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区
地名由来:以境内襄阳古城命名。
古隆中景区
襄阳古城墙
古隆中景区
襄阳古城
古隆中景区
2022年8月,襄城区入围2021年度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
2021年9月,襄城区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襄城区人口数量为47.56万人,位列襄阳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13位。
2019年3月,襄城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西片区)。
2017年2月,襄城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襄城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襄城区系襄阳市辖主城区之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襄阳市委、市政府党政机关所在地。襄城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北临汉水咫距樊城区,东环汉江濒依襄州区,南与宜城市、南漳县接壤,西与谷城县毗邻。自古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之称。
襄城区总面积664.08平方千米,常驻人口为47.56万人,辖一乡、两镇、六个街道;此外,辖2个省级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襄城经济开发区)、2个市政府派出机构(襄阳古城管理委员会、襄阳岘山文化旅游区管理局)
近年来,襄城区紧紧围绕“首善精致幸福”襄城建设目标,全力打造“两地四区”: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国家级医药化工产业示范区、汉江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汉江流域优质教育引领区、市城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同时提出“文化立区、旅游强区”战略,把文化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辖区内的岘山文化旅游区、中华紫薇园、尹集襄南新区、黄家湾、九天玄女、唐城影视基地、习家池等一批新景区相继建成。而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正迅速发展。主城区是襄阳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十佳魅力城市”最具有核心魅力部分,为理想的居住和旅游观光之地。
历史沿革:
襄城区辖境原本尽属襄阳县(2001年12月名襄阳区,2010年12月名襄州区)其历史沿革与襄阳县密不可分。
春秋战国时期,先为楚下邑;秦时(前221-前207),属南郡。
西汉初年,设襄阳县;西汉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襄阳县;西汉王莽“新”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相阳县;东汉光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襄阳县;东汉建安十三(208),属荆州刺史部襄阳郡襄阳县。
三国时,属魏荆州襄阳郡襄阳县。
西晋时(265-316),属荆州襄阳郡襄阳县;东晋时(317-420),归属不变,太元十四年(389),以襄阳郡为中心,始侨置雍州。
南北朝时,南朝元嘉二十六年(449),属实置雍州;南朝萧齐时(479-502),归属不变;北朝西魏恭帝元年(554)冬,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襄阳县;北朝北周时,归属不变。
隋开皇三年(583),属襄州襄阳县;大业三年(607),属襄阳郡襄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属襄州行台襄阳县;武德七年(624),属襄州都督府襄阳县;贞观初年,属山南道襄州襄阳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属山南东道襄州襄阳县;天宝时,属山南东道襄郡襄阳县;乾元时,属山南东道襄州襄阳县。
五代时,属山南道(实即原山南东道)襄州襄阳县。
北宋至道三年(997),属京西路襄州襄阳县;政和元年(1111),属京西南路襄州襄阳县;宣和元年(1119),属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县;南宋绍兴四年(1134),属襄阳府路襄阳府襄阳县;绍兴六年(1136),属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县(系“省邓城,入襄阳”所设)。
元至元十七年(1280),属湖广行省襄阳府襄阳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属河南江北行省襄阳府襄阳县;至元二十九年(1292),属河南江北行省襄阳路襄阳县;至正二十(1364),属湖广行省襄阳府襄阳县。
明洪武初年,属湖广行中省襄阳府襄阳县;洪武九年(1376),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洪武二十四(1391)六月,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未几,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
清顺治初年,沿用明制,归属不变;康熙三年(1664),属湖广左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康熙六年(1667),属湖北布政使司(始称“湖北省”)襄阳府襄阳县。
1912年1月,废襄阳府,属湖北省安襄郧荆道襄阳县;1913年8月,属湖北省鄂北道襄阳县;1914年6月,属湖北省襄阳道襄阳县;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属湖北省襄阳县;1928年,属湖北省鄂北行政公署襄阳县。
1932年3月,改设行政督察区,属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襄阳县;1936年,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襄阳县;1941年,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襄阳县;1948年7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发动襄樊战役,随即攻克襄阳城。
1949年1月,襄阳县全境解放,中共桐柏区党委决定成立襄樊市爱国民主政府,领辖襄、樊二镇,划襄阳城为襄樊市襄城区,并建立襄樊市襄城爱国民主政府。
境内泥咀、尹集、欧庙、李刘集设4个区(以后并为泥嘴、欧庙两个区),隶属桐柏公署襄西办事处。
5月,襄樊市政府、襄西办事处撤销,并入襄阳县爱国民主区政府,遂改称襄阳县襄城爱国民主区政府,辖境还属襄阳县。
1949年10月,改为襄阳县襄城区人民政府,辖襄阳城和城郊的庞公、观音、檀溪、刘河、杨河、中心6乡。
1950年5月,襄阳县襄城区、樊城区整体划出,恢复襄樊市,其中襄城区改称为襄樊市襄阳办事处。
同年9月改称襄樊市襄城办事处;1954年6月改成为襄樊市第一办事处;1956年8月,改称为襄樊市襄城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改建为襄樊市襄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9月,改建为襄樊市襄城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6月,县级襄樊市升格为省直辖市;1980年7月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改建为襄樊市襄城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正式更名为襄樊市襄阳城街道办事处;1983年12月省直辖襄樊市与襄阳地区合并,组建地级市襄樊市并设立襄城、樊东、樊西、郊区四个县级建制区;1984年1月襄阳城街道办事处撤销,组建襄樊市襄城区;1995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复撤销襄樊市原襄城区、樊东区、樊西区、郊区,成立襄樊市襄城区、樊城区。
市辖区划进行调整,襄城区在原来基础上新划入汉水流域以南的原郊区的檀溪、尹集、庞公3个乡,襄城区辖王府、庞公、昭明、余家湖、隆中、檀溪6个街道办事处和尹集乡;2001年8月襄阳县欧庙、泥嘴两镇整体划入襄城区;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城区隶属于襄阳市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