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额布镇
地名由来: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统一战争期间,多次到英额布练兵、屯马和休养。他认为英额布是一块吉祥之地。接女儿到奉天(沈阳)后,亲自为其取了满汉合壁的名字叫“英额布”,“英”说她的格格貌美如花,且智慧过人,“额”取音格格,“布”在这道弯里男儿会孕育成雄鹰,女子出落得不是凤凰也是俊鸟。“英额布”为满语地名。“英额”为稠李子(也称臭李子),是一种蔷薇科野生乔木,果可食。“布”为牛车上的弯形横木。“英额布”满语口语为yengebe,意为稠李子山下的漫弯。此地为林源河汇入蝲蛄河的汇流处,林源河绕英额山形成一大漫湾,故而得名。
2019年7月,英额布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4年7月,英额布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英额布镇位于吉林省通化县西部,地处东经125度26分至125度38分,北纬41度38分至41度47分,全镇辖12个行政村,总面积185.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3公里,通化至沈阳高速公路从镇境中部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英额布镇地势西高东低,属东亚季风气候,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大陆气候明显,春季干燥风大,气温回升快,夏季短暂湿热,降水集中,秋季温和凉爽,降温迅速,冬季漫长寒冷,冰雪封山,无霜期120—130天,年平均气温3.8度,年降水量900毫米。
英额布镇总人口11123人,其中:农业人口9010人,非农业人口2113人。
英额布镇耕地总面积27910亩,其中水田8026亩,旱田19884亩。
英额布镇山地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森林结构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人工林主要构成树种是落叶松。
英额布镇畜牧业养殖主要品种为猪、牛、梅花鹿、羊、鸡等,近年来加大了畜禽品种改良的力度。
英额布镇主要企业有:林场、水库、粮库、镁砂厂、机制塑钢门窗厂、药品包装材料厂、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公路材料厂。
英额布水利设施较为完善,总体看水量充足,镇境内有2座水库,其中:英额布水库是通化县最大的中型水库,境内主要河流为蝲蛄河和林源河。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是清王朝的奠基人。1616年,努尔哈赤定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之后迁都辽阳、沈阳;经过5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相继征服建州5部;席卷辽东,攻下明朝七十余城……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详细信息++
吉林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
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位于通化县西北部四棚乡和英额布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3′24″--125°37′02″,北纬41°43′44″--41°55′50″之间,湿地公园南北最大长度22
英额布镇革命烈士墓
英额布镇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县英额布镇英额布村西山坡上,距村中心1公里。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00平方米。形成于1946年至1947年,利用于1956年。1947年夏,通化县英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年(1877)设县,当时为率教保。
清宣统二年(1910)撤保改乡时为信禾乡所辖。
民国十二年(1923)设区时设有英额布、四平2个村,归四区所辖。
1939年改村屯制后,设英额布村,下辖6个屯。
1945年光复后为英额布区,下辖13个村。
1949年下辖20个村。
1950年按序数名改三区。
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恢复原名英额布区,成立四平、山头、英额布、大倒木、庆生等初级社。
1956年建立乡制为英额布乡下辖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先成立英额布分社,下辖25个管理区;1959年分社改为人民公社,留下岗山岭以西划分出11个管理区,成立三棵榆树人民公社。
以东16个管理区成立英额布公社。
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划出车岭背、三棚甸子人民公社,同时改管理区为生产大队,下辖8个大队。
1978年英额布大队划分成三个大队:英额布一大队(1982年改称新英大队)、英额布二大队(即英额布公社驻地),英额布三大队(1982年改称英山大队),此时英额布公社下辖10个大队。
1981年12月林源大队划出四平大队和魏家大队从林源大队,此时英额布公社下辖12个大队。
1983年9月英额布公社改称英额布乡,大队改称村,生产队改称组,英额布乡下辖12个行政村,62个居民组。
1992年10月英额布乡改称英额布镇,名称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