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文庙
共 196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40
历史沿革
唐大历七年(772年) ,福建观察使李椅将州(儒)学由城西北移建于此。
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闽王王审知在此置四门学。五代吴越王子弟莅闽,为作新宫,号为使学。
北宋太平兴国中,福建转运使杨克让始立孔子庙。
宋景祐四年(1037年) ,权知福州事谢微表请于庙立学。后任郡守范亢、许宗寿踵其事,历五载乃成。庙学内凡建有经史、御书、稽古三阁,养源、议道、驾说三堂,以及十二斋舍、杏坛、射圃等,占地百余亩。
明洪武七年(1374年) ,构大成殿,建明伦堂。
明永乐四年(1406年) ,以学厅为乡贤祠。
明成化十三年(1479年) ,大修庙学,凿泮池,为桥其上。
明弘治初(1488年) ,改作棂星门,易木为石。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 ,朝廷下诏,庙称先师庙。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大修庙学、棂星门。
清咸丰元年(1851)八月初三,庙遭火灾。
清咸丰四年,最后一次重建,更显规模宏伟,堂构辉煌。
民国时期,仍保存中轴为跨街官门、棂星门、仪门厅、大成殿,两侧为廊庑、官厅、名宦祠、乡贤祠的格局。东隔墙外建泮池、明伦堂。
20世纪50年代以来,屡有更迭。现存棂星门、东西回廊、泮池、仪门厅、东西庑、月台、大成殿、后照壁;两侧名宦祠、乡贤祠尚待重建。
福州文庙
建筑格局
福州文庙现存建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四年(1854年),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长约116米,东西长约65米,总占地面积为75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以大成殿为核心,南北依次二进院落,采用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传统建筑布局方式,由南往北依次有棂星门、前埕、大成门、庭院、月台和大成殿;两侧则有廊庑、乡贤祠、名宦祠和东西两庑等,其建筑充分体现清代官式建筑的风格。
主要建筑
棂星门
棂星门,亦称先师门,现存石构件属明代所建,六柱三开间,对称布局,每根柱脚配两块旗杆石,前后对夹。东、西两翼墙上镶嵌着各长2.62米,宽0.73米,用花岗岩雕刻的楷书阴文 “江汉秋阳”、“金声玉振” 联句。门前,增修了三级台阶, 使棂星门和街道中间隔开了一小段距离。
大成门
古称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中三间屋面高出两边间,青石抱鼓石3对,石檐柱八根。大成门左内侧竖着《咸丰元年重建福州文庙碑记》石碑二方,通高2.68米、宽0.84米、厚0.21米,郭柏荫撰文并书写190字碑文,刘永松篆书碑额,匠蒋学心。站立二碑前,静心凝视阴刻的碑文会逐渐地凸现出来,呈现阳文碑刻的奇异效果。
大成殿
大成殿,雄踞于高出埕面1.46米的石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铺以石柱,用石檐柱22根,石内柱8根。石柱头之上衔接木柱,落地木柱18根。上下檐之间铺作层共有42攒五跳八铺作的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组成。石柱硕大,按每立方米2.8吨计,石内柱每根重达约9吨,石檐柱每根重达8吨有奇。当年施工艰难由此可见一斑。殿中上部藻井顶部有一精美的古星象图,星座金光熠熠。
大殿内安放着新制青石雕刻孔子坐像,高25.51米,基座1.18米。坐像左前侧分别安放颜回,子思青石雕刻坐像,通高3.45米;右前侧分别安放着曾参、孟子青石雕刻坐像,通高3.45米,东、西、北三面绕孔子坐像立七十二桢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七十二贤人青石雕刻造像。殿内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在表现技法上注重质感和比例,形神兼备,雕刻精美洗练。展示了儒家现实生活气息的境界。形象丰满圆润,气质浑厚,衣饰简素,具有轻快流畅的特色。殿内悬挂重新复制的由康熙皇帝以下五位皇帝书写的六面大匾额。以及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书写的楹联。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福州文庙作为福州市区现存最大清晚期官式建筑,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具有清代古朴典雅的特点,建筑用材硕大,保存完好。大成殿、藻井、月台体现本地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1961年9月,福州文庙经福州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9月,福州文庙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福州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4月,福州文庙进行170多年来首次大修。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