿元,下降11.2%;教育支出87.2亿元,增长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5亿元,增长0.7%;医疗卫生支出43.5亿元,增长13.9%。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366.7亿元,增长6%,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9.3%。
二、农 业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2%。粮食总产量503.6万吨,比上年增长0.1%。
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3.3万吨,增长34.2%;甜菜产量132.4万吨,增长16.5%;蔬菜产量453万吨,下降6.5%;瓜果类产量27.2万吨,增长6.1%。
牧业年度(六月末)全市牲畜存栏1985.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246.7万头(只),下降11.1%。牲畜良种及改良种率84.8%,比上年降低5.6个百分点;牲畜出栏率61.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猪出栏362.6万口,牛出栏139.5万头,羊出栏832.8万只;能繁殖基础母畜存栏957.7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53.5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48.7万吨,下降0.9%。其中,猪肉产量13.6万吨,增长2.9%。牛肉产量11.4万吨,增长11.3%。羊肉产量10.2万吨,下降0.6%;禽肉产量10.7万吨,下降16.3%;奶类产量34.8万吨,下降14.1%;禽蛋类产量30.3万吨,下降1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51.6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0.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38.8%,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94.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3.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9.5%,其他企业增加值增长24.8%;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1%,重工业增加值下降1.3%;冶金、能源、食品、医药、建材、纺织、化工和机械八个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长1.6%,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05.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4]看,全市原煤产量1388.8万吨,比上年下降21.5%;发电量253.4亿千瓦小时,增长11.5%。其中,风力发电80.7亿千瓦小时,增长35%;铁矿石原矿量337.6万吨,下降86.4%;十种有色金属46.2万吨,增长6.3%;钢材241.8万吨,下降26.5%;水泥424.5万吨,下降3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利润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5%;产品销售率98.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1.1亿元,比上年下降0.1%。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51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面积114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8%;竣工房屋面积45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1%;房屋建筑竣工率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内资企业投资1487.9亿元,增长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投资7亿元,增长88.5%;外商投资企业投资5.5亿元,增长179%;个体经营投资6.6亿元,下降55.6%。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326.6亿元,增长60.5%;第二产业投资459.4亿元,下降8.8%。其中,工业投资459.1亿元,下降8.7%;第三产业投资721亿元,下降5%。从项目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454.8亿元,增长5.3%;中央项目完成投资52.2亿元,下降38.3%。
全年新开工项目2046个,比上年下降24.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40.1亿元,增长27.4%;商品房销售面积241.3万平方米,下降16.5%;商品房销售额115.7亿元,下降2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8.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622.6亿元,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35.6亿元,增长9.1%。全年商品销售(营业)额1854.1亿元,增长15.6%。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销售额942亿元,增长18.1%;零售业销售额778.1亿元,增长13%;住宿业营业额26.5亿元,增长13.1%;餐饮业营业额107.5亿元,增长13.9%。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8%,化妆品类增长7%,金银珠宝类增长9.1%,日用品类增长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5%,家具类增长32.9%,建筑及装潢类材料类增长10.2%,汽车类增长0.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进口44.3亿元,增长3.5%;出口16.6亿元,增长19.5%。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2017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4.4公里。等级公路率达到99.4%。
全年公路货运量15293万吨,比上年增长0.1%。货运周转量31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1%;铁路货运量1533万吨,比上年增长3.7%;民航货运量0.3万吨,比上年增长28.2%。
公路客运量2367万人,比上年下降0.2%。客运周转量27.2亿人公里,下降0.1%;民航客运量121万人,增长1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3.1亿元,增长0.7%;邮政业务总量5亿元,增长32.2%。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9.8万户,比上年下降14.4%;移动电话用户423.4万户,比上年增长6.4%。其中,本年新增用户25.6万户。
全年接待游客16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旅游创收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八、金 融
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61.9亿元,比年初增加319.3亿元,增长17.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77.4亿元,比年初增加108.2亿元,增长9.3%。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53.9亿元,比年初增加272.4亿元,增长19.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39.6亿元,增长34.1%;短期贷款余额607亿元,增长4.3%;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69.4亿元,增长42.1%;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270.8亿元,增长42.3%。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赔款和给付支出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9亿元,增长11.7%。赔款支出15亿元,增长26.3%;人身险保费收入49.6亿元,增长24.5%。赔款与给付支出9.4亿元,增长29.8%。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1元,比上年增长8.9%。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60元,增长8.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2元,增长8.8%。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868元,比上年增长5.7%。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308元,增长5.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092元,增长6.5%。年末城镇居民现住房屋人均建筑面积3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7.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城乡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大多呈现不同程度增长。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7万人,比上年增长9%。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2.6万人,增长1.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8.5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1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上年的498元增加到572元。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6.8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补助水平由上年的3308元增加到3833元。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全年招收学生0.7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2.3万人,比上年增长4.2%;毕业学生0.6万人,比上年增长3.5%。42所中等职业学校全年招收学生1.1万人,比上年下降4.2%;在校学生3.2万人,比上年下降6.7%;毕业生1.2万人,增长0.8%。年末全市初中和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12.2万人和24.7万人,入学率分别为93.4%和100%。38所普通高中在校生8.3万人。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41项。年内签订技术合同87项,合同成交额5992万元。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3个,博物馆15个。广播综合覆盖率99.4%,电视综合覆盖率99.2%。
年内体育健儿在国内重大赛事中没有获得奖牌。全年发展二级运动员81人。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62个,其中,医院98个、卫生院241个、采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9个。年末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实有病床位2742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9682人。
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实有床位9691张,收养4685人。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2.5%。其中,人工造林4.1万公顷,封山育林2.6万公顷,飞播造林0.3万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1.7万吨。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公顷。
全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二级以上标准天数318天,比上年增加8天。全市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各水源井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平均气温6.9℃,全年降水量402.4毫米,作物生长季(4-9月)平均日照数1669小时。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666.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8%。全市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5]比上年下降5.8%。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分行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居住类价格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住房租金、自有住房和水电燃料等价格;
4.主要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
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口径,按当量值计算。
资料来源:
1.本公报中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赤峰调查队;
2.城镇新增登记失业、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
4.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
5.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
6.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
7.电信业务总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移动、联通、电信赤峰分公司;
8.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
9.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
10.保险业保费收入、赔款和给付支出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
11.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
12.鉴定科技成果、签订技术合同及成交额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
13.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14.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
15.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6.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市民政局;
17.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
18.水产品产量、节水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市水利局;
19.空气质量、饮用水监测数据来自市环境保护局;
20.气温、降水量、作物生长季平均日照数数据来自市气象局;
21.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赤峰市统计局 (2018年3月26日)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02.7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623.5亿元,增长6.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641元,增长3.5%。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0:35.7:44.3调整为21.6:33.6:4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7%、-1.4%和75.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0.1和2.8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1.5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3.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38%,比上年末提高1.09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0.87%,比上年末提高0.0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5万人,出生率为10.5‰;死亡人口2.8万人,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4.2‰。 全市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数2.7万人,新增就业人数2.9万人,登记失业率4%。全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69.4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101.5%,比上年上涨1.5%。分八大类消费类别看,呈现七升一降。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上涨1.5%,居住上涨2.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交通和通信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3%,医疗保健上涨9.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5%。 | RAG-ES | 2024-09-11 |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7亿元,比上年减少11.1亿元,下降6.3%;有5个旗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红山区超过20亿元,元宝山区、松山区超过10亿元,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超过5亿元。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2.6亿元,比上年增加23.7亿元,增长5.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4亿元,增长6.4%;公共安全支出15.9亿元,下降11.2%;教育支出87.2亿元,增长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5亿元,增长0.7%;医疗卫生支出43.5亿元,增长13.9%。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366.7亿元,增长6%,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9.3%。 二、农 业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2%。粮食总产量503.6万吨,比上年增长0.1%。 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3.3万吨,增长34.2%;甜菜产量132.4万吨,增长16.5%;蔬菜产量453万吨,下降6.5%;瓜果类产量27.2万吨,增长6.1%。 牧业年度(六月末)全市牲畜存栏1985.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246.7万头(只),下降11.1%。牲畜良种及改良种率84.8%,比上年降低5.6个百分点;牲畜出栏率61.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猪出栏362.6万口,牛出栏139.5万头,羊出栏832.8万只;能繁殖基础母畜存栏957.7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53.5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48.7万吨,下降0.9%。其中,猪肉产量13.6万吨,增长2.9%。牛肉产量11.4万吨,增长11.3%。羊肉产量10.2万吨,下降0.6%;禽肉产量10.7万吨,下降16.3%;奶类产量34.8万吨,下降14.1%;禽蛋类产量30.3万吨,下降14.2%。 | RAG-ES | 2024-09-1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51.6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0.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38.8%,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94.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3.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9.5%,其他企业增加值增长24.8%;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1%,重工业增加值下降1.3%;冶金、能源、食品、医药、建材、纺织、化工和机械八个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长1.6%,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05.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4]看,全市原煤产量1388.8万吨,比上年下降21.5%;发电量253.4亿千瓦小时,增长11.5%。其中,风力发电80.7亿千瓦小时,增长35%;铁矿石原矿量337.6万吨,下降86.4%;十种有色金属46.2万吨,增长6.3%;钢材241.8万吨,下降26.5%;水泥424.5万吨,下降37.5%。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