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区
地名由来:以呼兰河(洛剌浑水、忽剌温江、胡刺温水、呼伦河、霍伦河)得名,女真语、满语忽刺温的音转;另说是满语烟囱之意;又据《中国地名辞源》:河因水色得名,是蒙古语赤(ulagun)的对音。
2022年6月,呼兰区被确定为黑龙江省2022年全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标题})。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呼兰区人口数量为77万人,位列哈尔滨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黑龙江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11位。
2020年4月,呼兰区上榜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呼兰区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8月,呼兰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05年,呼兰区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33名。
2004年,呼兰区位列2004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56名。
呼兰地处黑龙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素有“江省邹鲁”之美誉。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辖3乡6镇10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2229平方公里。
人文历史厚重。新石器时代早期呼兰就有了人类活动,到了辽金时代,诞生了胡拉温屯这个最早见于史书的村落。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设呼兰城,是黑龙江最早开发的五城(齐齐哈尔、黑河、墨尔根、布特哈、呼兰)之一。蜚声中外的萧红故居,东方巴黎圣母院之称的天主教堂,清新别致的四望亭,亚洲之最的百年仙人掌,文庙、三光庵、清真寺等宗教建筑,赋予呼兰深厚的人文底蕴,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区位条件优越。扼守哈尔滨北大门,是省城、市府北向交通要冲,处于全省“八大经济区”战略格局的重要极点,是全市实施“一江居中、两岸繁荣”战略的重点区域,地处东北亚经济合作圈,南向辐射吉林、辽宁及内地省份,北向辐射龙江腹地及东北亚,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汇之地。滨北、滨洲两条铁路境内通过,哈黑、哈大、哈绥等5条国省级公路贯穿全境,城市内环直接连通太平国际机场,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交通网络,成为连接黑龙江北部及俄罗斯、东北亚的重要通道。
生态资源富集。境内“一江四河”(松花江、呼兰河、泥河、少陵河、漂河)纵横交错,拥有66公里的江岸线,70公里的呼兰河流长,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大江河、大森林、大湿地的特有景观和天然的滨水生态,为发展生态宜居、休闲旅游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萧红(1911.6-1942.1)萧红,女,原名张乃莹,宣统三年五月初五(1911年6月1日)生于呼兰府城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张维祯原为封建地主,但不善经营,家境大不如前。其父张廷举系齐齐哈尔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奖励师范科举人,…… 萧红详细信息++
历史沿革:
清属黑龙江将军辖区,于呼兰河口设卡伦。
雍正十二年(1734),拨兵驻防,编为八旗。
咸丰年间(1851—1861),放荒兴垦,进入呼兰河一带的流民日趋增多。
同治元年十一月(1862年12月),奏准设置呼兰厅。
呼兰厅理事同知与呼兰城守尉同驻呼兰城。
光绪五年七月(1879年8月),裁撤呼兰城守尉,改设呼兰副都统。
光绪十一年(1885),于北团林子设置绥化厅。
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呼兰厅升改呼兰府。
1913年2月,呼兰府改为呼兰县。
1914年6月,呼兰县隶属绥兰道。
1929年2月,直属黑龙江省。
东北沦陷后,初属黑龙江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同年11月成立呼兰县民主政府,隶属哈北专署。
1947年8月,直属松江省。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
1956年3月,划归新设之绥化专区。
1958年8月,划归哈尔滨市。
1965年6月,改归新设之松花江专区。
1983年9月,重新划归哈尔滨市。
2004年2月,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
以原呼兰县的行政区域(不含乐业、对青山2个镇)为呼兰区行政区域。
区同时将乐业、对青山2个镇划归哈尔滨市松北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