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成陵
北周成陵
共 684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0:01
历史沿革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建北周成陵。
1966年,陵冢南侧遭到破坏。
遗址特点
北周成陵,平地起冢,圆丘形封土,封土高12米,残高9.6米,底径约40米,周长150米。陵冢南侧在“文化大革命”中挖掘取土,形成一个10米乘10米的U型缺口。
北周成陵
文物遗存
北周成陵封土南立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书“北周文帝成陵”碑一通。陵前原立有北宋开宝六年(937年)赵孚书“大宋新修后周太祖文皇帝庙碑”,宋碑青石质,原高4米,宽1.24米,厚0.3米,后被毁,现仅存残碑数块。陵前原有石蹲狮1件,高2.05米,长1.85米,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北周成陵是西魏太师、大丞相宇文泰的墓葬,由于其子宇文觉篡西魏而建立北周政权,追尊其为文成帝,故其墓称陵,名曰成陵。
相关人物
保护措施
1992年4月20日,北周成陵被陕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墓冢;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学校教室,西至粮站边墙,南至学校会议室墙下,北至学校北墙。
2013年3月5日,北周成陵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