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2 22:59

地名由来:“书院”系清政府为了储存当地的租税粮而建造的5开间两厢房的仓库,当地人称其“收租厂”,因为这些租税粮专用于南汇县的教育经费,故又叫“书院厂”,简称“书院”。书院闻名四邻,后以此取名。故名书院镇。

2023年3月,书院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西瓜)。

2023年1月,书院镇被命名为2022年度上海市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书院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书院镇榜上有名。

2020年4月,书院镇被命名为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

2018年5月,书院镇被命名为2016-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镇。

书院镇地处上海市东南沿海,2003年5月由书院镇、新港镇和东海农场合并而成,被296.6平方公里的上海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全覆盖,东临大海,西至万祥镇,南接泥城镇,北靠大治河,行政区域近65平方公里,现有13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3万人,耕地面积4万亩,工业企业199户,主要以纺织、服装、五金配件、粉末冶金等行业为主。

书院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极为便利,两港大道、临港大道、白玉兰大道穿境而过,A30高速公路临港新城道口在3公里以内,距浦东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距洋山保税港区仅7.5公里。

-

经济建设

书院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5年,全镇完成GDP12.82亿元,同比增长18.1%;税收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32.7%;财政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5.4%;固定资产投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49.6%;农民人均年收入7461元,同比增长9.1%。

目前和今后,书院镇要紧抓“两港一城”建设机遇,主动接受临港主城区辐射,加快融入临港新城产业区开发,大力实现“科教兴镇”、“以港兴镇”和“三个集中”战略,重点推进新城镇和都市型工业区建设,加快书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力争打造成为一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国际水平的二十一世纪新型滨海城镇。全镇耕地面积22500多亩,人口22500人,人均耕地面积约1亩。后季稻15000亩,水产养殖面积2245亩,食用菌200亩。2001年全镇农业产值达8450万元。在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优化种植业结构调中,该镇抓住自身优势,根据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盐碱土壤条件,确立了超万亩的西甜瓜优势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全镇西甜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全年上市西甜瓜23000多吨,成为南汇地区远近闻名的优质瓜果产地。

-

现状

目前该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抓"三减"、"三增",减麦、减油菜、减秋粮面积;增西甜瓜面积,增"经济林"桃树面积,增加蔬菜、鲜食玉米、花卉、草药,为改善书院环境和后三年的农业产值持续增长积蓄后劲。

该镇成立了"田博"瓜果有限公司,并且是区百亩经作坊,市农技中心甜瓜基地所在地。

书院镇的适度规模经济搞得有声有色,超百亩的"小农场"、"小基地"有塘北、石南、新东等。以有经验的农户承包为主,他们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场定生产。以西甜瓜生产为主的承包户马才英就有营销员长驻无锡瓜果市场,使自己的农产品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书院、新港地区先后分属南汇县城区、南汇县第六乡镇联合办事处、老港区、大团区、泥城区管辖。

1957年南汇县撤区并乡,分设新港乡、书院乡,直属南汇县管辖。

1958年建立书院人民公社,新港乡分属老港人民公社和书院人民公社。

1959年6月以原新港乡范围建立新港人民公社。

1960年3月5日在东南沿海人民塘外侧建立南汇县机耕农场。

1963年12月划归上海市农垦局管辖,改名为东海农场。

1967年初改名为红卫农场,1968年恢复原名。

1973年底将4158亩土地划给五七农场(今芦潮港农场)。

1974年10月又将5546亩土地划给朝阳农场。

1984年4月政社分社,书院、新港人民公社改为书院乡、新港乡。

8月朝阳农场并入东海农场,改名为东海农场朝阳地区。

1985年1月成立朝阳实业公司,隶属于东海农场。

1988年4月朝阳实业公司与东海农场分开,恢复朝阳农场建制。

1995年9月撤乡建镇,分别建立书院镇、新港镇。

2001年8月南汇县撤县建区,书院镇、新港镇均属南汇区。

2003年5月撤销原书院镇、新港镇以及东海农场社区建制,建立新的书院镇。

2009年5月隶属浦东新区。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