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感,一种新的流量密码

共 337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7-18 18:31

上班哪有不疯的……

作者/调皮电商 木芯

01

“00后疯感工牌”最近频上热搜,引发大量讨论互动。它开启了一个很有代入感的爽文叙事:
打工人把发疯吐槽实名印在工牌上,大胆贴上工位,平等挑衅每一个路过的办公室bitch,还会直接喊话上司“上班发点疯很正常,情绪稳定是另外的价钱”。

图源:小红书用户“在护肤品公司打工日常”

如此大胆开麦,为大家吐出胸中的一口恶气,不禁让打工人大呼过瘾!
这几年,企业普遍都在降薪裁员、降本增效,剩下的员工,不是战战兢兢担心被裁,就是一个人背两三个人的KPI疯狂内卷。
即使是曾经以福利待遇好著称的外企和大厂,下午茶撤了,加班餐限额限量了,连工间厕所,都因为缩减保洁,开始发臭了……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职场环境,都在全面恶化,也把每个人都逼到发疯崩溃的边缘。
一开始,这些“疯感工牌”只是剑走偏锋的小段子小文创,属于办公室解压文创产品。
对比一下不难发现,之前流行的办公室文创,如“禁止蕉绿”,对联冰箱贴,都是偏正向引导的,即使有戏谑自嘲的成分,也是点到即止。

图源:小红书用户“一麻袋开心”“不正常青年 王哈哈”

02

从最早“00后疯感工牌”的热搜tag可以看出,“疯感工牌”也是“00后整顿职场”为办公室带来的系列变化之一。
“疯感工牌”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迅速获得年轻打工人的响应。很多人在评论区报出自己的岗位和姓氏,求一个匹配自己的工牌文案。很快,有人开始义务为网友设计疯感工牌,相关话题帖子都获得了巨大的流量。
一些活跃在新媒体上的企业账号,也开始参与其中,试图结合产品做话题传播。有些结合的比较好,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因为他们的受众本身也是年轻世代,对这样的借势玩梗营销接受度比较高。
有些为了硬靠产品,略显牵强,但依然有不俗的流量表现。
因为大家会共情账号背后的00后运营,为了硬贴这波热点,不得不用发疯的状态乱写文案,甚至有点“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意味。
毕竟,要求快要发疯的打工人去追“疯感”的热点这件事本身,已经把讽刺效果拉满了。

03

“疯感”,俨然正在成为一种新型流量密码。
无论是图文还是小视频,无厘头的疯,自然流露的疯,都在莫名奇妙成为爆款。网友用“精神状态很美丽”来形容这种群体情绪。
从去年“你有这么高速运转的机械进入中国”被年轻人各种模仿套用,到最近的尸体文学、疯感工牌,年轻人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方式和语言,来抵抗环境的高压。
所谓“疯感”,本质上是拒绝沟通(或者说对沟通已经彻底失望了),要么用情感隔离获得安全感,要么用情绪化的怼人得到短平快的爽感。
大家之所以对疯感有共鸣,是因为我们代入的是怼人的主体,不是被怼的那个。
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没有人永远是乙方,永远是服务者,当我们以甲方,以消费者的身份,正常沟通时遇到一个“疯感”的对象,情况马上就会逆转——疯感不再是真性情,而是不可理喻。
想象一下,你作为下游环节,去问一位姓崔的同事要文件,这位同事的工位上贴着:“催催催催什么崔女士——你是活不到明天了吗?”
更生动的例子是,就在上面盒马玩“疯感”工牌梗的帖子下,消费者也在控诉被盒马工作人员疯怼的糟糕消费体验。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Manner咖啡泼顾客事件。
具体店员和顾客孰是孰非我们这里不讨论。但是从事件的发展来看,无论哪一方流露出拒绝有效沟通的“疯感”,都会让矛盾进一步升级,最终发展成不可调和的肢体冲突。
而这个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因为提供了足够的“疯感”,又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舆情讨论。
一半的观者把自己代入店员,为这种发疯和反抗“喝彩”。一半的观者把自己代入顾客,认为自己作为消费者,被店员这样无礼对待不可原谅。当然也有很多人把矛头对准了Manner,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管理安排,以及对底层员工的高强度压榨。
可见,真正的“疯感”(非玩梗意义)本身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作为打工人,身处其中,看到了问题,感受到了压力,但没法有效脱离,“疯感”是个体用透支的体力和情绪,为漏洞打的最后一层补丁。
身为管理者,如果没法有效识别这种信号,甚至想要借着“疯感”的热度玩一波借势营销,可得小心玩火烧身啊。


往期推荐


 1

小红书店播增势迅猛,谁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

在其他平台躺平,我却在得物忙疯


 3

史上最迷618?鞠婧祎在快手赢麻了?

浏览 624
1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1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