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口城隍庙

灌口城隍庙

共 832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清乾隆四十七年(1778年),修建灌口城隍庙。
清光绪三年(1877年),灌口城隍庙遭火灾焚毁。
光绪四年(1878年),重建灌口城隍庙,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光绪初年及现代重建。
1977年,大火毁坏了部分建筑。
1978年,重建被毁建筑。
20世纪80年代,拆除娘娘殿,新建蜀山艺苑。
1996年,拆除牌坊、乐楼(即戏台),改为小广场。
2012年11月起,灌口城隍庙免费对公众开放。

建筑格局

灌口城隍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灌口城隍庙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建筑。灌口城隍庙原有建筑有:主殿十二重,配殿六重,牌坊五座。灌口城隍庙位于三级台地上,整个建筑坐西向东,正对灌城中央大道,与灌县古城建筑风格浑然一体。
灌口城隍庙挂着许多牌匾和对联,其中一幅匾额上写着:“广济严严”,另一幅对联上写着:“善行至今,心无愧,恶恶比我家恐惧”。
灌口城隍庙

主要建筑

一级台地包括山门、牌坊、乐楼等建筑。
二级台地上分布有鉴察神(现灵官殿)、官厅、十殿、天理良心(现魁星殿)等建筑。
三级台地上包括照墙、马王殿、城隍殿、奉公殿、娘娘殿、老君殿、邱祖、风雨雷电等建筑。
灌口城隍庙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灌口城隍庙是历史上灌县城隍的祭祀建筑,是城市历史见证。建筑群巧妙地利用山形地貌,建筑布局独具匠心,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灌口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