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东仓

张掖东仓

共 156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54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张掖东仓由甘肃都督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都御使刘璋建预备仓于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时任张掖知县杜萌、王延赞、陶士麟先后维修增建。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知县陈澍又添建于旧址,后称为东大仓。
2014年,甘州区人民政府对张掖东仓文物本体进行了全面维修。
张掖东仓

建筑格局

张掖东仓属明清建筑,面积2430平方米。现存仓房13座,土坯叠砌,其中坐南向北4座,坐东朝西9座,土木结构,悬山顶。院内现存有“甘肃巡抚题记碑”,碑文已模糊不清。
张掖东仓廒房建造科学,为土木结构,通风抗震,坚固耐用,具有防潮、防鼠、防虫害、防霉变的功能。更为巧妙的是,在每间廒房墙面与地基接合处,都留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孔洞,人在廒房外可以看到,在廒房内却看不到,孔洞兼有通风和捕鼠两个作用,在起到自然通风作用的同时,猫可以从这个孔洞进出粮仓,抓捕老鼠。
廒房墙体底部垫土夯实,用土夯打至一米处,铺设厚木板,木板下面有横梁,支柱支撑。铺设的木板为廒房的地面,木板以下留有通道,仓管人员可以从通道进入仓廒底部清扫、灭鼠,墙上部留有百叶窗。
廒房墙高6米,墙体为稳固的梯形结构,全部用夯土筑成。廒房顶架为人字形梁,由大梁、檩子、椽子同角开铆套制而成。
廒房门是闸板式门,关闭时用木板一块一块的闸封,开门时取下木板即可。收储粮食时在廒门上搭一块或两块厚木板,交粮人员可登木板进入廒房倒粮。每座廒房6间,面阔18米,进深11米余,廒房内粮食可堆装至2至3米高,每廒储粮35万公斤左右。
20世纪70年代初,历尽沧桑的两栋13座廒房被拆毁,随在其原址修建了仿苏式连体砖混结构粮库两栋。其中,座北向南一栋2座连体,每座4间,共8间。坐西向东一栋8座连体,每座5间,共40间。

主要建筑

清光绪年间,张掖东仓达到最大规模。时任知县喻炎炳,重建三栋连体廒房,达到22座廒房,占地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其中廒房面积4659平方米,可储粮770万千克。22座廒房分三栋,形成四合院式布局,中间是开阔的院子,兼做晒场。东西各一栋,为9座,相对而建,坐北向南一栋,为4座。分别叫:广被、广恒、广泰、广积、广福、广禄、广寿、广丰、广成、广胜、广庆、广增、广多、广兴、广隆、广盈、广益、广满、广德、广顺、广华、广荣。广字开头取“广储粮”之意,其余22个字,均寓丰收、吉祥的美好之意。
张掖东仓三栋22座廒房,仅存坐东面西的一栋,9座廒房,面积1982平方米。分别为:广被、广恒、广泰、广积、广福、广禄、广寿、广丰、广成。

文物价值

张掖东仓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对研究明清时代粮仓建筑形式及西北地区经济、政治、军事、历史等有较高价值。是中国国内保存时间最长、最完整,至今还能继续使用的古代仓廪之一。曾为储粮备荒、军需民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末,张掖大多数收购粮均在东仓入库。

历史文化

保护措施

1990年5月28日,张掖东仓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7月5日,张掖东仓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张掖东仓被核定并公布为

旅游信息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